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摘要]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只有真正认清和科学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模式,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应本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关键词]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对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校的德育工作应把牢固树立和真情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充实和激活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高校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原则,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知识及人才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高等学校是先进思想理论的重要辐射源,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任务,发挥着培育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其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知识积累、创新能力等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民族的振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高
校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他们知荣辱、明是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而且,从更长远的发展看,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树根立魂”的行动,能够使“八荣八耻”成为大学生人生永远的座右铭,使他们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从而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线,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将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营造人才成长环境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开放度以及人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但是观念的开放与更新也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碰撞和价值评判的困难,出现了价值迷惘和寡廉鲜耻的现象。
有些人的荣辱观发生了严重的倾斜和错位,引发了“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社会问题。
正是由于负面效应的影响和侵蚀,一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困惑和迷茫。
他们对于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在一些情况下变得不那么清晰;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意识逐渐淡薄,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在大学里沉渣泛起;少数大学生是非荣辱不明,善恶美丑不辨,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时尚、把谬误当真理;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抄袭剽窃,助学贷款到期不还,申请困难助学金弄虚作假,就业简历造假注水,考试舞弊;一些学生出手阔绰,互相攀比,家庭富裕学生挥霍无度,贫困学生举债享受;一些学生整天沉溺于网吧,与色情游戏为伍,等等。
这些学生荣辱观的错位,扰乱了人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辨、美丑不分的后果,何谈成人成才?因此,迫切需要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营造一个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3.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修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良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全方位的转型。
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少数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转变,在这些变化中,既有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积极观念的,也有迷失方向和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
在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少数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并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生价值观也呈现多层次、多趋向的复杂状况。
学生作为社会中比较活跃的群体,思想状况也正不断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自我意识较强的青年学生们很容易滑向价值主体的“自我化”。
一方面,他们对社会腐化堕落的阴暗现象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苍白无力。
这使得他们转入一种“功利化”的思想倾向,凡事都得于我有利。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正是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关注与修复,在高等学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可谓高瞻远瞩。
二、把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知行统一
要把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倡导、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荣
辱观统一起来,通过科学设计教育方式多角度展开,教育学生明是非、辨荣辱,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渗透到培育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各个阶段和每一个环节,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让大学生知荣辱、明是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热爱祖国、崇尚科学、乐于为人民服务的人。
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形成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增强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首先,由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集中体现着国家意志、传承着民族精神、体现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因此,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其次,要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有关专业课、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公共选修课,开办各种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当前国内外形势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在此基础上,要重点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挖掘新载体。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在青年学生的眼里,网络有着无穷的魅力和无尽的吸引力,是他们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要紧紧抓住青年学生这一特点,加强网站建设,渲染氛围,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网络的各个角落。
同时,要在有关网络论坛上开展大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个表露心迹和发表言论的平台,使他们在交流中加深印象,愉悦地接受荣辱观教育。
2.要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要让大学生通过“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在接触社会的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察疾苦、爱祖国,增强社会责任感,将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要让大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中真切体认真善美与假恶丑,知荣辱,明是非,努力将健康的思想转化为积极的行为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大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获得具体的认识。
这样,才能使正确的荣辱观深深扎根于青年学生的心灵,内化在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之中,使他们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牢固树立起祖国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不知荣辱无以为人、知荣知耻方能成人成才”,这个观念应当成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荣辱观、人才观的最佳切入点。
成为祖国栋梁之才、社会有用人才,是每个大学生的渴望。
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荣辱观,引导他们成为
祖国栋梁之才、社会有用人才具有特殊作用。
文明的校园环境、求实的学风、严谨的校风,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优势,对人的荣辱观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
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真正做到环境育人、环境影响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如开展以“家长让我到学校干什么,我在学校干了什么,将来走向社会,我能干些什么”为主要内容的大讨论,举办党校、团校、“党课学习”小组活动,举办学术知识讲座、讨论会、演讲赛、知识抢答赛、优秀人物和优秀成果展览宣传、绘画展、征文、歌咏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目光,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唤醒、激活、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
同时,要开展一些能够突出时代性、社会性和广泛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办好校园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专栏、网络、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健康向上、多姿多彩而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之既贴近学生实际,又蕴涵文化气息,成为影响学生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荣辱观的重要校园文化载体,强有力地向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阵地,引导大学生远离低级趣味,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要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让一种积极向上的、优秀的校园文化成为衡量善恶美丑、是非曲直的标准并使其内化为学生荣辱观念的判断标准,以使我们的大学生都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建立全员德育的工作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十分重要。
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具有巨大的榜样示范和激励作用,师德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
因此,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
要遵循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及全员原则,在一切可能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空间范围内,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完美结合。
孟二东先进事迹报告团的一名成员在介绍孟二
东同志事迹的时候说:“学问对他来说,是一项值得用整个人生投入的事业,是一份完美精神追求;教书育人,育人首先要育自己。
他常说,要有博大的爱国情怀,祖国养育培养了我,我要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和人民。
教育学生不流于空洞的说教,而是在举手投足间唤起人性中最真诚的感悟。
教师的生命价值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来体现的。
”这正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陈至立同志曾指出:“孟二东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执著的事业追求、坚忍不拔的意志、豁达的人生态度、崇高的人格风范,是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并大力弘扬孟二东同志的这种精神,对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孟二东同志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典范,他所展现的人格魅力是我们争做合格教师的不竭动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无论在三尺讲台上,还是在著书立说中,或是为人处世间,孟二东同志都在以文化的深厚蕴涵与生命的火热激情,完美地演绎着“为学、为师、为人”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
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学。
要认真落实师德师风责任制,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风范,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做。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育人需先育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看老师怎样做的而不是看老师怎样说的。
知行统一是德育教育的根本途径,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只能说明他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如果不践行,他也只是口头上的高尚、行动上的矮子。
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学习并躬身践行“八荣八耻”,做学习的先行者、宣传的播撒者、实践的执行者、示范的引领者,用实际行动去树立道德新风,以此带动学生学习。
只有教师做到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做到言行合一、表里如一,才能更好地施教于人,进一步摆正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净化校园空气。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分别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N].人民日报,2006-03-05.
[2]高庆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发展校园文化[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
[3]卢省花,熊建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几点认识[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5).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