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耕地质量评价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2019年度耕地质量评价报告

为系统掌握我县耕地质量现状和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服务,依据《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到2019年底建立了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3个,耕地质量等级调查点314个,并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建立了耕地质量监测点网络,为及时动态掌握耕地土壤肥力及环境质量的变化,科学地提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措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一、县域基本情况

××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北段西侧,属川东平行岭谷区和川中紫色丘陵区的过渡地带。东西宽36千米,南北长55.55千米,边界线总长283.5千米。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38′—31°16′和东经106°36′—107°15′之间。县境东西北三面环山,东北高、西南低平,海拔222-1196.2米,平均海拔360米,绝大部分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下。从三叠系到第四系除白垩系、第三系因沉积间断缺失外,其余均有分布,以侏罗系红色陆相地层分布最广。全县地貌中,丘陵占总面积的60%,低山占29.1%,河谷阶地占10.9%。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数据,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按照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生产性能和肥力水平,通过对土壤类型归并,将全县土壤共分为5个土类,11个亚类,26个土属,56个土种。

二、耕地质量现状

为了方便比较,将2018年耕地质量等级也按耕地质量

评价综合指数进行分级,共分十个等级,全县2018耕地质量划分为六个等级,其中:二等地面积62553.2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5%;三等地面积1020154.31亩,占总耕地总面积的66.00%;四等地面积为398458.1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5.78%;五等地面积为25876.5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7%,六等地面积为12312.12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0.80%,七等地面积为27188.42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1.76%,通过加权平均得出全区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3.35等级。

三、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概况

2019年度我县建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3个,其中水田1个、旱地2个。

(一)耕地质量监测点设置

根据我县土壤类型、生产条件、耕作制度、环境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监测点位置。土壤肥力常规监测点设立长期无肥区、测土配方区和常规区。

(二)监测内容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监测点的立地条件和农业生产概况、土壤剖面特征、作物种类、作物产量、施肥量、土壤养分、大气沉降样等。

四、耕地质量状况与变化趋势分析

(一)土壤有机质总体较低,呈升高趋势。2019年我县旱地监测点2个土壤有机质平均17.21g/kg,比2018年平均值11.2g/kg略有提升;水稻田1个土壤有机质

20.1g/kg,比2018年19.2g/kg有提升。

(二)土壤全氮中等水平,呈升高趋势。2019年我县旱地监测点2个土壤全氮平均0.78g/kg,比2018年0.73g/kg略升高;水稻土监测点全氮1.31g/kg,比2018年1.25g/kg略升高。

(三)土壤有效磷中低水平较多,明显升高趋势。2019年2个旱地监测点6.8mg/kg,比2018年6.3mg/kg有上升;水稻土监测点2.1mg/kg,比2018年1.2mg/kg有上升。

(四)土壤速效钾中等水平,波动状态,总体下降。2019年2个旱地监测点耕层土壤速效钾82.5mg/kg,比2018年81.0mg/kg约增加,变化不明显。

(五)土壤酸碱度旱地土壤都在中性,无明显变化,水稻土由于是白鳝泥田,酸性土壤,但是没有明显变化。

五、耕地质量变化

根据耕地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利用等距分级法将农耕地质量划分为十个等级,全县2019耕地质量为六个等级,其中:二等地面积80727.8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22%;三等地面积1045511.35亩,占总耕地总面积的67.64%;四等地面积为361348.3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3.38%;五等地面积为20471.8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2%,六等地面积为10985.7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71%,七等地面积为26646.48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72%,通过加权平均得出全区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3.30等级。

六、基本结论

通过耕地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秸秆还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全区耕地质量在2018年基础上提高了0.05个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