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暂的迟滞后,电解电流迅速增加,电解过程得以流畅进行。然而,
研究表明二氧化硅并不存在这种导电相。 电解过程的发生一定要求电极本身在某种状况下具有导电性吗?
研究人员认为,该体系中负极的电荷传递过程不是发生在导电电极
和熔融电解质两相的相界面,而是发生在导电电极(钨丝)、工作电极
(石英)、熔融电解质(熔融氯化钙,熔融状态下氧离子在其中的溶解 度较大,有利于离子的迁移)三相界面。
硅的方法仍以高温碳还原为主。08年出版的《10000个科学难题---化
学卷》中该问题被列为189个化学前沿难题之一。
上的硅,控制杂质是关键,也是最核心的难点。工业上得到的二氧
化硅原料,纯度可以达到99.5%,但距对产物的纯度要求还差很远。 因此还要在制备过程中阻碍原料中杂质进入硅中,或者通过简单的
过程得以纯化。结晶过程和电化学制备过程都有纯化的作用,且避
免了碳高温还原时二氧化硅时碳中杂质的引入。但如何达到极高的 纯度的要求,仍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目前为止,工业上制备高纯
工作电极电解制备高纯硅的想法不可能实现。
2003年Nature.Materials报道了题为“Pinpoint and bulk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insulating silicon dioxide to silicon”的成果。
1V, @850℃ melting CaCl2 for 1h. 电解前(透明板为石英, 金属丝为钨丝) 电解后,已除去钨丝(XRD 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Si)
另外,如左图所示,反应
的横向进度明显快于纵向。由 此可知,虽然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边界逐渐扩大,但由于电
解质缝隙狭窄增加了融盐对的 电阻率,而横向上的电解质电
阻较小,导致横向的反应速度
较快。
这就实现了“绝缘体被电解”的令人惊奇的现象,也打破了人
们长久以来的认识误区,证明在合适的条件下绝缘体也是可以导电 而被电解的。 然而这只是实现高效便捷制取高物理法:冶金法
分凝除杂 真空高温蒸发除杂 酸浸除杂 真空氧化除杂 造渣除杂
如果可以直接电解高纯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将可以避免由于高温
碳还原引入杂质从而大大减少后续繁琐的提纯工序。
然而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具有一定导电性的材料才可用做电 极材料,而二氧化硅是“相当绝缘”的绝缘体,因此似乎把二氧化硅作为
物理模型如下:当石英的的某一点与导体接触,就可以让导体传
输电子到其上;当这个点又同时接触融盐,就可以与融盐再发生电子 转移,于是就通过导体---石英---熔盐三相交接区域发生了反应。绝缘
材料这样的导电区域,只能是点或线形态。
在体系的温度下(850℃)电解产物Si是导体,具有导电性;反应得
到的导电硅与未反应的二氧化硅又成了新的交界面,从而使反应的线状
二氧化硅电解法一步制备高纯硅
宋阳 10300220116
通常,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方法为高温碳还原法:
C SiO2 3C 1600 SiC 2CO 1800

2SiC SiO2 3Si 2CO
纯化方法有: 化学法:三氯氢硅氢还原法
Si 3HCl SiHCl3 H 2 SiHCl3 H 2 1100 Si 3HCl C
TOSHIYUKI NOHIRA, NATURE MATER. , 2003, 397-401
绝缘的二氧化硅是如何实现电荷传递的呢?
想到在这之前有关电解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的机理已被了解。常温 下严格化学计量的二氧化钛电导率非常低<10-10s/m,属于绝缘体范围。 而当二氧化钛失去少量氧时如TiO1.9995的电导率却有10-1s/m,原因是 少量氧的缺失使氧化钛向一种导电相转变。所以电解过程在经历初始
区域不断向二氧化硅内部推移,从而使二氧化硅的材料整体都变成了硅。
值得注意的是,当原有二氧化硅被还原为单质硅时,氧离子移出 并向正极移动,由于体积的明显缩小,电解产生的硅颗粒间会有大量 空隙,这些空隙可以使熔融电解质流入,从而使反应界面的氧离子可 以方便的迁移到熔融电解质中,进而向正极迁移,完成电荷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