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演唱风格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剧演唱风格赏析

一、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多元化

音乐剧最初走近人们心中,多是由于被其中的某些流传广泛而又扣人心弦的唱段所吸引,如《猫》中的《回忆》,《音乐之声》中的《雪绒花》,《贝隆夫人》中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等等,这些唱段的旋律优美动听、细腻感人、新颖独特、易唱易传。这些有代表性的、流传较广的歌曲,很容易让人们以为音乐剧的音乐与演唱只属于流行通俗范畴。但当人们走进音乐剧细细品味时,又会发现,音乐剧的演唱风格不是那样清浅易懂的。

音乐剧唱法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在不同的音乐剧中,各种唱法根据该剧的总体风格和表现内容的需要而被灵活运用。由于音乐剧的各个剧目风格各异,因而唱法也不尽相似,比如说摇滚风格(Rock Opera)的《耶稣巨星诞生记》主要采用的是摇滚唱法,代表金曲《我不知如何爱他》( I don’tknow how to love him);《剧院魅影》中的同名主题曲和《约瑟夫的神奇彩衣》中的代表曲目《无路可走》( Close everydoor) 、《行动吧,约瑟夫》( Go go go Joseph) 、《梦想成真》( Any dream will do) ,都是以美声兼通俗唱法为主; 爵士风格的《波吉与贝丝》》( Porgy and Bess) 是把爵士乐与灵魂音乐以及全部关于黑人生活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并尽力保持歌剧传统而采用了一种爵士化的美声唱法等等。

在20 世纪20 年代以前,欧洲的英国和隔海相望的美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展了他们自己的音乐剧。英国利用已经在欧洲发展了几百年的歌剧艺术的文化积淀,首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既不失高雅又贴近大众的古典风格音乐剧。而美国人则利用自己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尤其是黑人民间艺术,例如灵歌、布鲁斯、爵士乐等,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了今天的流行音乐风格的音乐剧。同时,在音乐剧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英国和美国这两大音乐剧中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较量,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交融。这两种风格的音乐剧在其声乐演唱中,直接体现出以美声唱法为主的模式和以流行唱法为主的模式的特点。当然,由于音乐剧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没有哪一种唱法是单一的或是唯一的。到了现代音乐剧时期,音乐剧的演唱风格之间己经不存在明显的国界线。

二、音乐剧的演唱手法

1.音乐剧与美声唱法

由于音乐剧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受到歌剧的广泛深刻影响,因此它的结构形态、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法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歌剧艺术色彩。例如对歌剧演唱形式的借鉴,包括独唱、合唱、重唱、旁白演唱; 对科学系统的美声发声方法的借鉴,包括气息的均匀流畅、共鸣的使

用、起音的舒展、音质的柔韧、位置的适当、发音的自然、吐字的清晰等等。但是即使是已经发展了四百多年的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也是在不断演变的,它与新兴的各种流行唱法的融合越来越默契。不过无论何种演唱风格,对歌者的科学演唱技术和训练有素的表演能力要求都是一样的。而音乐剧在此科学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当今流行和古典歌坛上的“两栖”歌唱家,就是这种现象的一种反映,他们的唱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的发展方向。美声唱法的运用,究其根源是受渊远流长的欧洲歌剧传统的影响。但是美声唱法作为一种表演手段,它毕竟是歌剧时代的产物,体现的是歌剧的演唱风格。音乐剧作为一种与歌剧不同的艺术形式,必然需要用表现它自己风格的演唱形式。于是音乐剧对美声唱法采取了既继承又发展的方式来加以吸收运用。

2.音乐剧与通俗唱法

说到流行风格在音乐剧演唱里的表现,可以说这是音乐剧演唱述本归原的一个特征。流行唱法被音乐剧广为使用,因为它是大众性、商业性、娱乐性极强的音乐剧的天作搭档。一是源于它对本嗓的使用,其音色特点亲切自然,甚至是沙哑声音的独特运用。所谓独特运用,就是说歌者不仅唱出风格还科学地使用嗓子,并没有搞坏它。用西洋传统唱法的发声观点看待流行唱法,完全是用本嗓,是绝对不科学的。但从流行唱法本身立场而言,本嗓是亲切的,近距离的;沙哑是磁性的,有吸引力的; 嘶叫是激奋人心的表现手法。比如《剧院魅影》中的“魅影”男主角扮演者麦克·克劳福特和上海大剧院演出的布莱德·里特尔,他们几乎都运用了中低声区自然的、本嗓的或泣声的,高音区呐喊的、嘶哑的和共鸣的多种流行演唱方法,演唱的气息流畅、音色变换,引人入胜。再如《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里的《多来米》(Do Re Mi) 以领唱童声合唱的方式表现;《雪绒花》(Edelwiss)男主角用抒情男声演唱,配以二重的和声效果,以胸腔的共鸣为主,演唱深情舒缓;《孤独的牧羊人》(TheLonely Goatherd)以真假声区跳跃互换的方式来演绎音乐。总的说来,流行唱法之所以被音乐剧广为运用,是源于它的吐字自然、接近生活。它没有像西洋传统唱法那样要求在共鸣的基础上去咬字吐字,也不像中国民族唱法那样认真地强调字正腔圆,它使人在音乐语言的媒介中、人类文化的基础上和听觉感官的抚慰中平和步入、轻松享受音乐剧作,就连完全听不懂的法语音乐剧也不觉得因为有语言的隔阂而带来审美和享受的障碍。流行唱法技巧也存在着普及到提高这么一个发展规律:从惠特尼·休斯顿、玛丽亚·凯瑞、赛琳·迪昂她们的情况来看,具体体现为音域加宽、力度对比幅度加大和花腔增多。这和当年的西洋传统唱法的“雏形”阶段的发展也很相像。笔者相信流行唱法会找到一条成功的艺术之路。

3.音乐剧与爵士乐演唱

简单地说,爵士乐的演唱是一种利用无意义的“衬词”,在即兴的规则下形成了的风格独特的唱法:在用声上比较自然、自由,不拘一格,也不排除传统美声唱法,并有在音色上模拟各种乐器( 如小号) 的音效的特点,鼻音效果和咽壁力量的运用很多见,音色浓郁醇厚,高音富于张力,听来回味无穷。爵士乐演唱与传统音乐和在爵士音乐之前的音乐曲风有明显的差别。即兴是爵士歌手必练的演唱技巧之一,歌唱时节奏、旋律、音色都有无穷的变化。歌者要掌握爵士乐的复杂节奏,如切分节奏,特别是跨小节的连续切分,经常将原有的节奏整小节移位,使旋律产生一种飘忽不定的游移感。正是这种游移感,给爵士乐演唱增加了许多独特性,这是在此之前的许多的音乐不能够比拟的。后来的风靡也从另外的一个角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爵士乐的旋律常用布鲁斯音阶,有时还在布鲁斯音阶的基础上增加# 4 和其他一些变化音,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种音阶的特点塑建了爵士乐特有的旋律和独有的品质。爵士乐的和声是以七和弦为基础的,并且大量地运用替代和弦与扩展音(如9 音、11 音、13 音),这样,就使爵士乐本身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和声效果和更多的附加表现力,听者在感受它的旋律和音色之间,陶醉其中。上世纪40—60 年代,受爵士音乐的影响,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百老汇音乐剧经典剧目。爵士乐还进入了欧洲,改变了欧美音乐剧长期以来几乎歌被剧传统垄断的局面,美国音乐剧从此掀开了它的新纪元。

4.音乐剧与民族民间音乐民族

民间音乐是音乐艺术生长的丰厚土壤,民族民间音乐是各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音乐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音乐文化的遗产,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使各民族音乐保持民族个性、体现地域风格的物质源泉。民族民间的演唱方法与风格浩如海洋,可以说全世界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地区就有多少类民族音乐,就有多少类民族民间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这个说法还不能包括到那些同一地域里不同的音乐分支,其种类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当音乐剧形式遇到民族音乐灵感的时候,音乐剧像发了气根的植被,越发有繁盛的根基; 当民族民间音乐发现音乐剧这个海纳百川的平台之后,又重装出彩,用这种新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其新时代的面孔,这成为继承与保护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又一个成果。

在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时候,在音乐剧演唱风行天下的21 世纪,许多人都看出了各种民族民间音乐就是音乐剧在世界各地繁荣发展的文化源泉,音乐剧形式会带给民族艺术文化和民族演唱以新的面孔和更亲切的传承方式。合理的借鉴音乐剧的形式、特点、元素是使民族民间音乐绽放醒目光彩的良好契机,也是拓展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必要学习。到今天,在美国、欧洲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音乐剧正以巨大的生命力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颗明珠。如韩国的音乐剧《乱打》就充分运用了韩国民间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