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缺失与人性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性缺失与教育活动中的人性冲突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3期作者:于忠海

摘要:所谓知性,是指人的规定、判断、分析、推论、比较等认识能力,它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与感性相比,知性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和主体意志,是人作为“类”的象征;与理性相比,知性是坚定的、片面的、确定的,因而是个性化的,是人作为“这一个”的象征。缺乏知性基础的理性主义教育必然导致理性工具主义的教化、规训,扭曲人性的发展。基于知性认识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偏见、叛逆和误构,建构自由、幸福的生命教育,促进学生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育活动;知性;缺失;人性冲突

在当代教育哲学中,“知性”是一个陌生的术语;即使在其它社会科学范畴内,也仅仅是在知性的译介方面达成共识,①具体到相应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活动,知性理念仍旧处于被人有意或无意冷落的缺失状态。结果,教育哲学对人性的认识仅局限于感性与理性的范式内。但是,面对教育实践中越来越激烈的师生之间、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学校教育与社会和家庭之间等不同层面上的各种矛盾,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些矛盾本质上是人性冲突的折射;然而,仅从感性与理性的视角又不能破解其中的端倪,更不用说化解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尝试从架构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桥梁——知性分析人手,审视知性缺失下教育活动中的人性冲突,进而建构人性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知性教育观。

一、知性在人性发展中的角色考察与评价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一直遵循着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逻辑,即从感性的具体升华到抽象,再回归抽象的具体。我们只知两个“具体”的不同,前者是形象的、直观的具体,后者是理性的、抽象的具体。因而,教学中就强化对抽象概念、规范的理解、接受,达到理性的认识,以期指导实践,结果我们在理性认识和实践中却总是走向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等形而上学误区。问题的本质就在于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中的抽象也是两个层面

上的,建立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的抽象是属于认识者个人的,其抽象的度和性质限于认识者所感知的具体对象而作出具有普遍性、永恒性、统一性的错觉,而非真正理性意义上的抽象;而回归理性具体的抽象则是认识者在感知对象基础上所形成的抽象,是经过辨证的逻辑认识和实践而生成的抽象,这一层面上的抽象是对前面抽象的一种扬弃,既以限于感性对象的抽象为基础,又是对感性基础上的抽象的超越,从而实现认识者人性上的超越,达到理性意义上的普遍性、永恒性、统一性。后者是我们所熟悉的理性认识,前者就是被我们所忽视的提升感性、支撑理性的知性,没有知性的存在和参与,理性不仅不能起到解放人的作用,反而会成为束缚人、压抑人的枷锁,走向理性工具主义。

从词源学分析,知性的拉丁文为intellectus,英文为intellect或undstanding,德文为verstand,其中。德文知性是从动词verstehen(理解、了解)转变而来的名词,本义是智力、理解力、分辨事物的能力,即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属于人性的认识范畴。汉语翻译演变中,有将“知性”译为“悟性”、“理智”的历史,现在看来,知性不同于“悟性”,悟性是指觉悟、省悟、颖悟等能力,侧重于人的内在直觉感受,属于人的感性层次,尚未上升到对外在对象的分析、判断层面;也不同于“理智”,理智表示与情感、欲望、直觉有区别的抽象认识,其外延较广,几乎囊括了知性和理性的所有范畴,容易混淆知性和理性的区别,不足以体现知性的独特内涵。因此,单从字面词义理解,知性指理解的性能,包括规定、判断、分析、推论、比较等认识能力;从人性发展视角分析,感性、知性和理性是认识能力辨证发展的三个层次,至于知性与感性、理性的区别和联系,还需在知性思想的发展史中去考察。

从知性思想的渊源看,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第一个提出知性概念,他将知识分为想象、常识、科学和数学、哲学等四类,掌握四种知识的人相应地具备想象、信念、知性、理性四种认识能力。可见,知性在这里的含义是指掌握科学和数学知识而拥有的形式化的、抽象的能力,但这种知性不同于哲学层面上的辨证的理性。亚里士多德将知性称为被动理性,是与感觉、知觉相关联的理性,具有处理感性材料的职能,知性是在

扬弃感性的基础上迈向理性层次的一个阶段,但又独立于理性,由此,确立了感性、知性、理性在人类认识中的逻辑性和必然性。康德则首次将感性、知性、理性并列提出,并对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纯粹理性分析”,“如果把我们的心灵的接受力——心灵在任何方式中被刺激时接受表象的能力——叫做感性,那么,相反,心灵从其自身产生表象的能力,即认识的主动性,就应该叫做知性”。[1]这里,感性是主体被动承接外在刺激的一种反应。知性则是主动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对象是主体通过自身感性认识所生成的表象,其目标是形成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概念性、规则性知识,达到理性。因而,知性是产生概念的能力,用概念统摄感性的具体,体现人为“自然界立法”的主体精神;但知性的抽象又是僵化的、限定性的,不能把握对象的对立统一性,达不到理性的高度。对此,黑格尔的论述击中了知性的要害,“不过由知性所建立的普遍性乃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坚持地对立着,致使其自身同时也成为一特殊的东西。”

[2]也就是说,知性的抽象性、普遍性与其认识对象既是分离的,又是限定的,它既想超越感性建立适用于一切的普遍性、规定性,但又受到既定对象的束缚,其知性的认识因而是将事物孤立化、静止化、片面化,其普遍性、抽象性只能封闭在对象中,而不能走向抽象的具体,上升到理性层次,所以黑格尔称知性所建立的只是一个“静止规律的王国”,这也成为人们日后否定知性的借口。

从知性的词源和思想演变中不难看出,考察知性,必须将其放在与感性、理性并列的人性认识论中分析。与人的感性认识相比,知性是人之为人的标志——自我意识和思维——的起点,它体现出主体人的主动性姿态和追求,“思维无疑地首先是知性的思维”。

[3]知性认识标志着人由被动、消极地感受、刺激进入主动的、探索的分析阶段;而且这种知性思维在人性的认识中具有质的飞跃意义。知性是对感性的“否定”,借助人的主动思维,知性力求构建普遍与特殊、原因与结果等关系,从而使孤立的感觉、知觉、表象等认识有了必然性的联系,因此,“知性是一切势力中最惊人和最伟大的,甚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