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指纹、实名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需要通过生物特征识别 自然人,自然人也依据对场景的信任, 相信生物信息采集装置的安全性和对所采集信息的管理能力。 虽然一般 民用指纹 识别终端 的设计原理 是基 于生成特征点数 据, 而不是保存 原始指纹 图片进行 图片比对 , 但其装置本身完 全可能被攻击或改造成窃取原始指纹图片的装置 , 而相应的指 模技术 目前已经相对成熟。 与此同时, 指纹信息的验证归根 结
我们通过这种严格的、 高 昂成本的实名制环节都无法达成有效
的犯罪打击, 那么怎么可能通过控制电信号码获取这个海量末 梢的实名化来实现呢? 我把这种思维称为 “ 末梢序化”, 末梢序
化的单点成本似乎并不高, 但若乘以巨大的人口基数 , 并考虑对
这个巨大体系的管理难度, 则将是极为高昂的社会成本。 目前, 我国公共安全体系的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均需要增强, 但 这种管理不见得要通过末梢序化的方式来实现, 对于一个有高 流动性人 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 末梢序化一方面有一定的不现实’
难度。 假定未来办理存取款业务、 入住宾馆、 乘车验票等 日常环
节都要强制进行生物信息验证 , 那么我们看到的结果将是身份 仿冒将 从今天的倒卖身份证复印件 、 倒卖过期二代 身份证 , 而 进 入指模倒卖等更高级的阶段 , 会有可能使这个本来是一个雏 形 的地 下经济热点,变成一个真正且严密的地下产业体系。 反 过来也将威胁依赖生物识别的更高安全需求场景的自身安全。
后续 全 民性 的 身份 采 集扩 展 为 普遍 存在 的验 证手 段 则 可 能带 来
一
射的正确性 。 但实际上这两点都有很大的成本、技术和体系的 不可操作性 。 基于手机实名管控的方式, 仿佛增大了短信诈骗 犯罪获取资源的成本 , 降低了追索难度, 但这完全是理论上的。 其对社会综合成本的增加远远大于对犯罪成本的增加 。 而这种 犯罪成本增加相比于犯罪获益来说, 则又显得微乎其微。
体系的服务意识和效果与过去相比有了进步, 但一直以来我国的 公共安全管理和公共安全服务这两个层面存在一定的割裂, 缺少 设计层面的统~策略。 我们是否换个 各 考虑, 既然身份证的发放 和体制是目前国内最庞大、 最完善的实名体制, 那么是否能在今后 技术、 体系和制麦改进中, 逐步使其在电子认证方面发挥更大的价
济的 方式 。
_信息存放在两面, 导致增加复印成本 。
尽 管 存 在一 些 技 术 层 面 的 争 议 , 但 从 整 体上 看 , 二 代 身 份 证 的
实名制的有效性在于实现多个虚拟身份 向唯一身份凭据的多对
一
映射的正确性以及保证唯一身份凭据和 自然人之间一对一映
防伪能力、发放效率和实际使用体验效 果等 比一代身份证有了 巨大的进步 ,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而 目前不设置 口 令等策略, 也是在安全性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合理选择。 身份证和指纹信息的关联及采集 目前已经是普遍做法 , 但如果
如果我们 换—个 思路, ^ 过 去的经验总 结来看 , 虽然我 国公共 安全
Fra Baidu bibliotek
安全管理是层次化的 , 如果针 对专用、 封 闭场景的安全手段和 环节应用于开放 、 普遍的场景 , 最终可能产生两个倾 向: 一个是 由于成本和实施难度 的增加 , 导致其措施 实际上名存实亡; 而 另~个则有可能是, 触动违法犯罪向高阶成长 , 从而加大打击
Ne ws 资讯 I T e c h n i c al Ne ws程序 天下事
身份证 、指纹 、实名制
近日, 因安全问题, 二代身份证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但强化生物识别和泛化实名制是否同样有其风险?
二 代身份证所谓挂失后依然可以使用的问题, 经媒体报道, 成 为一个焦点。自二代证发放以来,曾遇到一些质疑, 包括 :
底是把生物特征转 化成数字信号从终端传递给服务器 ( 云) 端
进行验证 , 而相关信息一旦被获取 , 实际上是可以采用重放的 方式对服务器 ( 云) 端进行欺骗, 而由于生物信息本 身的不可废
止性, 其特 征 概括 也 自然 具有 不 可废 止 性 。
性, 同时其对于社会发展速度和活力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 由于进 行非 接 触式 读 写 , 可 能导 致 身份 远程 获取 ; - 身份 证未 建立 密 码 防护 机 制 ;
实名制也是如此,我认为,实行手机实名制的公共安全价值更 多在于更利于非预谋性、突发性犯罪的侦查, 但如果将 其发 力 为打击短信骚扰、 短信诈骗的手段, 则将是极不现实 、 也极不经
些 媒 体还 在 把 电话 骚 扰 、 短 信 欺 诈 的猖 獗 归咎 于 手 机 实 名制
大量 问题 。
生物特征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是一种不可废止的凭据, 一旦被套取
则后果 严重 。 从传 统的角度 , 生物 识别 的是封闭可 信场 景, 即场 景
实施得不彻底。 不要忘记, 电话短信欺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通 过银行来完成转账和交易, 而银行已经在执行实名制策略。 如果
值, 来助力社会发 展和效率呢? o
目 新 肖 网 名 浪 新 江 微 光 海 博 : 客 @ , 江 安 海 天 客 实 验 室 首 席 技 术 架 构 师 , 研 究 方 向 为 反 病 毒 等 。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