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底水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增产措施
人造夹层 夹层:油田开发过程中对流体运动具有隔 挡作用的不渗透岩层。 人造夹层减锥工艺: 即在水平井或直井中,在靠近油水界面处注 化学堵剂或注水泥造一“人工夹层”,减缓 底水向油井突破。其方法是依据自然夹层 防止底水上窜的作用而提出的。
3、增产措施
水平井开采
直井与油层接触面较小,在井底附近原油流动阻力 大,压力梯度大,易造成底水锥进,油层过早水淹,使 原油采收率降低。 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增大油藏接触面积,在相同 的开采速率情况下,水平井的局部流动速度较低, 可减少底永锥进并能减少井筒出砂。 采用水平注人井——水平生产井组合方式,水 平生产井位于油水接触面之上,水平生产井顶部射 孔,水平注人井位于油层顶部。
3、增产措施 采水消锥,控制底水串入油井
采水: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锥,控制底水锥进, 提高原油采收率。 其使用效益与使用的地质条件和使用时机有 密切联系。 如果与卡堵水、人造夹层等方法综合使用, 效果更好,风险更小。 对不同的井型,使用不同的采水消锥的工艺 措施:
直井:
采用双管封隔器在油水界面上部处,封住油水层, 用副管采水,主管采油; 若用单管封隔器,油管采水,油套环空采油。
开发方式
B、注蒸汽开采 (1)避开底水 在底水层很厚及其具体情况不明的条 件下,即注采井不直接射开底水层,一般在距底水层顶部 15m以上射孔 (2)直接向底水层注蒸汽:这种作法只有在油层原油 粘度很高、不易向油层直接注汽且下伏有较薄的底水层可 利用时才采用 (3)下注上采 即在构造下倾方向、靠近油水界面处 注蒸汽,在上倾方向的生产并中采油; (4)上注下采 采用这种方法的多为倾角较大的油田 (5)上下注汽,中间采油
1、底水锥进 2、底水锥进的影响因素 • (1) 单并产液量; • (2)夹层大小及位置: • (3)垂向水平渗透率比: • (4)储层沉积韵律 • (5)油水粘度比: (6)边底水能量 (7)井距;
开发过程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8)油井射开程度 ( (9)毛细管压力
其中,(1)~(5)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油井产能计算

油井的产能应是射孔段部分的平面径向流产能 与射孔段下部的半球状径向向心流产能之和。 射孔段部分的平面径向流产能公式为
油井产能计算
底水驱油藏水平井开发动态预测
底水驱油藏水平井开发动态预测

4、对一生产周期t,确定水侵地层的平均厚度
底水驱油藏水平井开发动态预测
四、开发过程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开发过程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 现 不同程度的底水锥进现象。天然能量充足 的砂岩底水油藏在进入高含水期后,普遍 暴漏的问题是油井水淹现象严重。 底水锥进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单并产液量;
采油速度不仅影响见水时间,而且影响油井的含水 上升规律。砂岩底水油藏可采用较高速度开采,但 采油速度以不超过3%为宜。
底水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特点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研2002级 何芬
一 底水油藏特征

构造:有底水存在 岩性:砂岩


流体性质:稀油
二、底水油藏开发特点
1、开发方式 2、生汽驱 A注水开发: 对于底水油藏一般还是采取注水开发。 对于边底水能量充足的油藏,在开采初期 可以充分利用天然能量配以注水开发稳油 控水,充分利用边底水能量与边部加强排 液相结合控水稳油。
开发过程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2)夹层大小及位置: 夹层对底水锥进的影响,受夹层大小及位置 控制,处于油水界面以上射孔段底部以下且 具有一定延伸半径的不渗透夹层或低渗透夹 层,对底水的锥进有明显的遮挡作用。 因此在油井钻穿的地层中,若有夹层存在,在 射孔井段底部与油界面之间至少保留一个夹 层对抑制水锥十分有利。
水平井:
开采时,在同一直井段中在油水界面之上钻一水 平段进行采油,而在油水界面之下钻另一水平段 用来采出一部分水,这样在油水界面附近也造成 平衡采出原油所造成的压差,达到消锥目的.
三、开发指标计算与预测方法
1、产能预测及计算方法
临界产量计算 产能计算
2、底水驱油藏水平井开发动态预测
水平井生产速度、见水时间估算、水侵 地层的平均厚度、储层条件下水油比、生产 含水比、地层产油量、累积产量等
产能预测及计算方法
1、产能预测及计算方法 在一口底水油藏油井完井之后,必须根据其油 藏地质参数,制订出油井产量、射孔程度及生产 压差的最佳组合方案,使其能够既具有较高的产 能,又能延长油井的无水采油期和低含水期。关 于产量问题底水油藏油井的产量有临界产量和产 能之分.
临界产量与产能
临界产量与产能 (1)临界产量:就是油井生产时的最大的 无水日产油量。大于临界产量,则油井很快 见。 因此,一般要求油井实际产量小于临界产量。 (2)产能:一般是指油井的产能,油井在 某一射孔程度和某一生产压差下的生产 。
开发过程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3) 垂向水平渗透率比: 有夹层存在时,底水推进速度及形态主要受 Kv/Kh值大小的控制。砂岩底水油藏底水推 进以平托为主。 (4) 油水粘度比: 油水粘度比较大的底水油藏进行注水开 发时,在注入水中 加入增粘剂,除能增加水淹 体积外,还能抑制底水锥进;
2、生产特点
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 不同程度的底水锥进现象,随着开采时间的 推移,底水锥进现象很严重,油井水淹严重, 油田综合含水率高,含水率上升快,原油采 收率低,有的油井甚至停产。
3、增产措施
(1) 化学堵水 (2)机械堵水 (3)卡堵水 (4)人造夹层 (5)采用气体段塞和化学添加剂防止底水锥进 (6)水平井开采 (7)采水消锥,控制底水串入油井 (8)聚合物驱增大水驱油的波及体积 (9)进行油藏工程研究,变换开采方式
临界产量计算
目前国内外计算底水油藏油井临界产量的公式主 要有两个。 (1)国内常用公式为:
临界产量计算公式
临界产量计算公式
临界产量计算 这两个公式的不同点是: 公式(1)是将地下流体的流动看作平面径向 流; 公式(2)是将地下流体的流动看作为射孔段 部分的平面径向流与射孔段下部的半球状径 向向心流的结合。 从底水油藏中底水的锥进机理来分析,公式 (2)更符合地下流体流动的实际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