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 脊髓病变gxb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显 同左
30
椎管内外结构
硬脊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软脊膜
后根
灰质
脊神经节
前根
白质 椎动脉
31
根据上述的特点,该患者我们可以定位 在左侧T10-12,脊髓半切综合征
是 髓外病变 是什么性质的病变呢?
定性?
32
脊髓疾病的分类
➢ 脊髓压迫症 ➢ 脊髓空洞症 ➢ 急性脊髓炎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 脊髓血管病
46
侧角损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侧角是交感和副交感中枢
C8-L2侧角 主要为交感神经细胞, 调节内脏和腺体的功能。
C8-T1侧角 脊髓交感中枢,发出纤维支配 同侧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 眶肌、同侧面部血管及汗腺, 病变后产生Horner综合症。
S2-4 侧角 为脊髓副交感中枢,支配膀胱、 直肠和性腺功能。
灰质
脊神经节
前根
白质 椎动脉
6
脊髓内部结构
(internal structure)
灰质(ash matter)
前角、后角、前连合、 后连合、侧角(C8-L2、S2-4)
中央管(center canal)
位于灰质中央的小管
白质(white matter)
上下行传导束, 如锥体束、脊髓丘脑束、 薄束、楔束、脊髓小脑束等
直肠和性腺的功能
8
脊髓白质
上行传导束:感觉传导束,传导躯干、四肢的深 浅感觉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主要有:
➢ 薄束和楔束:后索中走行,传导深感觉及皮肤
的精细触觉至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将后根的
传入信息上传至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
9
10
脊髓白质
➢ 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将大脑皮质运动区、红核、 前庭核、脑干网状结构的冲动传至脊髓前角或侧角, 支配躯干及四肢肌,参与肌肉的随意运动、姿势及平 衡。
18
该病人:
➢ 感觉障碍水平平脐水平 ➢ 腹壁反射:中下腹壁反射消失
定位在:
左侧T10-12
19
问题3: 如果要给这个患者进行CT扫描或者
MR检查,应该检查何处最合适?
20
脊髓节断与脊柱的关系
脊髓各节段位置比 相应脊椎要高
颈髓(C5-C8)较颈椎高1节椎骨 上胸髓(T1-T4)
较相应的胸椎高1节椎骨 中胸髓(T5-T8)
多见于急性脊髓炎、
49
外伤等。
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表现
高颈髓(C1-4) 颈膨大(C5-T2) 胸髓(T3-12) 腰膨大(L1-S2) 脊髓圆椎(S3-5、Co) 马尾神经根
50
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表现
高颈位(C1-4)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四肢呈中枢性瘫痪 括约肌障碍 四肢和躯干多无汗 延髓和小脑症状

肌萎缩
早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泛
锥体束征
不明显
括约肌障碍 早,重
棘突压痛叩痛

椎管梗阻
晚, 轻
CSF蛋白高
不明显
脊柱X线平片

MRI检查 脊髓梭形膨大
早期常有,剧烈 传导束性,一侧开始
向上 多
少见,局限 早期出现,一侧
晚 较常见 早,重 明显 可有 髓外肿块及脊髓移位
早期可有 传导束型双侧
向上 可有 少见 较早,双侧 较晚 常见 较早, 重 较明显
温觉保留; 平脐以下皮肤干燥无汗
右侧
腹股沟以下痛温觉缺 失,深感觉存在
13
问题2:如何定节段?
14
脊髓外部结构
(external structure)
脊髓位于椎管内是脑干向下的延 伸部分 ,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 连,下端至L1下缘形成脊髓圆锥.
脊髓呈微扁圆柱体,全长42-45cm 占据椎管上2/3,自上而下发出31对脊 神经 ,颈段8对 胸段12对 腰段5对 骶段5对 尾神经1对
节段性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 深感觉正常 前联合 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丧失, 精细触觉和深感觉正常,感觉分 离现象。 脊髓空洞症、髓内肿瘤
44
脊髓丘脑束损害
传导束型感觉障碍,损害 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减退 或消失,深感觉保留。
45
后索损害
back sheaf damage
后索损害产生病变平面以下同 侧深感觉减退或消失。表现为感觉 性共济失调,如脊髓痨。
59
60
53
Beevor征
腹壁反射对应的脊髓反射中枢
上腹壁反射T7-8、中腹壁反射T9-10、下腹壁反射T11-12 T10病变,下半部腹直肌无力,上半部肌力正常,
患者仰卧用力抬头时, 可见脐孔被上半部牵拉而 向上移动,称为Beevor征。
54
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表现
腰膨大(L1-S2)
两下肢呈周围性瘫痪 两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
脊髓横贯性损害
traverse damage
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 觉、运动及括约肌障 碍。
急性期可有脊髓 休克(spinal shock): 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 横贯性损害时,瘫痪 肢体在一段时间内并 不表现中枢性瘫痪的 特点,反而表现出肌 张力低、腱反射消失、 病理征阴性和尿潴留, 一般持续1~4周。
脊髓病变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1
学习内容
➢ 熟悉脊髓的解剖结构 ➢ 掌握脊髓病变的临床特点 ➢ 掌握脊髓病变的定位原则
2
病例
一患者,感觉右下肢麻木伴左侧下肢体无力,进行
性加重,经过医生检查,有如下阳性体征:
1、运动检查:左下肢肌力II级
2、感觉系统:左半身躯体平脐以
5、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前2/3的区域 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后1/3的区域 根动脉
6、容易供血不足的部位: T4,L1
7、椎静脉丛内压力很低,没有静脉瓣,是感染及 恶性肿瘤转移入颅的途径
41
二、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2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24
问题4: 上级医生查房,问该病人的定位 是在左侧的胸10-12水平,是髓
内病变还是髓外病变?
25
追问病史:
➢ 左侧T10-12分布区有腰背部的疼痛 ➢ 右下肢体的麻木是从下往上逐渐发展
26
27
28
29
髓内病变
髓外硬膜内
硬膜外
根性痛 少见,部位不明确
感觉障碍
分离性
痛温觉障碍
向下
半切综合征
定性 慢性脊髓压迫症
33
34
35
36
椎骨骨折
37
38
39
总结
一、脊髓的应用解剖 1、重要的传导束 脊髓丘脑侧束 薄束、楔束 皮质脊髓束
2、重要的结构: 前角:下运动神经元 侧角: S2~S4(副交感中枢),C8~L2(交感中
枢)
后角:痛温、部分触觉的II级神经元
40
3、颈膨大:C5~T2 4、腰膨大:L1~S2
➢ 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将大脑皮质运
动区的冲动传至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肢体的 运动 ➢ 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
11
运动感觉通路
12
左侧: 下肢肌力II级 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 Babinskin征阳性 平脐以下至腹股沟水平节段性全
部感觉消失 腹股沟水平以下深感觉消失,痛
Babinskin征阳性
平脐以下至腹股沟水平节段性全部感觉消失
腹股沟水平以下深感觉消失,痛温觉保留
平脐以下皮肤干燥无汗
➢ 右侧
腹股沟以下痛温觉缺失,深感觉存在
4
问题1: 哪些结构损害了?
定位在哪里?
有传导束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平面)的,首先想到脊髓
5
椎管内外结构
硬脊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软脊膜
后根
伴根痛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55
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表现
圆锥病变(S3-5、尾节)
➢ 无下肢瘫痪及锥体束症 ➢ 马鞍区感觉障碍 ➢ 尿失禁 髓内病变 可有分离性感觉障碍
56
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表现
马尾病变
➢ 症状多单侧或者不对 称
➢ 根痛明显 ➢ 大小便功能出现较晚
57
三、脊髓病变的定位原则
➢脊髓的病灶的节段(纵向):病变 部位
7
脊髓灰质
➢ 神经核团及部分胶质细胞,是脊髓接受和发出冲动的 关键结构
➢ 前角:下运动神经元细胞,支配躯干及四肢的运动
➢ 后角:感觉信息的中转站,传递痛温觉和部分触觉的
Ⅱ级感觉神经细胞
➢ 侧角: C8-L2 的侧角为脊髓的交感中枢,调节支配血
管、内脏和腺体的功能
S2-4 的侧角为脊髓的副交感中枢,支配膀胱、
下至腹股沟水平痛温觉、触觉、音
叉振动觉消失,腹股沟水平以下触
觉、音叉振动觉、关节位置觉消失,
痛温觉保留 ;右侧躯体腹股沟以
下痛温觉缺失,深感觉存在
3、反射系统:左中、下腹壁反射
未引出;左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
4、左侧Babinskin征阳性
5、左侧躯体平脐以下皮肤干燥无
L
汗 3
➢ 左侧
下肢肌力II级,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
感觉障碍平面 运动障碍 反射改变 棘突压痛及叩击痛 神经根刺激症状
➢病变髓内和髓外的鉴别(横向): 定性
58
患者,男性,55岁。 主诉:右下肢无力3个月,左下肢麻木2月。 现病史:患者三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肢无力,行走拖步, 渐加重。后觉左下肢麻木,从足底起渐向上发展。无肢体疼痛, 无尿便障碍。 过去史:患者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神清,颅神经检查阴性。左乳头水平以下痛温觉减 退,右下肢肌力5级弱,余肢体肌力5级,右膝腱反射亢进,右 侧Babinski征(+),双侧肱二头肌、三头肌反射(++)。 讨论: 1.该患者的诊断 2.诊断依据 3.有必要的进一步检查。
脊髓分成31个节段.
15
脊髓有两个膨大:定位意义 颈膨大(C5-T2) 支配上肢神
经根 腰膨大( L1-S2) 支配下肢神
经根 腰穿部位
16
感觉的节段支配
乳头:T4 剑突:T6 肋缘:T8 平脐:T10 腹股沟:T12和 L1
17
腱反射
the biceps reflex is C5/6 the triceps reflex is C7/8 the knee reflex is L3/4 the ankle reflex is S1 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es) ➢ 上 T7-8 ➢ 中 T9-10 ➢ 下 T11-12
脊髓前角或/及前根病变 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如脊 髓灰质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皮质脊髓侧束损害表现为上 运动神经元瘫痪。见于原发性侧 索硬化
侧束和前角同时损害,表现 为混合性瘫痪
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 43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感觉障碍
sense obstruction
后根 节段性同侧深浅感觉障碍 后角 节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侧
47
脊髓半切综症
Brown-Sequard syndrome
➢ 病灶侧:1、病灶脊髓节段征。 相应节段痛、温、触觉障碍,同 时病灶水平上相应后根因刺激而 出现痛觉过敏带。2、传导束征。 病灶水平以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痪,同侧深感觉障碍。
➢ 对侧:低2-3个皮节以下痛、温觉 缺失。
见于慢性压迫症
48
常见于:环枕部畸形、外伤和炎症等.
51
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表现
颈膨大(C5-T2)
两上肢呈周围性瘫痪 下肢呈中枢性瘫痪
病灶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C8-T1节断侧角受损可产生 Horner综合症
52
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表现
胸 髓(T3-12)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受损节断有束带感
两下肢中枢性瘫痪及括约肌障碍
较相应的胸椎高2节椎骨
下胸髓(T9-T12) 较相应的胸椎高3节椎骨
腰髓(L1-5) 相当于T10-11 骶髓(S1-5) 相当于T12和L1
21
从已知脊髓病变的节段 来算脊椎的节段
颈椎=C5~C8-1 胸椎=T1~T4-1 胸椎=T5~T8-2 胸椎=T9~T12-3 10~11胸椎=腰髓(L1-5) 12胸椎~1腰椎=骶髓(S1-5)
22
脊椎的表面标志
(surface symbol)
C7棘突 T3棘突 T7横突 L3横突 L4棘突 S2椎体
颈部第一个高出的棘突 两肩胛冈内端的连线 两肩胛下角的连线 脐平线 两髂嵴最高的连线 两髂前上棘的连线
23
故该病人脊髓定位在T10,CT或MR 检查时,最好以
T7椎体 (脊髓T10-3)
为中心扫描最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