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简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3 形态 产品形态设计的5个重要因素: 1、产品功能与形态结构 2、单元形态 3、尺度比例 4、材料选择 5、表面处理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产品形态审美内容大致有两种: 1 由多样统一、比例匀称等构成的形式美。 2 由符号产生象征关系的习俗美。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产品形态符号意义的传达,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明示层次 第二层是内涵层次(深层次) a.产品“工具性”主题 b.产品“人性化”主题 c.产品“文化性”主题 d.产品“社会意义”主题 e.产品“营销战略”主题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概念创新 形态创新 功能创新 品牌创新 生态创新 界面创新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6 系统设计 概念 在现代设计中的三层含义 意义 内涵 范畴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系统的基本原理 : 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 相似性是系统的8种基本特性 系统设计的思路 : 1 整体设计 2 形态语义的统一 3 协调与平衡 4 设计――生产――市场的时空观念 5 优化设计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产品设计要则 1 为生活而设计 2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 3 经验设计 4 情绪设计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1 2 3 4 5 6 7 8 功能 人因工程 形态 工程技术 创新 系统设计 设计思维与方法 产品设计发展源流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1 功能 功能系统分析是产品设计创新的中心环节之一 作用: * 明确用户的功能要求 * 转向对功能的研究 * 可靠地实现必要功能 步骤: 4个方面 方法: 4个方法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测法 (二)观察法 (三)实验法 (四)模拟和模型试验法 (五)分析法 (六)调查法 (七)感觉评价法 (八)心理测验法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人机工程学对产品设计的作用 一、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 二、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四、为进行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五、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提供工作程序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4 工程技术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必须有一定的工艺技术来保证。 成型加工工艺对设计效果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工艺方法 2、工艺水平 3、新工艺的采用 4、工艺方法的综合应用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金属材料的成型 铸造、塑性加工、切削加工、焊接与粉末冶金 塑料的成型工艺 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压制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滚塑成型、 铸塑成型、搪塑成型、醮涂成型、流延成型、传递塑模成型、反应注塑成 型、手糊成型、缠绕成型、喷射成型 玻璃的成型 压制成型、吹制成型、拉制成型、压延成型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2 人因工程 设计以人为本,“本”即本原、根本、依据、出发点。设计 的“以人为本”,是指一切设计都以人的利益和角度为基本出发 点,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实现人的存在、延续和发展为 最高追求目标。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畴 本学科的根本研究方向是通过揭示和运用人、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以达 到确保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 (一)研究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和能力限度 (二)研究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 (三)研究人机相互作用及人机界面的设计 (四)研究作业场所设计和改善 (五)研究作业环境及其改善 (六)研究作业及其改善 (七)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八)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7 设计思维与方法 1 功能性要求 2 审美性要求 3 经济性要求 4 创造性要求 5 适应性要求 辐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8 产品设计发展源流 (略) 9 设计程序 调研、 调研、命题 设计过程 分析过程 制作过程
源自文库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作业要求: 结合课程方向制定设计计划方案(制作设计计划进度表)
有机玻璃 环氧树脂 木材 石材 天然织物 其他材料
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 5 创新
马克思认为,“创新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人类社会运动不同于其他物 质运动的根本特点,就是它的主体是具有高度智慧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具 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活动的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在谈到产品创新时说,创新有 两类,第一类是原理上的改变,如从无到有的创新,原理上发生改变,如 科技发明;第二类创新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类改进更符合的 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个性需求,创新性的设计属于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