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主联军对哈尔滨的解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北满匪情的严重,陈云多次向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提出抽调老部队到北满剿匪。自12月中旬接到东北局调359旅(1944年冬,党中央、毛泽东派遣八路军120师359旅一部组成南下第一支队,由旅长王震带领南下。1945年初夏,党的“七大”后,又命令359旅留陕部队组成南下第二支队,由参谋长刘转连任南下第二支队司令员。抗战胜利后,王震率南下一支队北返至新四军5师的中原解放区。刘转连则受命进军东北。东北局命令,南下二支队改回359旅番号)来北满的消息后,陈云一直盼望这支部队早日到达。据陈云的秘书刘达回忆:“陈云同志盼得望眼欲穿,只要我在宾县,他每天都要问我:‘刘转连他们到什么地方了?’当我告诉他到了什么地方后,有时他还在地图上查找这个地方,以便知道具体距离。”
在这种形势下,东北局制定了《关于东北大会战的布署》。在前方,坚决进行本溪、四平保卫战。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坚守四平街,甚至一度提出“化四平街为马德里”、“死守四平、寸土必争”这样的口号。在后方,必须在苏军撤退后一二日内控制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1946年3月的一天,陈云顶着呼啸的北风,乘坐一辆大卡车来到359旅驻地。据359旅旅长刘转连回忆:陈云讲到,东北的斗争,对全国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毛主席在1945年12月关于建设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中指出,只有“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把东北工作的重心放在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农村,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搞好土改,才能有充足的兵源和物资支前。东北是工业集中和发达地区,如果我们夺取了东北,就可以利用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关于解放哈尔滨,陈云说,苏军很快就要撤退了,蒋介石对东北的大城市都想占。苏军撤退后,我们占领哈尔滨要做两手准备:一是打后占领;二是小打或不打而占领,军队本身应该做打的准备,而且要做好打的充分准备。这样我们就有了充分的把握争取胜利,绝不给隐藏在哈尔滨的国民党地下军以可乘之机。
解放哈尔滨是直接在北满分局领导下进行的,359旅主力及松江主力担任占领哈尔滨之任务。4月初,以359旅司令部、政治部为基础,建立了临时指挥部。松江军区司令员李天佑任总指挥,359旅旅长刘转连任副总指挥。359旅及松江部队共1.2万多人陆续进到哈尔滨市郊,从北安调来1300人在松花江北岸的松浦集结。哈尔滨市10个市区,民主联军已进驻7个区。只有南岗、道里、道外3个区因苏军未撤尚未进去。在哈尔滨市的国民党接收大员,国民党哈尔滨市市长杨绰庵、国民党东北行营参谋长董彦平等人,提出保留国民党政府的要求,遭到中共北满分局的拒绝。这些国民党接收大员于4月25日随苏军撤退,逃往海参崴,再取道逃回国民党统治区。但国民党在哈尔滨市的所谓正规军、护路军、警察和形形色色由国民党委任、打着中央招牌拼凑起来的政治土匪,共有5000余人,决心同民主联军争夺哈尔滨。如所谓的“中央先遣军第五战区”总指挥曹兴武,获得苏军即将撤离哈尔滨的消息后,即刻决定4月21日拂晓4时开进哈尔滨。但哈尔滨周边各县和哈尔滨的10个区中的7个区已被民主联军控制。曹兴武占领哈尔滨的阴谋破灭。在大势已去的形势逼迫下,曹兴武于27日到哈南军分区谈判。谈判中,曹以“部队分散,枪械不易集中”为借口拖延时间,保存实力,不肯投降。哈南军分区当即将曹兴武及其部下30余名匪首扣留。
解放哈尔滨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9日零时,强大的苏联红军从西、北、东3个方向,向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发起钳形攻势。18日傍晚,苏联红军的远东第一方面军的空降兵就占领了哈尔滨机场和市内重要建筑物。同机到达哈尔滨的远东第一方面军军事委员、特命全权代表谢拉霍夫少将,与日本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就日军投降问题进行交涉,后用飞机把秦彦三郎送往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指挥所。苏军进驻哈尔滨以后,成立了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和军事管制委员会。苏军红旗第一集团军司令员别洛鲍罗多夫大将任司令员和主任(后由炮兵中将卡扎科夫担任)。直到1946年4月25日,驻哈尔滨苏军奉苏军统帅部命令回国。哈尔滨在这8个月的时间里为苏军占领和军事管制时期。
后来东北民主联军在长春以北伏击歼敌两个精锐团,国民党军气势稍减,缩回长春,只派少数部队在陶赖昭与民主联军前哨隔江对峙。蒋介石为了在关内集中兵力大打,又深感在东北的兵力不足,难夺哈尔滨,不得不同意东北停战进行谈判。6月6日,国共双方下令,自6月7日中午起东北停战15天。后来,东北停战延续了4个月。此后直到1947年上半年,东北局曾数度准备放弃哈尔滨。在取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1947年夏季攻势的胜利之后,哈尔滨的形势才彻底转危为安,成为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唯一没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过的大城市。
1946年3月上旬,苏联红军开始从沈阳及其附近地区撤兵,如期在4月底撤完。这样,东北战场完全形成国共双方对峙和交锋的局面。当时国共之间的和平谈判仍在继续,没有完全破裂。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返国述职后将回中国。苏联一度向东北局表示:如能在四平以南解决问题,3市(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自是你们的。中共中央对达成和平协议仍抱有期待,认为东北停战有可能很快实现,希望东北前方能不惜牺牲,打一两个胜仗,以便在谈判时处于更加有利地位。如果在和平协议达成时控制的地区多一些,这些地区就可能保存下来。
阐述东北民主联军对哈尔滨的解放及治理
1946年4月28日拂晓,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哈尔滨。这是在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初阶段,国民党军队拥有明显优势、咄咄逼人地向前推进情况下,国共两党军队较量的结果。后来由于敌情的变化,经中共中央批准,东北局数次准备放弃哈尔滨,结果都神奇地化险为夷。直到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哈尔滨一直是东北解放区的首府,是共产党践行大城市管理之开端,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筹建新中国的重要基地。
陈云经过同苏军沈阳、长春、哈尔滨当局的多次接触和交涉,使他对苏联在东北的基本政策有了比别人更准确的理解。即苏联在东北对中共实行的是“有限度的帮助”,特别是不能公开违反《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再加上对东北匪情和人民群众尚未发动起来等情况的掌握,使陈云对创建离大城市较远的北满根据地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北满分局撤出哈尔滨后,陈云即致电林彪、彭真,指出北满工作的方针应该是:将主力部队及军事干部分散各县,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肃清反动土匪,建立政权。在市内争取群众,孤立国民党,以造成将来重入哈尔滨市的条件。
北满地区北至黑龙江,南到第二松花江,东起绥芬河,西接内蒙古,当时包括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牡丹江5个省和一个哈尔滨特别市,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而且背靠苏联,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陈云到北满之初,北满三分之二县城被土匪占领,剿匪成为建立巩固根据地的“当前急务”。陈云同北满军区司令员高岗,要求各省立即以可靠部队组成机动部队,主动地有计划地并有充分胜利准备地进行剿匪。指出:“苏军未退,蒋军未到时,剿匪是北满决胜的一环。”
抗战胜利前夜,中国共产党将东北问题看作战后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极大的注意力投向这里。1945年9月14日,中共中央断然采取三大措施:一是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并以彭真为书记;二是决定调配100个团架子的干部去东北;三是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的战略决策。
根据哈尔滨市的敌情和社会情况,4月25日至27日,李天佑和刘转连先后对哈尔滨周围及市内一些地方进行了现场侦察。决定进攻哈市的主要方向在哈市的南面。因那里地势比较好,对进攻有利,中间没有大的江汊子、桥梁等障碍,有一条主要公路直接通向南岗,指挥、通信联络比较方便。并告诉部队,南岗是哈尔滨的军事高地,道里要保护好工商业,道外人口稠密要维护秩序,同时注意保护火车站、码头、桥梁、发电厂、自来水厂、面粉加工厂的安全。
4月28日拂晓5时,进攻开始了。民主联军迅速占领了指定目标。前进途中,只在南岗和道外个别地方遇到小股敌人的抵抗和暗枪射击,迅速将其歼灭。民主联军比较顺利地解放了哈尔滨。抓获国民党军、警、特、匪5000多人,收缴长短枪2680支、机枪39挺、子弹5000多发、马650匹。民主联军特别注意俘虏政策,国民党地下军一部分头面人物被俘虏后,没有房子住就进了旅馆,而民主联军一些部队在解放哈尔滨的第一天露宿街头。
12月的东北大地一片银白,天气十分寒冷。359旅冬装不足,有的战士没有换上棉衣,普遍缺少棉鞋。部队一边北上,一边补充冬装。1946年1月来到北满立即投入了剿匪战斗。先后在五常、珠河、延寿、方正、通河、依兰等县城消灭了大部分土匪,其余的纷纷躲进了深山老林。此后部队经短暂休整,沿松花江北岸向西清剿了木兰、巴彦、呼兰一带的土匪。陈云十分关心359旅到北满后的扩编与后勤保障。359旅旅长刘转连患眼疾急待诊治,陈云专门写信给在哈尔滨的李兆麟,询问在哈尔滨如何医治和安全如何保障。陈云认为,为了北满的全局和准备打大仗,必须依靠359旅,要给359旅较大的地区补充其物资,同时减少其零星剿匪的责任,以便休整,还把松江军区哈北分区部队编入359旅。到哈尔滨解放前夕,经过4个多月的剿匪和发动群众,北满65个县,已经解放了58个。陈云说:“北满农民已认识共产党是帮助农民的,国民党来不利农民。一般人民对我纪律严明及生活艰苦有好感,外县人到哈市,传布我军好处多,不满者少。”
在这种情况下,陈云不得不在部署钟子云、李兆麟等留在哈尔滨市工作后,于11月22日晚率北满分局、松江省工委、松江军区机关离开哈尔滨,转移到哈尔滨以东约60公里的宾县去。1946年元旦,国民党接收哈尔滨。
这时,北满地区敌情相当严重,乡下到处有国民党收编的政治土匪。陈云一行撤到宾县境内蜚克图的当天夜里,就有一股土匪打进宾县县城。接到报告后,陈云当即和松江军区负责人研究,决定派一个营坐汽车去宾县剿匪。开往宾县途中,我军先头部队走到金家窝棚又和当地“大排队”(地主武装)打了一仗。陈云的秘书刘达回忆说:“我们的队伍进入宾县县城后,北满分局的同志住在城内一个很小的天主教堂内。我们首先整顿守卫城门的部队,给关内来的同志每人发了一支手枪和几颗手榴弹,准备不得已时实行自卫。”
4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展开四平保卫战。5月14日,四平战局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军在东北的精锐主力几乎倾巢出动。18日晚,林彪在东北民主联军处于严重不利局势下断然下令撤出四平街。国民党军队占领四平街后,进占长春,大有一举吞下全东北之势。这时民主联军也做了撤பைடு நூலகம்哈尔滨的准备,并得到中共中央批准。据解放哈尔滨后的第一任市长刘达(原为陈云秘书)说,在1946年端午节前两三天,陈云通知我随他一起撤走。我认为应随卫戍部队最后撤离哈尔滨。陈云告诉我,这是林彪的意见,你必须照办。原来民主联军解放长春时,活捉了国民党长春市市长,造成很大的影响。林彪怕哈尔滨市长被国民党军队抓获,影响士气。刘达不得已,出了个市政府端午节放假3天的布告,等待随陈云撤退。
从1945年9月东北局成立到1946年6月国共双方在东北暂时停战,东北的情况特别复杂,涉及国际国内方方面面,事态发展充满变数。共产党在东北的决策和部署,最初是“独占东北改为创造根据地”。由于北满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1945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北满分局,由陈云任书记。“任务为控制北满各地,组织军队,建立政权,发动群众,镇压反革命,巩固东北之后方。”16日,陈云从沈阳飞抵哈尔滨,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主持中共北满分局的工作。陈云到达哈尔滨的第二天晚上21时,驻哈尔滨苏军就告之:“国民党军队将到哈尔滨,命令我军22日全部退出哈市”,并告诉退到何处,“无价钱可讲”。陈云在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钟子云陪同下,同哈尔滨苏军当局进行交涉,毫无结果,苏方态度强硬。苏军哈尔滨卫戍司令官卡扎科夫中将对陈云说:“你们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这是我们上级的命令”。原来美、蒋在11月中旬,对苏联发动外交攻势,东北问题已引起中、苏严重的外交纠纷。苏联为与国民党当局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所限制,将中长铁路沿线各大城市交给蒋介石。苏军驻沈阳卫戍司令会见彭真和伍修权时甚至无礼地说:“如果你们不走,我就用坦克来赶你们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