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王怀超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两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当代中国大地上从事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点。
这种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当代中国国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具体说来,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的结晶,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它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性。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是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论证,是强国富民的大道理。
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轮廓。
这个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特别是邓小平的著作中。
这个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创造,邓小平是这个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创立者。
因此,用邓小平的名字命名,也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大体上可以作这样的概括: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
即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都是对某一历史时期人类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如此。
具体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产生的呢?
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
经济建设也在逐步发展,也搞了一些东西,比如原子弹、氢弹搞成功了,洲际导弹也搞成功了,但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
‘文化大革命’当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
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结果中国停滞了。
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
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这段话,实际上已经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国内历史背景。
这就是很长时间的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换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新的历史时期,就国内而言,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反思的结果,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行重新思考的结晶。
邓小平重新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历史起点,就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从1966年开始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动乱,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
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
当邓小平从“文化大革命”的磨难中走出来时,就不能不面对这一民族灾难,痛苦地进行反思:这一切究竟为什么?我们党为什么在全局上发生这么大的失误,失误的根源在哪里?如何才能纠正这些错误?邓小平多次强调:是“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
“为什么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从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可见,邓小平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
这种思考首先是从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入手,进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1978年之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沉痛历史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如果说1978年之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那末,1978年之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是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同步的。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既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始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大致上可以做这样的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于80年代中期;初步表述是1987年
的中共十三大;系统阐发是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报告。
具体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期。
这一时期是邓小平集中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期,在反思过程中逐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
例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再不实行改革开放,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提出的。
这一反思的结果,使邓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初步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从而深化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
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原则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共同富裕的概括;关于时代主题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
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总题目,并列举了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发挥和发展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认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基本形成。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阐发时期。
其标志是1992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1992年秋的中共十四大。
1992年初,邓小平经过几年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乘视察南方之机,把自己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建议,集中进行了阐发,这是邓小平本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阐述,也是一位世纪伟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
这些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阐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教诲;改革的性质与地位的新论述;计划与市场性质的明确界定,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中共十四大,对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新的概括,使之构成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
中共十四大报告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提法,提出了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并对这个理论作了这样一个评价: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进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即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一国两制”。
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得到比较系统的阐发。
第四个阶段,从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面的创新;二是提出我国政治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和阐发。
第五个阶段,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时期。
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我们目前已经获得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可以作如下概括: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约需要100年时间,这个时期的根本任务是集中精力持续、快速、高效地发展生产力,基本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五个显著特点:一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二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治制度;三是在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五是逐步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
第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二是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三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四是坚持文化的现代化方向,充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近代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和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文精神;五是创造人民大众的、健康积极的、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道德素质,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水平。
第五,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将是一种现代社会结构,即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占到国民的大多数,贫困者阶层和富裕阶层将成为少数,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逐步实现社会公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其内容而言,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作为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也十分丰富,涵盖面很广,择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方面:
1、时代主题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3、社会主义本质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
9、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论。
10、中国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论。
11、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
12、发展是硬道理论,或者科学发展论。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三句话:即十二个要点,五根支柱,一个核心。
十二个要点以上已经概述了,五根支柱是: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②社会主义本质论;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⑤现代化发展战略论。
一个核心:发展是硬道理,或者说科学发展论。
简言之,发展论。
具体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加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制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路线和纲领。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中国人乃至以后几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是邓小平思考问题、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一切新的理论主张的提出和一切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发展中国这一中心展开的。
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就没有份量,长期贫弱,就会被时代淘汰。
国家不富强,就什么也谈不上。
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一条真理。
在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教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根本任务,是中华民族的大局,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中国将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
必须树立雄心壮志,横下一条心,排除各种干扰,加快国家发展,加速民族振兴。
说“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当然发展应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
发展应是以人为本的,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上。
总之,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时代的呼唤,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