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属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间腐蚀机理
1、贫铬理论:又统称为贫乏理论,最早 发现于奥氏体不锈钢。多数奥氏体不锈钢 出厂时都经过固熔处理,在使用时当钢中 含碳量大于0.03%时,在敏化温度下使用 或热处理,就会产生晶间腐蚀。
敏化热处理
●使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的热处理叫做敏 化热处理。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热处理范围 为450°C—850°C。当奥氏体不锈钢在这个温 度范围较长时间加热(如焊接)或缓慢冷却, 就产生了晶间腐蚀敏感性。铁素体不锈钢的 敏化温度在900°C以上,而在700-800°C退火 可以消除晶间腐蚀倾向。
局部腐蚀 腐蚀破坏主要集中在一定区域 阴阳极在微观上可以分析 阳极 << 阴极 阴极 < 阳极 无法保护作用 Ec≠ Ea
电偶腐蚀
又称接触腐蚀或双金属腐蚀。 合金中呈现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相、化合 物、组分元素的贫化或富集区及氧化膜、 钝化与浓差效应→腐蚀微电池→电偶型腐 蚀。这些微区中的电偶现象通常称为腐蚀 微电池,不称作电偶腐蚀。 阴极保护效应 本质:电偶对腐蚀电位不同→腐蚀电池。
阳极:Fe → Fe2+ + 2e 阴极:O2 + 2H2O +4e→ 4OH-
机理
因介质滞流,氧只能以扩散方式向缝内 传递,缝内、外构成了宏观上的氧浓差 电池,缝内为阳极,缝外为阴极。 ——缝隙腐蚀的起因。 缝内:Fe → Fe2+ + 2e 缝外:O2 + 2H2O +4e→ 4OH-
机理
阴、阳极分离, 二次腐蚀产物在 缝口形成,逐步 形成为闭塞电池。 形成一个自催化 过程,使缝内金 属的溶解速度加 速进行下去。
点蚀特点
腐蚀沿重力方向,孔深>>孔径; 破坏性强,一旦发生,V腐↑; 多发生在有自钝化性能的金属上; 小孔腐蚀发生于有特殊离子的介质 中,溶液中存在活性阴离子,是发 生小孔腐蚀的必要条件。
腐蚀机理
小孔腐蚀的过程包括: 1、在钝态金属表面上小孔的成核; 2、小孔的成长。 在某些条件下,小孔内的金属表面会重 新钝化。使小孔腐蚀停止成长。
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
生产中常通过合金化、热处理及冷加工等 措施来控制合金晶界的吸附及晶界的沉淀,以 提高耐晶间腐蚀性能。如降低含碳量;加入适 量的钛和铌;适当热处理;采用适当的冷处理, 采用双向合金等。
晶间腐蚀的控制
基于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是晶界产生贫铬 而引起的,控制晶间腐蚀可以从控制碳化铬在晶 界上沉积来考虑。通常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1、重新固溶处理 2、稳定化处理 3、采用超低碳不锈钢 4、采用双相钢
第三章 金属常见的腐蚀形式
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
全面腐蚀:腐蚀在整个金属表面上进行 的腐蚀。 特点:腐蚀分布较均匀,寿命可预测; 腐蚀量大(A↑m↑) 因全面腐蚀造成的设备事故占总事故的 13.4%。百度文库
局部腐蚀:腐蚀只集中在金属表面局部 区域上进行,其余大部分区域几乎不腐 蚀,这种破坏现象称为局部腐蚀。 特点:面积可大可小; 种类:电偶腐蚀、点蚀、缝隙腐蚀、 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破裂等
影响因素
面积效应
面积效应
防止电偶腐蚀
设计材料的选择,避免大阴极小阳极; 不同金属相连时应加以绝缘; 涂层保护; 缓蚀剂; 控制维持阳极过程的去极剂; 易腐蚀的阳极部件应易于更换和修理。
点蚀
金属的大部分表面不发生腐蚀或腐 蚀很轻微,但局部地方出现腐蚀小 孔并向深处发展的现象,称为小孔 腐蚀或点蚀。 点蚀是一种破坏性和隐患大的腐蚀 形态之一,它使失重很小的情况下, 设备就会发生穿孔破坏,造成介质 流失,设备报废。
当晶界上析出了σ相(FeCr金属间化合物),或 是有杂质(如磷、硅)偏析,在强氧化性介质中 便会发生选择性溶解,从而造成晶间腐蚀。
上述两种解释晶间腐蚀机理的理论各自适用于一定合 金的组织状态和一定的介质,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 充的。但应该看到,最常见的晶间腐蚀多数是在弱氧化 性或氧化性性介质中发生的,因而对绝大多数的腐蚀实 例都可以用贫化理论来解释。对不锈钢尤其如此。 引起常用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介质,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氧化性或弱氧化性介质,一类是强氧化性介质。 前者是充气的海水,MgCl2 溶液等,后者是浓HNO3 和 Na2Cr2O7溶液等,以前者较为普通,腐蚀亦较为严重。
晶间腐蚀 无晶间腐蚀
温 度 ( 度 )
800 0 0.17 0.5 2 4 6 8 10 加热时间(小时) 1000
00Cr25不锈钢的晶间腐蚀T-T-S曲线(固溶处理后再施以如图所示 之热处理后空冷,按CuSO4-H2SO4-Cu属法检验)(根据TokapeBa)
原因及本质
2、晶界杂质选择溶解理论
3.5 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定义
沿着或紧挨着金属的晶粒边界发生的腐 蚀称为晶间腐蚀。 由微电池作用而引起局部破坏,这种局 部破坏是从表面开始,沿晶界向内发展, 直至整个金属由于晶界破坏而完全丧失 强度。这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局部腐蚀。
晶间腐蚀的产生
内因:即金属或合金本身晶粒与晶界化 学成分差异、晶界结构、元素的固溶特 点、沉淀析出过程、固态扩散等金属学 问题,导致电化学不均匀性,使金属具 有品间腐蚀倾向。 外因:在腐蚀介质中能显示晶粒与晶界 的电化学不均匀性。
全面腐蚀 应力腐蚀破裂 腐蚀疲劳 小孔腐蚀 晶间腐蚀 磨损腐蚀 缝隙腐蚀 选择性腐蚀
31.5% 21.6% 1.8% 15.7% 10.2% 9.0% 1.8% 1.1%
全面腐蚀 应力腐蚀破裂 腐蚀疲劳 小孔腐蚀 晶间腐蚀 高温氧化 氢脆
8.5% 45.6% 8.5% 21.6% 4.9% 4.9% 3.0%
点蚀的控制
缓蚀剂的应用:加入点蚀缓蚀剂是有 效手段之一。通常,点蚀的严重程度不 仅与溶液中的侵蚀性离子的浓度有关之 外,还与非侵蚀性离子的浓度有关。
点蚀的控制
电化学保护:对金属设备、装置采用 电化学保护是防止点蚀发生的较好措施。 阴极极化使电位低于保护电位Ep,使设 Ep 备材料处于稳定的钝化区。
影响点蚀的因素:电位与pH值
Pourbaix(腐蚀科学和电化学领域国际知名的 科学家)实测了铁在10-2mol/L氯化物系统的E— pH图,并叙述了临界电位即钝态区和孔蚀区的界 限。 实验现象:随着电极电位升高,点蚀敏感性加 剧;而随着pH值的增高,点蚀倾向反而减小。 实验结论:点蚀与电极电位和pH值有着密切 的关系。
形核
在钝态金属表面上,点蚀核优先在一些敏感位 置上形成,这些敏感位置(即腐蚀活性点)包括: 晶界(特别是有碳化物析出的晶界),晶格缺陷 。 非金属夹杂,特别是硫化物,如FeS、MnS是 最为敏感的活性点。 钝化膜的薄弱点(如位错露头、划伤等)。
成长
影响点蚀的因素 材料因素 环境因素
金属的性质
温 度 (
900 1000

800
0.05%C-18.48%Cr-9.34%Ni不锈钢的晶间腐蚀范围(TTS曲线) (根据Cihal et al.)试验方法:CuSO4+H2SO4+Cu屑,24小时
)
700
600
不发生晶间腐蚀区
500
400
0.015
0.15
1.5
15
150
1500
加热时间(小时)
1200
晶间腐蚀影响因素
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高温或回火时间长,可使Cr在晶粒和晶界上浓 度平均化,消除晶间腐蚀敏感性。 最短回火时间:tmin>1h
合金成分的影响
碳:奥氏体不锈钢中碳量愈高.晶间腐蚀倾 向愈严重。 铬、钼:含量增高,可降低C的活度,有利 于减弱晶间腐蚀倾向。 钛和铌:Ti和Nb与C亲合力大于Cr与C的亲 合力,高温时于易形成稳定的碳化物TiC及 NbC,从而大大降低了钢中的固溶碳量,使 铬碳化物难以析出。从而减弱晶间腐蚀。 镍:增加敏感性。
点蚀的控制
合理选择耐蚀材料:使用含有抗点蚀最为 有效的元素如Cr、Mo、Ni等的不锈钢,在含 氯离子介质中可得到较好的抗点蚀性能,这些 元素含量愈高,抗蚀性能愈好。应根据对耐蚀 性的要求,介质的侵蚀性以及经济性能等各方 面的要求选用适当的材料。
3.4 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概念
在电解液中,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 属表面之间构成狭窄的缝隙,缝隙内有 关物质的移动受到了阻滞,形成浓差电 池,从而产生局部腐蚀,这种腐蚀被称 为缝隙腐蚀。 这种腐蚀常发生在垫圈、铆接、螺钉连 接的接缝处,搭接的焊接接头、阀座、 堆积的金属片间等处。
影响点蚀的因素:流动状态
在流动介质中金属不容易发生孔蚀,而 在停滞液体中容易发生,这是因为介质流 动有利于消除溶液的不均匀性,所以输送 海水的不锈钢泵在停运期间应将泵内海水 排尽。
点蚀的控制
改善介质环境:减轻介质环境的侵蚀性, 包括减少或消除Cl- 等卤素离子,特别是 防止溶液局部浓缩;避免氧化性阳离子; 加入某些缓蚀性阴离子;提高pH值;降 低环境温度;使溶液流动或加搅拌等都 可减少孔蚀的发生。
合金元素
提高抗点蚀性能的元素 Cr、Mo、Ni、V、Si、N、Ag 促进点蚀的元素 Mn、S、Ti、Nb
冷加工和热处理
冷加工使点蚀密度↑尺寸↓; 热处理影响大:A不锈钢经固溶处 理,具有最佳的耐点蚀性能。
表面状态
粗糙度↑点蚀↑
影响点蚀的因素:腐蚀性介质
通常含卤素离子的溶液会使金属发生小孔腐蚀。孔 蚀受卤素离子的种类、浓度和与其共存的其他阴离子 的种类和浓度的影响。卤素化合物中Cl- 的侵蚀性高于 Br- 和I- 。在阳极极化时,介质中只要含有氯离子,即 可导致金属发生孔蚀,且随介质中氯离子浓度的增加, 孔蚀电位下降,使孔蚀易于发生。
Table1:1968~1969年美国Dupont 公司金属材料破损调查
Table2:1976年日本Mitsubishi化工 机械公司化工装置损坏调查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的比较
比较项目 腐蚀形貌 腐蚀电池 电极面积 电 位 腐蚀产物
全面腐蚀 腐蚀分布在整个金属表面 阴阳极在表面上变化,阴 阳极无法辨别 阴极 = 阳极 阴极 = 阳极 = 腐蚀(混合) 可能对金属具有保护作用 Ec= Ea= Ecorr
影响缝隙腐蚀的因素
金属的性质
自钝化能力越强,发生缝隙腐蚀的敏感性就越大。
缝隙几何形状的影响
间隙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内外面积比。
环境因素的影响
除了氯离子外,溴离子和碘离子也能引起缝隙腐蚀。介 质溶解氧的浓度大时也会引起缝隙腐蚀。 温度越高,发生缝隙腐蚀的危险性越大。
防止缝隙腐蚀的措施
消除缝隙:采用焊接和填料(不吸湿); 选择耐缝隙腐蚀的材料; 进行合理的防蚀设计; 采用电化学保护和缓蚀剂保护。
铝及其合金在含卤素离子的介质中遭受点蚀, 是与氧化膜的状态,第二相的存在、合金的 退火温度及时间有关。 铁如果处于钝态,并且溶液中同时存在Cl- 、 Br- 、 I-或ClO4-,它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溶 液中均遭受小孔腐蚀。 钛的小孔腐蚀仅发生在高浓度氯化物的沸腾 溶液中(42% MgCl2; 61%CaCl2; 86%ZnCl2 均指质量分数)以及加有少量水的溴的甲醇溶 液中。 镍在含有Cl- 、 Br- 、 I-的溶液中阳极极化时, 发生小孔腐蚀。不锈钢中Cr、Mo、N及Ni含量 增加,会提高对其对小孔腐蚀的耐蚀性。Cr提 高钝化膜的稳定性, Mo抑制金属溶解。
电偶腐蚀
电偶序
金属在一 定条件下 测得的稳 定电位的 排序。
应用电偶序应注意
关注电偶对在排序中的位置而不是电 极电位。 位置接近的电偶对电极电位数值相差 不大,通常无明显电偶效应。 避免两种相距较远的金属的联合使用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腐蚀介质的不同可使金属的 极性发生变化。如: Fe-Zn+水溶液→Zn被腐蚀,Fe被保护 加热至>82℃,Zn表面的腐蚀产物 成为阴极,而Fe被腐蚀。
TTS曲线
敏化处理对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影响,与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都有关系。将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试验,把 结果表示在以加热温度(T)和加热时间(T)为纵、横坐 标的图上,发生晶间腐蚀的区域的边界称为TTS曲线 (S表示晶间腐蚀敏感性)。 TTS曲线清楚地表明被试验不锈钢敏化处理的温 度和时间范围。
1100
形成缝隙腐蚀的条件
缝隙:0.025~0.1mm; 腐蚀介质存在; 自钝化金属敏感性高。
缝隙腐蚀特征
几乎所有的金属和合金,以及金属 与非金属之间的连接都会发生缝隙 腐蚀 几乎所有的腐蚀介质(包括淡水) 都能引走缝隙腐蚀,而含有氯离子 的溶液最易引起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的机理
腐蚀初期,氧去极化腐 浊在缝隙内、外均匀地 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