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

1.1 做质控的目的

做质控的目的是发现并控制测定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要想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及时、有效,质控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1.2 室内质控(IQC)的作用

由于在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误差,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主要表现为精密度(重复性)的变化;系统误差主要表现为准确度的变化。

室内质控的作用主要是控制随机误差,发现并纠正系统误差。

1.3 室间质评(EQA)的作用

室间质评是由第三方机构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纠正,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简单的说,室间质评的作用就是帮助实验室发现并纠正系统误差,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可比性。

1.4 IQC与EQA的关系

举一个射击的例子,IQC相当于平时的训练,EQA相当于参加比赛。如果平时不训练,比赛时是难以取得好成绩的。

平时坚持训练,比赛可能取得好成绩;反过来,通过比赛可以发现平常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后能使射击技术进一步提高。

2. 如何做IQC

培训

建立有效的检测系统

质控品

确定靶值与标准差

分析质控结果

特殊情况的处理(Crubbs氏法)

质控结果的统计处理

保存质控结果和质控图

2.1 培训

在开展质控前,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在质控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一些质控工作的技术骨干。2.2 建立有效的检测

系统

现在实验室普遍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的仪器和商品化的试剂盒进

行检验,整个检验过程由检测系统来完成。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应当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所谓“完整性”是指检测系统的方法、试剂、仪器、校准品、质控品要配套齐全。所谓“有效性”是指检测系统应是经证明影响因素已知、结果可靠。

不可随意使用未经证明是完整、有效的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是指完成一个检测项目所需要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检

验程序等的组合。

固定检测系统(封闭检测系统)

由公司选定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检验程序等组成固定的组合,用户实验室不能更改。这样的检测系统经过公司与参考系统校准比对,可以保证结果的可比性和量值溯源性。但价格较贵。

如德国罗氏公司的Roche/Hitachi Systems生化分析系统、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美国贝克曼公司的凝血分析系统等。

自建检测系统(开放检测系统):

实验室自行选择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检验程序的组合,其中的每一要件都可以更改。这种检测系统用户可灵活选择仪器、试剂和校准品进行组合,成本较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实验室使用的生化分析系统均属于自建的检测系统。如果自建的检测系统经过比对评价、校准验证和偏倚评估,证明其有效性。则成为有效的检测系统,其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和量值溯源性。如果自建的检测系统未经过评价,其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量值溯源性未知,则称为“自攒检测系统”。目前有部分实验室使用的是自攒系统。

2.3 质控品(商业化)

目前已有性能稳定、可靠性好的进口和国产质控品供应。

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可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靶值可分为: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①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②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

③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

④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⑤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

⑥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2.4 确定靶值与标准差

在开始做室内质控时,首先要设定质控品的靶值。设定靶值要遵循三条原则:

①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靶值。

②靶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

③定值质控品的标示值只能做为确定靶值的参考。

2.4.1 先确定暂定靶值与标准差

⑴将新质控品每天打开1瓶,测定1次,记录结果,累计20次。

⑵计算20次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靶值和标准差。

⑶以此暂定靶值和标准差作为第1个月质控图的靶值和标准差。

⑷每天随病人标本做质控,把质控结果画在质控图上。

⑸1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

⑹以累积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第2个月的靶值和标准差。

⑺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3~5个月。

2.4.2 确定常用靶值和标准差

⑴以最初20个数据和3~5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靶值和标准差。

⑵对个别在有效期内浓度水平不断变化的项目,则需不断调整靶值。设定质控标准差的原则

①质控结果不能超出公认的“最大允许误差(TEa)”范围。即:3s < TEa。具体实施可以“TEa/4”作为标准差。如果实际标准差< TEa/4,则使用实际的标准差。

②TEa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 )能力比对检验(PT)”的评价限为准。(参见《河南省新乡市临床检验中心成立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培训资料汇编》P56.附录2.)

2.5 绘制质控图

以均数- 标准差质控图(Levey-Jennings)法为例:

⑴先在图上标出靶值线、±2s(红色)和±3s(兰色)线。

⑵质控必须每天随病人标本一起做,不能特殊对待。

⑶把质控结果点在质控图上,相邻两点用直线相连。

2.6 分析质控结果

⑴质控结果在±2s之间为在控,检验报告可发出。

⑵质控结果超出±2s或出现连续6点以上在均值线一侧,应查找原因,但当天的检验结果报告可以发出。

⑶质控结果超出±3s为失控。应查找原因,必要时复查全部标本。

2.7 随机误差导致的失控

⑴13s 规则:一个质控结果超过±3s为失控,提示存在随机误差。称13s 规则。

⑵R4s 规则: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值超过4s, 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 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 2s。也提示存在随机误差。称R4s 规则。

2.8 系统误差导致的失控

⑴22s规则: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 2s 或- 2s,提示存在系统误差。称22s规则。

系统误差导致的警告

⑵41s 规则:1个质控品连续4次测定结果都超过+ 1s或- 1s,或2个质控品连续两次测定都超过+ 1s或- 1s,也提示存在系统误差。称41s 规则。

⑶10x 规则:10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在平均数一测,也提示存在系统误差。称10x 规则。

目前认为连续6天质控结果在靶值线1侧,就提示存在系统误差。因为从统计学原理分析,连续6天在靶值1侧的概率<1.5%。

2.9 失控分析与处理

失控信号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操作上的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的失效,仪器维护不良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控制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标本数等等。

失控分析

如果失控原因来自检测系统,为真失控。失控原因消除后,同批病人标本应重新测定。失控原因来自质控品,为假失控。病人结果报告可以发出。

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病人标本报告可能作废。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做出恰当的判断。对判断为真失控的情况,应该在重做质控结果在控以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失控信号被判断为假失控时,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

失控分析处理步骤

(1)立即重测定同一质控品。如果结果在控,则属于偶然误差所致的假失控,检验报告可以发出。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2)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在控,说明原来的质控血清可能过期、变质或被污染,属于假失控,检验报告可以发出。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3)新开一批质控品,重做失控项目。如果结果在控,判为假失控,检验报告可以发出。说明前一批血清可能都有问题,检查它们的有效期和贮存环境,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失控,则进行下一步。(4)进行仪器维护,检查仪器状态,光源灯是否老化,比色杯是否

需要清洗或更换?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或更换试剂。重测失控项目,如果结果在控,则原来的失控为真失控,同批标本应全部重做。如果仍失控,则进行下一步。

(5)重新校准。用新的校准液校准,排除校准液的原因。重测失控

项目,如果结果在控,则原来的失控为真失控,同批标本应全部重做。如果仍失控,则进行下一步。

(6)请专家帮助。如果前五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那可能是仪器

或试剂的原因,只有和仪器或试剂厂家工程师联系,请求他们的技术支援了。

2.10 特殊情况的处理(Crubbs氏法)

对于某些不是每天开展的项目、有效期较短的试剂盒的项目,用上述方法计算获得平均数和标准差有很大的难度。采用Crubbs氏法,只

需连续测定3次,即可对最后一次测定结果进行检验和控制。

2.11 质控结果的统计处理

每月末应对质控数据统计处理,包括:

(1)计算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

系数。

(2)计算当月每个测定项目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

异系数。

(3)计算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质控数据的累积平均数、标

准差和变异系数。

2.12 保存质控结果和质控图

每月末,应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包括:(1)当月所有项目原始质控数据。

(2)当月所有项目的质控图。

(3)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4)当月的失控报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

2.13 室内质控的注意事项

⑴商品质控血清多为冻干品,用前要加水复溶。复溶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果。如复溶水的质量、加水的准确性(吸管的精度,最好用奥氏吸管)、加水后放置的时间(每次复溶放置时间应大致相等)、瓶塞处粘的干粉不能丢失、避免剧烈振摇等。

⑵质控血清应与病人标本同样对待。不可测定多次取平均值,也不能测定多次取靠近靶值的结果画质控图。

⑶每天应及时将质控结果画在质控图上,并根据质控图进行分析。不能等到月底集中绘制质控图。否则起不到质控的目的。

⑷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要及时记录,包括试剂的配制、试剂厂家、批号,校准品厂家、批号,仪器状况,操作人员等。

⑸不能单靠质控去监测质量。质控只能监测误差,而不能控制错误。比如标本张冠李戴、配错试剂等。对实验前误差也不能通过质控克服,比如抽错标本,抽血时病人的状况,是否正在输液等。

2.15 病人结果每日均值(PDM)与新鲜混合血清在质控中的应用PDM质控法

将每天该项目所有病人标本的检测结果(剔除个别极大值或极小值)计算均值与标准差,绘制质控图。其原理是,只要检测的标本数量足够多,又无特殊情况,则每天该项目的全部标本的均值应是十分接近的一个稳定值。一系列均值应围绕该稳定值呈正态分布。一旦出现非正态分布的情况或任何规律性的变化,就提示该项目的检测中可能存在非随机的影响因素。该方法还能发现对质控血清无影响而对病人标本有影响的因素,比如基质效应。该方法的缺点是计算量大,不借助计算机难以进行。

混合血清质控法

原理与病人结果均值质控法相同。

具体方法是每天收集外观正常的(无溶血、黄疸、乳糜等)病人新鲜血清20-30人份,每份取0.1ml左右混合均匀,随同当天的标本一起测定,用测定值绘制质控图。

也可收集较多量的新鲜血清,离心除去沉淀,混合均匀后分装密封冰冻保存,每次取出1支,用后弃去。

混合血清质控法

优点是每天只需测定一份混合血清就能起到质控的作用,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

缺点是如果混进个别极值标本,出现失控的可能性较大。

混合血清质控法可以与商品质控血清同时应用,起辅助判断的作用。当质控血清在控而混合血清失控时,本批报告可以发出。当质控血清失控而混合血清在控时应复测质控血清,寻找原因,再作出能否发出

本批报告的决定。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流程(转)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为保证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 一致性,科室特制定本程序,各实验室应当认真遵照执行! 室内质控流程如下: 选购质控品→设定质控图的均值→设定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失控判断规则→日常工作前质控测定→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质控数据的管理 1) 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 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 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 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 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 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 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 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7) 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 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 各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 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比色仪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10) 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 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 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临检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临检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旨在检测和控制临床检验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工作中天内和天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2.适用范围:临床检验室的所有项目,包括血球仪、尿分仪等。 3.操作人:本实验室人员 4.操作步骤 4.1校准 4.1.1校准程序 4.1.1.1血球仪的校准:使用原厂带校准品校准,由厂家来操作 4.1.1.2尿分仪:使用原厂带校正条校准。 4.1.2校准频率 血球仪每年一次,由厂家操作。另大修后校准。 尿分仪半年一次,由厂家来维护校准。 4.2质量控制品 4.2.1质控品的选择和保存: 血球分析仪测量两个水平质控,尿分析仪质控品两水平值。血常规质控品规格3ml/瓶,尿分析仪质控品质控品10ml/瓶。每年订购一次,数量为一年的用量(数量见年质控物计划)。保存:质控品存放在4℃-8℃低温冰箱内,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 4.2.2质控品的来源: 血球仪质控品选用伯乐质控品,尿分析仪质控品选用上海伊华。 4.2.3质控品使用 血球质控品放置室温20分钟后颠倒混匀5-8次。平衡后,使用前摇匀,分别在两台血球仪上测试,结果保存在1000号(正常值)和1001号(高值)尿分仪质控品室温放置15分钟后,粉剂与试剂混合后再放置15分钟,使粉剂完全溶解后放冰箱保存(可用5天),每天使用前放室温15分钟,倒少量于洁净试管中,分别在两台尿分仪上测试。 血尿质控每天一次先于病人标本前做,待质控合格后再做病人标本,即发报告。实验结果不合格及时记录质控情况及失控处理措施。 4.2.4质控品频率 每日至少一次使用质量控制品进行血球仪及尿分仪的室内质量控制。 4.2.5质控品靶值的确定: 4.2. 5.1血常规项目靶值的确定: 先设定暂定靶值,再设定常用靶值,对个别浓度不断变化的项目则需不断调整靶值。具体如下: 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10批或更多批获得的质控测定结果,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均值和标准差,作为暂定靶值和标准差;以此暂定靶值和标准

第三方质控及其应用

第三方质控及其应用 导言: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分为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分析后质量控制。其中,分析过程质量控制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实验室质控评价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实验室质控的初衷是通过发现和排除质量问题,实现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这些问题可能来自构成检测系统的“人、机、料、法、环”中的某个或某些环节。所谓“当局者迷”,要想及时、客观、公正地发现任何潜在问题,作为核心的监控手段,室内质控所用的质控品,质控均值和标准差、质控规则的确定,失控处理流程的规范等,必须且只能由实验室根据最佳质量保证的原则,并充分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而定。另一方面,原厂质控无论是从产品设计,产品质量,通用性,售后服务的专业性、客观性等方面,均不利于及时、客观、公正地发现仪器、试剂、校准品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因此,第三方质控的存在,很好解决以上所述问题。 什么是第三方质控品? 定义:不专为某特定方法或仪器设定或使最佳化、其性能与试剂或试剂盒批号完全无关、可以对检测系统提供相对客观评估的控制品。其最大特点在于独立性,因此,第三方质控亦被称为独立质控。 如何理解第三方质控,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 ①立质控首先要使用独立于校准品的质控品; ②优先选用由非检测系统厂家生产的质控品; ③在应用统计学质控程序时,实验室必须建立自己的均值和标准差,绝不能直接使 用厂家提供的定值; ④实验室必须基于患者和医生对检测质量的要求及其日常工作的不精密度和不正确 度水平,选择恰当的质控规则和质控次数。 第三方质控优势: ①目复合程度高,第三方控制品厂家所提供的产品,其产品内所包含的检测项目往往 复合程度很高,一个控制品通常可以涵盖大部分的检测项目。 ②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周期、赋值程序、流通途径完全独立于校准品和试剂的生 产和流通,可更好地发现校准品和试剂本身的质量问题,或因相关环节改变导致的 批间变化; ③不专为特定的方法或仪器设计或特别优化,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可为检测系统提供 相对客观的评估; ④拥有更广泛的客户群,可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验室间比对数据,为实验室提供更多质 量信息; ⑤专注、专业、独立的质控服务,实验室享有更多的质量知情权和更全面的质量保障 服务; ⑥集成化提供质控产品、质控软件及质控服务,可极大简化实验室质控品采购、库管、 质控数据管理、联系厂家服务的工作流程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实验室质控相关的 工作效率。 配套控制品和第三方控制品各有所长,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同时使用配套控制品和第三方控制品。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Guideline for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n Clinical Laboratory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Draft 3)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目次 1前言 1.1 范围 1.2 术语 1.3 室内质控的目的 2 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2.1 人员培训 2.2 操作文件的建立 2.3 仪器的校准和保养 2.4 质控品的选择 2.5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3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 3.1功效函数图法 3.2 简易质控法 3.3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法 3.4 确定质控品浓度水平 4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4.1设定靶值 4.2设定控制限 4.3 特殊情况的处理 4.4更换质控品 4.5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4.6质控规则的应用 4.7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5 室内质控数据管理 5.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处理 5.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5.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5.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6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附录2. 临床化学质控血清一般技术要求 附录3. 常用质控规则及意义 附录4. 用功效函数图对质量控制方法的设计实例 附录5. 简易质控法应用实例 附录6. 应用OPSpecs图设计室内质控方法的原理 附录7.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计算机模拟软件(QCCS) 附录8.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规则设计、评价和应用软件(QC Easy) 1 前言 临床实验室要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以下简称室内质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控制着自吸取样本至获得测定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的整个测定过程,是保证高质量操作的必要措施,所有临床实验室的向患者提供报告的所有定量测定项目必须开展室内质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是为帮助临床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而制订的操作规程性文件。 1.1 范围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建立室内质控的目的,开展质控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质控方法的设计,开展室内质控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质控数据的管理等。本指南可做为临床实验室对定量分析项目开展室内质控时的操作指南。 1.2 术语 质量控制(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GB/T 6583 1994)。 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1)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的原因。(2)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 室间质量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校正,使其结果在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校准物/校准品:准备用于建立一个或多个定量值的任何物质。 控制限:判断质控品测定的允许范围的上、下限,通常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 质控规则:从质控品的测定数据分析该批测定操作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用符号AL(或A-L)表示, 其中A 是测定的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限。当质控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显示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和已知质量保证水平达到规定质量要求需要采用的质控方法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线性图。 精密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通常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偏倚:指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变异系数: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值,通常用CV%表示。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室内质量控制程序

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程序 1.目得 对生化检验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得准确性。 2.范围 检验科生化室开展得检验项目。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室内控制规则与检验过程得质量控制程序。 3、2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制定本组室内控制规则与检验过程得质量控制程序。 3、3检测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得质量控制程序与对本岗位室内质控进行分析与处理。 3、4质量监督员监督本组内就是否按照程序文件与作业指导书有检验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得要求进行。 4、工作职责 4、1标本接受得质量控制 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样品得核收、登记及保存程序》中得有关规定对标本进行验收与不合格标本处理。 4、2标本前处理得质量控制 4、2、1标本接收人员收到标本后,要及时分发标本至相应专业组,相应专业组及时对标本进行处理,并采取合适得方式进行保存。 4、2、2检测人员对所有得样品进行规范化得编号,防止检测过程中或 检测后出现错号。 4、2、3在血液标本分离过程中要正确选择离心速度与时间,尽可能避免标本溶血。 4、2、4标本采集后要在规定得时间内完成检测。 4、3检验过程得质量控制 4、3、1方法得选择与评价

检测方法得选择与评价参见《检验方法得选择与评审程序》。 4、3、2校准品、试剂、质控品 校准品、试剂、质控品得评价、使用与管理参见《外部服务与供应管理程序》。 4、3、3仪器设备 仪器要定期检查并经常维护与保养,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下运转。按照《仪器检定/校准程序》,确定仪器设备在安装时或常规使用中能够达到所要求得性能标准,并且符合相关检验所要求得条件。 4、3、4作业指导书 检验者必须严格按照相应得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具体规定参见《作业指导书管理程序》。检验程序不得任意更改,正式修改前必须经过《检验方法选择与评审程序》与《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证明修改后比原来更准确、误差更小并且可以按照程序规定得进行。 4、3、5人员 检验人员得资格与经历必须能够满足与相应岗位得要求。具体规定参见《人员培训考核程序》 4、4室内质量控制 4、4、1室内质量控制得常规要求 检测人员根据检验项目对质控得要求,准备质控物,与常规标本相同条件测定质控物,分析质控结果。若失控,则不能发出该分析批次 得病人结果。纠正失控状态,重新分析当批次得病人标本。 4、4、2控制品得种类 4、4、2、1标准控制品:系纯物质得溶液(水或其她溶剂),制备较方便,但就是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光学特性均与所控制得测定样品不同。

室间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SOP_05-2 室间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规范室间质量控制程序。 二、适用范围:检验科室间质量控制。 三、操作人员:检验科授权工作人员 四、操作步骤: 1.室间质评的申请 根据实验室的级别、规模和国家法律法规申请参加相应的室间质评计划,如卫生部临检中心或省级临检中心质评计划。 2.质控品的接收及登记 实验室在收到质控品时,应有严格的接收及登记制度,具体应包括质控品的种类和质控品的收到时间、收件人签名、质控品测定项目及检测日期、有无破损或漏项等,如有破损或漏项或在规定日期内未收到质控品应及时与室间质评组织者联系,要求重新或及时发放。 3.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 实验室必须按测试病人样本一样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室间质评样本。实验室主任和样本检测人员必须在由室间质评组织者提供的质评表上签字,表明室间质评的标本是按常规标本处理。实验室进行EQA样品检测时,必须将处理、准备、方法、审核、检验的每一步骤和结果的报告文件化。实验室必须保存所有记录的复印件至少2年,包括室间质评结果的记录表格、EQA计划的说明、实验室主任和分析人员的签字、EQA样本与病人样本一样处理的文件等)。 4.室间质评结果的上报 质评标本检测完毕后,应认真填写室间质评上报表并报请科主任签字,室间质评结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格式上报,同时作好登记,包括检测人、检测日期、检测结果上报表复印件、上报日期、上报方式(邮寄或网络)及上报人等。 5.室间质评回报及分析 5.1实验室在收到质评结果回报后,应对回报结果认真分析并作好登记,同时上报科室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室间质评计划的成绩要求: (1)每次活动每一分析项目未能达到80%称为本次活动该分析项目不满意EQA成绩。

临床微生物SOP-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1教学教材

临床微生物SOP-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程序,确保临床报告的质量。 2.适用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检验项目。 3.职责: 实验室检验人员均必须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4.程序: 4.1 分析前质量管理 4.1.1 检验申请单临床医生应按照《微生物检测项目申请程序》申请临床微生物检测。口头申请追加样本检验项目,必须在样本有效期内申请,并补正式的检验申请单。 4.1.2 生成微生物检验标本标签护士应在核对医嘱、病人信息和检验申请信息后,按照《微生物标本检验标签程序》生成申请单和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并将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正确贴于容器上。 4.1.3 标本的采集手册实验室应制定样本采集手册,指导正确采集和处理样本。 4.1.4 样本采集和运输样本采集人员应按照《采样前病人识别程序》确认病人,按照《标本采集、运输程序》采集样本,并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使用指定的运输培养基,安全运送到微生物室。 4.1.5 样本的接收样本接收人员应严格按照《标本接收、识别程序》《标本拒收程序》对标本接收或拒收,并记录。 4.1.6 微生物检验标本信息输入微生物实验室接种实验室岗位检验人员严格按照《微生物标本信息输入程序》录入、核对病人信息和标本信息等质料。 4.1.7 样本储存微生物实验室接种岗位检验人员按照《微生物标本检验前储存程序》正确储存未能及时处理的标本。已经检验的样本应在保证性质稳定的条件下,将样本以适当的方式保留到规定时间内,以便能在出具结果报告后可以复查,

或做补充检验。 4.2 分析中质量管理 4.2.1 试剂的质量控制 4.2.1.1 所有试剂用于检测标本前,必须做质控以评估质量并记录质控结果,只 有质控合格才可以使用。下列试剂每进一批新批号或货号要求用阴、阳性标准菌 株或质控菌株评估其质量(表2-1)。 触酶、氧化酶、凝固酶、β-内酰胺酶、Optochin、X、V 和XV 纸片; 细菌鉴定系统使用的每一种鉴定卡及相关试剂; 表2-1 常用实验试剂质量控制 试剂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监测频率 氧化酶铜绿假单胞菌A TCC27853 大肠埃希菌A TCC25922 每次新配制时及使用中每个工作日 触酶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5923 A群链球菌A TCC19615 每次新配制时及使用中每个工作日 靛基质大肠埃希菌A TCC25922 肺炎克雷伯菌A TCC13883 1%蛋白胨水及靛基质试剂:每次新配制 时及使用中每个月1次直接用于检测病人标本有内标准的抗原试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胶凝集试 剂(每天或每次做质控); 抗血清(至少每半年用阴、阳性质控菌株做质控); 革兰染液(每周一次用阴、阳性质控片做质控); 抗酸染液(每次使用要求用阴、阳性质控片做质控); 自制试剂(每配制一批新试剂做质控)。 4.2.1.2 平行试验新批号试剂使用前必须用老试剂或参考材料平行试验。 4.2.1.3 无厂家商特别说明时,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可混用。 4.2.1.4 缺陷或失控试剂只能用于培训员工业务能力,否则报废处理。培训试剂 应明显标记“仅培训使用”,并与检验试剂分开放置。 4.2.2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4.2.2.1 购买的有质量保证标准的培养基实验室应保存制造商所遵循的质量保 证标准,以及每批号产品完成无菌试验、生长试验、生化试验及质量控制性能的 合格证明等文件;无质量保证标准的培养基,每批号和(或)每次购买的产品应 检测相应的性能,包括生长试验或与旧批号平行试验、生长抑制试验(适用时)、 生化反应(适用时)等。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 韩骏飞 1、目的 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仪器的检定与校 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度。 、质控品的选择 选用与与仪器配套的质控物或商品质控物。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操作,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 冻干血浆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3、质量目标 不同的项目由于其检测原理、检测方法、仪器以及试剂等因素的不同,其变异系数的设定也不同,具体可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 )能力比对检验(PT)的评价限(TEa)并结合科室内部实际情况而定。 4、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设定靶值,因全血质控品和凝血质控品稳定性和有效期较短,采用下述述方法设定靶值。 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靶值。 、设定控制限 标准差的设定: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以前的标准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 控制限的设定:控制限通常是以标准差的2倍表示(均值±2s),但CV ≤1/2TEa。 、更换质控品 拟更换新批号的质控品时,应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结束前与"旧"批号质控品一起测定,重复和的过程,设立新的靶值和控制限。 、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控制限绘制Levey-Jennings控制图(单一浓度水平),或将不同浓度水平绘制在同一图上的Z-分数图,或Youden图。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 、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

室内质量控制操作程序+打

室内质量控制操作程序及流程图 为保证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此本科室制定本程序。 室内质控流程如下: 选购质控品一设定质控图的均值一设定质控限一绘制质控图一失控判断规则一日常工作前质控测定一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一质控数据的管理 1)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7)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各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比色仪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10)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免疫室内质量控制审批稿

免疫室内质量控制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目的】 保证ELISA检测结果准确可*, 充分发挥其方法学的优点。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方法】 【分析前质控】 1. 人员培训 实验是人操作的,因此检验人员需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专业如下几方面的技术知识: [1] 检验项目的基本原理(ELISA原理); [2] 临床意义; [3] 熟悉检测技巧,了解易出差错的环节及难点; [4] 熟悉检测试剂性能(包括试剂盒组成,包被片段及其组成); [5] 熟悉检测仪器的原理及性能;掌握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质量控制知识。

[6] 某些特殊项目的检测如抗HIV等需经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 室内质控血清的制备: [1] 收集阳性血清(无明显溶血、黄胆、脂肪血和污染血清,到一定量(够本室使用3-6个月的量); [2] 传染性病毒阳性需经56℃、10小时灭活后使用; [3] 过滤,除纤维沉淀物; [4] 稀释,用正常人血清或10%小牛血清PBS溶液稀释; [5] 测定值,与定值参考品进行对比、求值,一般定在Cut Off值附近的阳性值; [6] 分装小瓶(每日用量),加盖、贴签,-20℃冻存备用 【试剂盒选择】 卫生部规定乙肝试剂,丙肝试剂,艾滋病试剂,梅毒试剂及血型试剂必须使用经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并贴有防伪标签的产品。 【试剂盒评价】 试剂评价需要有权威的血清考核盘(Panel)进行检测,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一般实验室不易开展,可以通过以下信息,了解试剂质量。

室内质量控制程序

室内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符合质量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开展的全部检验项目。 3.职责 1)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制定各组室相关检测项目的质量目标及控制 方案,并负责组织具体实施、数据统计分析和形成评估报告。 2)质量主管负责审核质量控制方案,定期检查实施情况。 3)项目和仪器的操作者负责质控的具体实施。 4)科主任或其质控主管负责对室内质控汇总结果审核。 4.检测项目质量目标的制定 1)各组长需针对每个定量检测项目制定质量目标。 2)质量目标包括:允许总误差(TEa %),偏倚(B A %),不精密度(室内质控CV A %)。 5.室内质控品的选择、订购(或制备)及使用 1)室内质控物应选用稳定性好、基质效应小、最好与待测标本基质相同或类似的物质制成的质控物。 2)使用商品质控物时,应符合国家对IVD产品的要求。 3)自制质控物时,应建立制备的操作规程,并保留全部实验数据,确保质控物的稳定性。

4)更换质控品:拟更换新批号的质控品时,应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结束前与"旧"批号质控品一起测定,设立新的靶值和控制限。 6.质控范围的建立 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立控制限,控制限通常是以标准差倍数表示。1)暂定标准差的设定 为了确定标准差,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标准差,并作为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次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2)常用标准差的设定 以最初20次质控测定结果和三至五个月在控质控结果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标准差。 3)控制限的设定 控制限通常是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临床实验室不同项目(定量测定)的控制限的设定要根据其采用的控制规则来决定。 4)对个别在有效期内浓度水平不断变化的项目,则需不断调整靶值。 7.质控品的检测 1)质控品准备:将分装好的、质控品或自制质控品从-20℃低温冰箱取出后,室温平衡30分钟。

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室内质量控制的要求

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室内质量控制的要求 一.分析前质量控制 1.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或 接受专业人员培训,要求仪器的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细胞 分布直方图、异常报警的含义、引起实验误差的因素及对仪器的维护有充分的了解,掌握用ICSH推荐的标准方法校正仪器的调试,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否则不能上机操作。 2.仪器安装必须符合要求条件血细胞分析仪系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 量电压低,易受各种干扰不。为了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必须将仪器安 放在一个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的位置,防止仪器的实验台要稳固,工 作环境要清洁,要在防潮、防阳光直射、通风好的条件中。室内温度应 在15~25O C之间,相对湿度<80%。为了安全和抗干扰,仪器应用电子闻压器并妥善接地。 3.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 日保养程序: 日常开机:开机后用20%次氯酸钠冲洗一次,然后做空白一次。 ①检查试剂量,根据需要更换新试剂 ②检查打印机。 ③执行背景值计数。 ④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日常关机:下午下班前关机,关机后以稀释管道吸20%次氯酸4ml。 ①视需要,清除或更换废水容器。 每周保养程序:用20%次氯酸纳洗次。 每月保养程序:用浓次氯酸纳洗杯子。 每半年一次的保养:注意打印机的清洁保养。根据情况做不定期保养。 4.仪器校正:仪器j校正方法定值后的新鲜血液或其它人工微粒制品校正仪器的各项参数。在没有标准定值血时,不少于半年进行手工校正

(参考质控图,如果异常或失控时进行校正。) HCG校正(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1.721型比色计的校正:去HiCN标准液放在1cm比色杯中,从500~580nm 分几个波段测量其A值,如果最大吸收峰在540nm,证明仪器波长准确,否则检查721比色计的有关部分;将四种50g/L,100g/L,150g/L,200g/L的HiCN标准液分别用721比色计比色,然后根据公式求出该仪器的校正系数(K值);进一步观察线形,各点连线应呈直线,如有个别点在直线外,做图时应使直线通过尽量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其吸光度与所代表的浓度在直线上的吸光度比较,如两者之差在5%以内,则可认为仪器符合线形要求。 2.HiCN测定试剂要求: ○1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如有变混、变绿现象,即不能用。 ○2PH底于7.0时进行调整,否则与Hb混合引起混浊,同时Hi不易与CN 结合,而KCN容易分解,以HCN形式散失。 ○3试剂应放在棕色玻璃瓶中,冰箱保存,但不能结冰。 3.测定一份新鲜全血标本10次去均值,以次均值作为校正仪器的标准值。 WBC、RBC、PLT校正(目测计数法) ○1标本稀释:取校正后的吸血管及试剂吸管,加入血液后应与试剂充分混匀,放置15分钟后充液计数。充满避免摇出过多气泡。 ○2加盖片方式:采用“推式”盖片法。 ○3正规操作:做到采血量要准,吸血要快、放血要慢,如取末梢血要防止用力挤压。(充液过多、继续、产生气泡或充液后盖片移动,要重新操作。) ○4系统误差的质控:系统误差来源于血红蛋白吸管、计数池及盖玻片是否标准化。血红蛋白吸管要用水银法检查校正,误差<+1%,计数池的深度

室内质量控制操作程序

室内质量控制操作程序 核心提示:nbsp;为保证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此本科室制定本程序。 选购质控品→设定质控图的均值→设定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失控判断规则→日常工作前质控 为保证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此本科室制定本程序。 室内质控流程如下: 选购质控品→设定质控图的均值→设定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失控判断规则→日常工作前质控测定→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质控数据的管理 1) 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 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 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 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 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 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7) 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 各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 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比色仪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10) 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 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 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室内装饰质量控制要点

装饰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本工程室内装饰将要进入施工阶段,根据我们以往装修工程经验,其工程装修种类繁多,装饰工程技术含量大、装修施工工艺复杂、工程装修质量、等级要求高(其各材料标准均应达到国家规范要求,工程做法均按设计图纸要求和国家的标准图集的做法施工并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国家验收规范) ,这是本工程装饰工程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室内精装修工程施工作为本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位。 一、室内吊顶质量控制要点 1、龙骨安装 (1)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要求,在四周墙上弹线,弹线应清楚,其水平允许偏差 ± 5mm (2)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吊杆的吊点坐标位置。 (3)主龙骨端部吊点离墙边不应大于300mm (4)主龙骨安装完成应作整体校正其位置和标南,并应在跨中按规定起拱,起拱高度应不小于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 (5)各种金属龙骨如需接驳,应使用同型号之接驳配件,如产品确无配件,应作适当处理。 (6)如主龙骨在安装时与设备、预留孔洞或其它吊件、灯组,工艺吊件有矛盾时,应通知设计人协调处理吊点构造或增设吊朴。 (7)主龙骨与吊杆应尽量在同一平面之垂直位置。如发现偏离应作适当调整。使用柔性吊杆作为主吊杆的,应作足够的刚件支撑,以免在安装罩面板时吊顶整体变形。 (8)主龙骨安装应留有副(次)龙骨及罩面板之安装尺寸。 (9)如设计无明确要求,主龙骨应设在平行于吊顶短跨边。 (10)安装金属次龙骨,应使用同型号产品之配件,并应卡接牢固。

(11)如为木骨架,在安装时注意所选用材料规格及材质应符合设计,并应按现

行《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2.罩面板施工分钉挂式、搁置式和扣挂式。 通常情况下当采用木板、胶合板、纤维板、石膏板和加压水泥板做吊顶的罩面板时,多用钉挂形式。当用钙塑板、岩棉板、矿棉板、超细玻璃棉板、刨花板、木丝板时多用搁置式。当用金属装饰板时多为扣挂式。 (1)钉挂式罩面板,通常情况下表面还有饰面层,所以,安装时除表面平整外, 板块之间应留缝隙间疏,并应将板材边角去一小角,以利填缝是挂腻子。 (2)用石膏板、加压水泥板作吊顶罩面板,所选自攻螺丝应先进行防锈处理,螺 丝间距在200mm内为适宜,钉头沉0. 5 一I mm内为好。钉头过沉,会造成因挤压过紧而出现脱挂。 (3)—般胶合板、木板,目前安装多使用经处理的气压射钉,如使用一般圆钉作 钉挂,应将钉头打扁处理,在沉头后再用油漆作防锈处理。 (4)搁置式罩面板应搁置在合金铝人-侧龙骨或其它龙骨之上。一般多为轻质材料加工,安装时除注意保持龙骨的平直外,安装时不要有外力重压。 1)搁置式罩面板,如是细玻棉板等,有孔洞时,应在骨向作适当的贴填加固,任何外物不能直接加在超细玻璃棉、岩棉、矿棉之类的罩面之上。 2)采用搁置法安装时,应留有板材安装缝,每边缝隙不宜大于1mm (5)扣挂式金属罩面板,通常都已涂了饰面层,并有表层保护膜,加工比较整齐,安装容易,只要注意产品保护、平整、统一容易达标。 扣挂式罩面板还有一种暗骨做法,暗骨罩面板在安装时特别要保持好其边角,其整体平正,完全决定于骨架质量。此类产品通常表面再不作装饰,所以施工时应十分注意表面保护。 3、产品保护 (1)骨架、罩面板及其它吊顶材料在进场、存放、使用中应严格管理,保证不变形,不受潮,不生锈。 (2)施工部位已安装的门窗,地面、墙面、窗台等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 (3)已装好的轻龙骨上不得上人踩踏,其它工种的吊挂件不得吊于轻骨架上。 (4)一切结构未经设计审核,不得乱打乱凿。 (5)罩面板安装后,应采用保护措施,防止损坏、污染。

免疫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检验科 标准操作规程 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保证检验报告的可靠性,随时了解并控制实验室检测精密度的变化,并监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稳定性。 2.适用范围 免疫组室内质控标本的检测。 3.职责 本室检验人员负责执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对本岗位室内质量控制

进行分析和处理。 4.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室内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可发出的整个过程。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保证体系中的基本要求之一。 4.1 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前的准备工作 4.1.1 人员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资质、经历和能力必须能够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检验人员要加强专业继续教育,适应专业发展需求 4.1.2 项目及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检验项目及方法的选择,应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须符合在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检验诊疗科目,并应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检验项目及方法开展工作。目前要求选择的方法要符合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和/或经国家批准注册的厂家检验方法及程序。进一步应建立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审等程序,规范相关工作。 4.1.3 仪器设备 仪器要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并经常维护和保养,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下运转。对测定临床样本的各类仪器要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对,校准是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 4.1.4 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物理性状可有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测定值可分为有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实验室可根据情况选用以上任何一种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作为较理想的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①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②无传染性;③添加剂和调制物数量少;④瓶间变异小;⑤冻干品其复溶后稳定,2—8℃时≧24小时,-20℃不少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在复溶后前4小时的变异小于2%;⑥到实验室后应有1年以上的原载效期。全血质控品2—8℃储存,开瓶后一般可使用5—10天。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供货商的说明,对质控品的质量进行严密观察,不能使用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质控品。 4.2 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般来说,免疫室应将质控品与患者标本同时测定,并将质控结果标在质控图上,然后观察质控结果是否超过质控限,从而判断该批病人的检测结果是否失控。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Levey-Jennings质控图,此图的优点是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误差,即观察批内误差和批间误差。 4.2.1 设定靶值 在开始室内质量控制时,首先应设定质控品的靶值。实验室应对新批号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靶值。靶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1)先连续测定同一批的质控品20天,根据获得的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作为暂定靶值。以此暂定靶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进行室内质控。1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聚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说课讲解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 韩骏飞2016.1.21 1、目的 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2.1、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 2.2、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2.3、仪器的检定与校 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度。 2.4、质控品的选择 选用与与仪器配套的质控物或商品质控物。 2.5、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操作,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 冻干血浆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3、质量目标 不同的项目由于其检测原理、检测方法、仪器以及试剂等因素的不同,其变异系数的设定也不同,具体可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 )能力比对检验(PT)的评价限(TEa)并结合科室内部实际情况而定。 4、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4.1、设定靶值,因全血质控品和凝血质控品稳定性和有效期较短,采用下述述方法设定靶值。 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靶值。 4.2、设定控制限 标准差的设定: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以前的标准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 控制限的设定:控制限通常是以标准差的2倍表示(均值±2s),但CV ≤1/2TEa。 4.3、更换质控品 拟更换新批号的质控品时,应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结束前与"旧"批号质控品一起测定,重复4.1和4.2的过程,

质量控制图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质量控制图地正确理解和应用 众所周知,目前定量检测室内质控地主要工具为质量控制图.工作中经常遇到对质量控制图地理解和应用问题,下面谈一些基本认识,供同道们参考. 一、“事后检查”与“予防为主” 日常工作中,当每批检验结果出来后,都会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检查有无漏项、填错结果等等,并对一些异常结果地可信度进行评估,显然这对保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无误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否认,这种复核制度有许多局限性,例如患者间地结果各不相同,检测结果出来前,无法知道每一患者测定值应该是多少,有怀疑时经常进行重复检查,但重复检查也只是检查重复性,如存在系统误差,复查也发现不了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家知道,质控图法是从工业中引进临床实验室地.年发明了质量控制图,直到年-才将质控图引入临床实验室,将临床实验室地质量控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质控图也成为临床实验室内质控地主要方法.但临床检验与企业生产有许多不同,工业生产中,每一批产品地不管数量多大,其规格是事先规定了地,而且都是一致地,但由于临床标本某一成分地含量事先并不知道,检测结果是否正确地评估就带有一定主观性、评估地结果也带有一定不确定性.分析阶段地质量控制是通过检测过程地控制来保证检验质量地.其基本思路是检测条件得到控制,其检验结果地准确性(与真值或理想值地偏倚)及精密度是满足临床要求地话,则检测过程如果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地,那么检验结果就应该是可靠地,反之如果检测过程失控,检验结果将是不可靠地.所以质控图法是通过对检测过程是否在控地判断,来推论检验结果是否可靠,这是总体上地判断.这是一个重要地思想,但总体上地判断不能完全代替“个体地判断.”因为一批检验结果中,难免有个别非常“异常”、难以解释地结果,这就需要“个别对待、个别处理”;同时质控图法用来判断检测过程是否在控,并作出该批结果可否发出时,还有一个前提:即送检标本地质量必须是合格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判断检测过程是否在控,又不能象工业生产那样用生产线上地产品质量来进行,而是应用质控品来进行地.质控品地应用是临床检验应用质控图法得以成功地关键所在,所以正确选用和使用质控品十分重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通过质控品测定值在质控图上“点子”分布情况地分析,判断检测过程是否在控.发明质控制主要指导原则为“予防为主”,即当检测过程某些条件发生了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即可发现,寻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当成批产品出现问题后才去寻找原因,避免更大损失.“予防为主”地原则也应是临床检验质控地指导原则,但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工业生产上由于有一个共同地质量要求,生产线上地产品可以根据抽样检查地原则抽样检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临床检验与此有所区别,往往测定次后再绘制质控图,那么次中任何一次测定如有失控,也必须次测定后方有可能发现,有作者称这是“事后质控”,但这与发明质控制地指导原则是不一致地,作者提出“即刻性”质控方法就是试图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质控图地基本原理 在检测过程中,反映测定结果地数据分布有两个规律:.波动即重复某一检测,测定结果总是上下波动地,即是说测定地数据是在平均值上、下波动地,这是由于测定过程中一些条件地变化引起地,而这些变化又难以予先知道地.波动地大小取决于检测条件完善程度和对影响因素影响量地认识程度;.分布即测定地数据都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地,例如定量测定中,常呈正态分布,数据常在均值上、下分布,其离散地程度常用标准差来表示,因此均值及标准差就成为这一分布地两个特征值,也成为绘制质控图时两个基本依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造成这种波动地原因有两大类:.偶然因素所引起.这一因素在正常情况下也存在,故又称正常因素,其影响比较轻微且难以去除,其分布在定量测定中常呈正态分布;.系统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