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武夷棹歌》对棹歌体的继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台文化研究FUJIAN-TAIWAN 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2期
(总第58期)No.2.2019General Seria2 No.58
朱熹《武夷棹歌》对棹歌体的继承与发展
李文逸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刀
摘要:《武夷棹歌》是宋代棹歌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以武夷山九曲溪的自然风光为主线,语
言清朴自然,文化意蕴深厚,艺术成就极高,是棹歌体诗歌发展至宋代的代表性名篇。其诗歌内容、
艺术形式、语言表达、整体风格都可见前代的影子,但《武夷棹歌》进一步推动宋代棹歌往山水诗、风
土诗、文人诗的方向发展,因而更具诗人的个性色彩,在艺术成就与审美品味上形成充满山水风情
和自然理趣的雅化棹歌体诗歌,并影响一系列仿作和后代棹歌体诗歌的创作。
关键词:《武夷棹歌》;棹歌体诗歌;风土诗化
棹指船桨,棹歌即浮橹操楫时所咏唱之歌。棹歌体诗歌的形成与发展经过相当漫长的时 期,期间语言发展颇具有楚辞、吴歌的特色,内容不断丰富,风格雅俗兼包。目前关于棹歌体诗 歌的研究成果颇丰,陈水根《论棹歌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特点》对棹歌体诗歌的发展史及其特征 进行论述,宏观梳理发展脉络。而在关于棹歌名篇的研究中,对《鸳鸯湖棹歌》的研究尤为深入, 陈水根、钱有江先生皆有论述。陈玉兰的《鸳鸯湖棹歌研究》立足前人且再完善补充棹歌体诗歌 的发展过程,由单篇名作放眼百年嘉兴诗坛,探索特殊的“鸳鸯湖棹歌”创作现象。此外《船子和 尚与〈拔棹歌〉》《简论陶宗仪〈沧浪棹歌〉》等文章皆是结合文体发展研究名篇名作。然而在《武 夷棹歌》与棹歌体诗歌灿若繁星的研究硕果中,仅仅少数文章提及《武夷棹歌》在棹歌体诗歌发 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武夷棹歌》真淳自然的艺术成就及后世深广的传播接受使之具有宋代棹歌典型的时代意 义并成为棹歌体诗歌的经典作品,在经典化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棹歌体诗歌的创作。然,浓厚 的文学演变是伴随历史发展不断进行的新旧更替,或者理解为一种形式的不断标准化、自主化 的变革。⑴如仅在一个历史断面中将棹歌体诗歌的某些特点简归为该类型演变的一个维面的历 史现实,那么棹歌体诗歌的演变更替将仅成为一种历史连贯,而不具备文学的连续性。在从旧 到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者(新的生产者、批评家和读者)有着特殊的调节作用,因此考虑 《武夷棹歌》对棹歌体诗歌的继承与发展需考虑时人审美态度的变化,考虑旧作品意义与新作 品理解的桥梁联系。因此,本文试图在文学系列内突破单维度对作品的解读,分析朱熹《武夷棹 歌》成为经典棹歌的继承性及发展意义,并从接受美学层面分析宋代文学接受心态的特点。
一、《武夷棹歌》的继承与开拓
淳熙三年(1176),朱熹辞秘书省秘书郎,差管武夷山冲祐观。淳熙十年,朱熹在武夷九曲溪作者简介:李文逸(1995-),女,福建龙岩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 99・
闽台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
第五曲筑武夷精舍,不久后朱熹作千古名篇《武夷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落碧氈疑。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元人识,唉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萌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濛: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I2'十首诗歌相互关联组成一个整体,第一首为总序,其后一首一曲,逆流而上。第一曲溪边垂钓,幔亭峰光影交错,重峦烟瘴,第二曲从玉女峰开始拟作佳人』肖壁高悬的架壑船,沈思多少兴衰往事,大藏峰、仙钓岩、金鸡洞、卧龙谭、平林渡、苍屏山、隐屏峰、仙掌峰、鼓楼岩气象奇美,景色流转,第九曲豁然开朗,眼前平川似桃源。全诗情致丰韵,武夷山水按游览顺序排开,每首独立,景色秀美,整体疏宕有致。棹歌体诗歌发展至宋代,朱熹《武夷棹歌》艺术成就极高,集前作大成而富有启迪意义,最具代表性,此后《武夷棹歌》的相关和诗、仿诗众多,数《武夷棹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其一,《武夷棹歌》以七言绝句组诗的形式为后代棹歌创作树立标杆。唐以前王籍《棹歌行・扬舲横大江》、阮研《棹歌行•芙蓉始岀水》、萧纲《棹歌行•妾家住湘川》等棹歌句式不定,唐代张志和的《渔父曲二首》、德诚《拔棹歌》亦是如此。《武夷棹歌》以其深远影响力推动宋代棹歌七言绝句组诗的形式基本确立,此后宋代方岳《又和晦翁棹歌》、明代汪广洋《东吴棹歌三首》、清代朱彝尊《鸳鸯湖棹歌》、钱谦益《棹歌十首为豫章刘远公题扁舟江上图》皆是七言。
以往这种多达十首组成的大规模棹歌组诗较为少见,多是单首成篇,如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记叙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宋代著名民间棹歌《月子弯弯•月子弯弯照九州》就是劳动人民在摇橹时所歌,弯月照亮九州,而因战乱离散的亲人们却无法团圆,南宋赵彦卫就曾评价此诗“每于更阑月夜,操舟荡桨,抑遏其词而歌之,声甚凄怨”。冋组诗形式有如欧阳炯《渔父歌二首》、李珂《渔父歌三首》等等,铺开的规模较小。这些作品艺术成就高下不等,内容纷杂,篇幅有限,对景色风光描写多粗笔勾勒,难细致描绘。相较而言,《武夷棹歌》多达十首的组诗形式扩充棹歌体诗歌的容量,为充分描画山水创作条件,此后大组的棹歌更加丰富多样,而且模仿《武夷棹歌》描绘武夷山水的棹歌组诗更加多。艺术成就较高的如辛弃疾《游武夷作棹歌十首呈晦翁十首》: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徐插遗樵。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