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生物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炭用途-----造福农林
日本神奈川县相模湖町的私有林地栽植杉松时,每株穴内放置1kg炭粉,以后 逐年与对照地作树木生长量的对比,最初几年没有明显区别,渐渐长势差距 明显,至第8年施炭杉松平均树高8m,较对照树整整高出2m。为草坪施加炭 粉,可早发2~3周,草绿色浓,扎根深,绿色期延长大约1个月左右。在高尔 夫球场加生物炭垫层,除具有上述作用以外,可以对所投入的杀虫剂、杀菌 剂起到缓释及防止雨后形成径流污染等作用。花木在移栽过程中,使用生物 炭与有机肥的充分混合做底肥或在配制营养土时掺入5%~20%的生物碳,能够 增加有机肥的可吸收性,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提高花木移栽的成活率。育 苗移栽发根多、生长快、成活率高。对容易产生伤流的花木,如葡萄、无花 果等,在修剪或换盆后,可用新鲜生物炭涂抹在伤口处,控制伤流,促进伤 口愈合。
作为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一种,生物质炭化技术是指切碎或成型后的生物质 原料,在绝氧或低氧环境下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内部分解形成生物炭、生物油和 不可冷凝气体产物的过程。生物质炭化技术也称为生物质干馏技术,与气化、液 化等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典型工艺特征: 1)加热速率慢,一般在30℃/min以下; 2)保温炭化时间长,一般从15min到几天不等; 3)热裂解温度较低,一般不超过550 ℃; 4)炭化环境要求绝氧或低氧,尽 量 减 少 氧 化 反 应。 影 响 生 物 质 炭 化过程与生物炭特性的因素有原料特性参数和炭化工艺技术 参 数 等,其中原料 特性参数主要包括原料种类、粒径和含水率等,工艺技术参数 主括炭化温度、升温速率、环境压力、反应气氛和保温时间等。
生物炭用途-----能源
1、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炭减少了就地焚烧的情况,收集的零散的能源。 3、利用慢速高温分解可以产生 50 2、生产过程中,大约1/3转化为生物炭, 1/3转化为可用于燃
会计 财务部 出纳 物流部 基地部 产品部 董事会 总经理 大客户部 质量部
销售部
合作部 售前
客服部 网站运营部
生物炭用途-----处理污水
剩余污泥是城市污废水处理厂中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固体废物, 常采用填埋法进行填埋处理,其产量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日俱增,极大地 增加了城市垃圾处理力度与难度。由于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因此,以剩 余污泥为原料制备生物炭,为剩余污泥的资源化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以下为简略的生物炭化方式: S1、将剩余污泥进行碳化,得到磁性污泥生物炭; S2、对所述步骤S1中的磁性污泥生物炭进行碱改性和酸改性,得到改性磁性 污泥生物炭。 S2-1、将磁性污泥生物炭进行碱改性,得到初步改性的磁性污泥生物炭; S2-2、将所述初步改性的磁性污泥生物炭进行酸改性,得到改性磁性污泥生 物炭。 最终所得生物炭可以用来除去水体中的盐酸四环素
售后 技术部 市场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THANKS
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及前景
----生物炭
讲解人:毛松 符永秀
目录
一 二
三
农林废弃物利用现状概述 案例分析 总结
据估计,目前我国年产各类农林废弃物总计约 20 亿 t, 其中林业及木材 加工废弃物、农业秸秆的资源量分别约相当于3 亿 t 标准煤和 2 亿 t 标准 煤。预计到 2020 年,我国农 林废弃物年产出将约相当于 12 亿 t 标准煤, 可开发量约相当于 9 亿 t 标准煤。目前,我国农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 要集中在制作堆肥、加工饲料、秸秆还田、压制复合材料、生 产发酵制 品等方面,即农林业废弃物肥料化、饲 料 化 和 能 源化。传统资源循环 方式比较单一,不足以满足我国农林废弃物处理需求。新型再循环方式 因运而生。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多功能的再循环方式------生物炭化技术与产物生物炭。
生物炭不是一般的木炭,是一种碳含量极其丰富的木炭。它是在低氧环 境下,通过高温裂解将木材、草、玉米秆或其它农作物废物碳化。这种 由植物形成的,以固定碳元素为目的的木炭被科学家们称为"生物炭"。它 的理论基础是:生物质,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 都可以形成生物炭。 生物炭几乎是纯碳,埋到地下后可以有几百至上千年不会消失,等于把 碳封存进了土壤。生物炭富含微孔,不但可以补充土壤的有机物含量, 还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和养料,提高土壤肥力。生物炭也能提高农业生 产率,减少对碳密集肥料的需求。木炭碎料的孔洞结构十分容易聚集营 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从而使土壤变得肥沃,利于植物生长,实现增产 的同时让农业更具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