建筑设计--以人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以人为本
摘要:
人本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该流派的人本思想被广泛地在不同领域传播与应用。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巨型产物,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自然也应当把“以人为本”作为设计出发点。下面就分三个方面阐述建筑设计中如何以人为本。
关键词:建筑设计、以人为本、功能、绿色
前言:
人本主义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和自我实现,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换句话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考虑人的日常活动和思想感情。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巨型产物,当然也不能例外。曾经设计过天安门观礼台、钓鱼台国宾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就系统的提出过了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他说:“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因为任何建筑,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应当是当代建筑师设计建筑作品的基本思想和出发点。下面,我分功能、绿色、反面案例这三个方面并结合我自己两年多来建筑的学习经历来详细的说说建筑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要功能至上
上大学前,相信绝大多数人同我一样,对建筑的认知,仅止于形式。认为做建筑就是做一个漂亮的外壳,建筑是一门纯艺术。
在校接受建筑入门教育时,几乎所有老师都会用老子的一席话作为引言:“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通俗的说就是“我们使用的是壳子里面的空间而不是外壳本身”因此设计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实用性问题,即建筑的功能性。因为任何建筑,它服务的对象都是人,人通过建筑完成某些行为。建筑虽然是以独特地艺术形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但是如果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而没有实际的功能,即没有人的参与,那建筑只不过
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外壳。决定建筑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根本区别的恰恰就在建筑的功能上。因此,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首先要求功能至上。任何设计手法当以人的行为活动为出发点。
然而,就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说,同学们对功能这一基本出发点似乎并不重视,他们在做建筑设计时会先挤出一个奇特的造型,然后将各个功能区硬往里面塞。看似做出了一个引人眼球的“建筑”,但内部空间却极其别扭,比如甚至出现了3m*3m的门厅。我认为,建筑不是不能由外部做起,而是不能为了外部造型,大大牺牲了建筑的功能性,以至于人无法正常使用这个建筑。未能做到“以人为本”。
我曾看到过国外的设计课程,他们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设计建筑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人在这类建筑中的的行为,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去琢磨出稀奇古怪的形态,以期建筑能更好的满足功能需求。做到以人为本。我想,在我们的学习中,脑子里也要有这么一个以人为本,功能至上的概念。我们的建筑才可能展现出真正的活力。
2.以人为本,还要绿色环保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如何既能促进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又能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也已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限制在地球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之内。建筑,作为一个水社会的高能耗品,想要在新的世界环境下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不仅是给当代人的,也是给后代人的。于是绿色建筑体系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薄,但是由于国家推行可持续性发展的方针政策,我国建筑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
然而,与此同时,各地更加感兴趣的还是兴建一座座所谓地标的高能耗的超高层建筑。更加注重效益与影响力,对环境保护弃之不顾。超高层建筑产生了大量的光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物。严重破坏了子孙后代的环境。虽满足了功能要求,未能进一步做到以人为本。
在推行绿色建筑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成本费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在传统费用效益评价体系下,只从企业本身利益出发,考虑建筑的
显性的、内生的可量化成本,那么实施绿色建筑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而且投资者实质上对绿色建筑也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简单的说,即是投资者不明白其中的内容,他们不知道投资绿色建筑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这使得决策者很难下决心投资绿色建筑。
而在国外,绿色建筑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比如美国,据统计,它的能源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24%,而其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占美国总二氧化碳排放的43%,其中71%是由于住宅和商业建筑中用电耗能引起的。在1.07亿个家庭组成的住宅业消耗的能源最大,接着就是商业和工业建筑。据统计,美国建筑和建筑业消费了全国48%的能源,76%的电力,50%的原材料,并且产生了27%的碳排放,40%的废弃物。与我国相比,各项数据都低十多个百分点,这也能够说明,美国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国内现状比我国做得好。
在绿色建筑的教育方面,国内与国外也想去甚远,国外的建筑学已开设了绿色建筑的课程,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来感受建筑是如何节能减污的。而国内的设计课程都会假设金钱与资源无限,学生可以尽情的玩造型,从而使我们这些本应是绿色建筑的先锋者缺乏绿色建筑概念。不能做到新时期下的以人为本建筑设计。
3.以人为本建筑设计的反面案例
现象一:不恰当地运用高台基大台阶
高台基大台阶作为一种建筑设计手法,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运用是有其合理性的。例如:用在大流量人员迅速疏散时,除一层有出口,二层的大台阶也可作出口,可加快人流疏散时间;面对广场、运动场时,可兼作临时主席台、观礼台和礼仪台。
但我发现,眼下随意滥用大台阶似乎成为一种时髦,哪怕一些体量不大的建筑,设计者也常常借助大台阶来增加建筑所谓的雄伟感,有许多作为政府窗口的办公大楼和司法类建筑,似乎非庄严雄伟不可,似乎非大台阶不能庄严雄伟。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与者通往二层主入口的这几十级台阶打数次交道。这实际上严重违反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没有考虑到人具体的行为活动,滥用手法,造成了种种不便或造价不适。
现象二:忽视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是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而眼下许多建筑却把它视为可有可无。主要表现在不恰当地滥用玻璃幕墙、彩色玻璃和异形窗户之上。有些建筑从效果图和建成立面看确实不错,立面处理、虚实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