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战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在云南西部的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州及怒江州一带,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历时三年(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的抗日爱国战争,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滇西抗战。
咱们先介绍一下滇西抗战爆发前的局势:珍珠港事件之后,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全面展开,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自1937年“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沿海相继沦陷,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也相继被日军所控制,1941年8月20日,日本海军省宣布封锁中国沿海,切断了我进出海口。与海外相连的滇越铁路一直是被法国人控制。此时,唯一与海外畅通的运输线就是抗日后方的滇缅公路,几乎所有海外援华物资如枪支弹药、军需物品、药品、汽油等等全靠这条运输大动脉,它是整个中国抗日战场的后勤及战备补给线。日寇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分别从广西、缅甸出兵,企图封锁这条通道,达到占领整个中国的目的。为适应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式的需要,于1941年12月23日,中、英两国政府签定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随即十万人的中国远征军组建完毕,出国深入缅甸作战,抗击日寇。滇西抗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整个战争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日军进攻时期(1942年2月至5月上旬)。日军从东南亚一路北上,越过泰国,攻入缅甸,十万中国远征军在罗卓英总司令的统帅下三月初开始进入缅甸,在同古、仁安羌、棠古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屡挫强敌。但由于英方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积极配合,加上盟国各方协调指挥失误,贻误战机,缅英军队不战而逃,致使日军切断我远征军后路,于是远征军分两路撤退,一部分在日军的追击下退回国内,一部分撤到印度。声势浩大的援缅行动以惨痛的失败告终,我10万将士损失6万多人。再撤退的过程中,由于后路被断,毫无给养,只能绕道而行,曲折迂回,还要与敌周旋。部队所过之处,多是人迹罕至、山峦重叠的野人山和高黎贡山,森林遮天避日,疟蚊成群,蚂蝗及各种千奇百怪的小虫到处都是。疟疾、破伤风、回归热等传染病随之暴发。发热的士兵一经昏迷倒地,还不等心跳停止,无数蚂蝗、虫子、蚂蚁便立即爬满全身,开始吸血、吞噬,加上热带雨林的高温和大雨的冲刷,几个小时后人就变成一堆白骨。没粮没药,官兵死伤累累,尸横遍野,惨绝人寰。战斗中损失2万多人,而撤退途中就损失了4万多人。戴安澜将军就是受伤后在撤退途中不治而亡的。随后缅甸全境和我国滇西大片国土相继沦入敌手。日军地面部队夜以继日赶往滇缅公路的咽喉——怒江惠通桥,以平均每天6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据美国盟军飞行员的空中侦察报告,日军的前进速度极快,估计十天之内将会攻占昆明,不久将威胁重庆。一旦日军冲过怒江天险,中国军队将难以抵抗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犯,此时的惠通桥已成为中国抗日战场上的焦点。5月3日,日寇攻陷云南畹町;5月4日,侵入龙陵,同时派出飞机54架,对腾冲、保山一带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轰滥炸,致使1000多平民惨死;5月5日,日军前锋伪装成难民逼近战略要地惠通桥,被我守军有效阻击。在这危急时刻,我守桥部队工兵指挥马崇六断然下令将桥炸断,把敌人阻挡于怒江西岸。5月10日,日军侵入边城腾冲。
第二阶段:敌我相持阶段(1942年5月中旬至1944年5月上旬)。这期间,我国滇西守军为扼制日军进犯攻势,及时炸毁惠通桥后,中国政府派遣国民党七十一军依天险在北起栗柴坝、南至三江口的全长250多公里的怒江东岸设防据守,同时派出部队渡过怒江深入腾冲、龙陵等地,组织沦陷区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敌后游击战争,多次重创敌人,极大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挫败了日军东进企图,遂稳定了战局,与日寇隔江对峙了两年之久。在此,我必须介绍一下惠通桥及其以西的情况。惠通桥是当时滇缅公路跨过怒江的唯一桥梁,也是从滇西通往滇中的咽喉要道,被军事专家称为是东方的“直布罗陀”和“东方马基诺”防线。紧靠在怒江惠通桥的西岸是海拔2267米的松山,从山顶到桥的直线距离不到十公里,但区间有四十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在山间,完全处于山顶敌军的火炮射程之内。日军用两年多的时间,在松山大小十多个山头上,修筑了许多坚固的明碉暗堡,阵地配备了山炮、战车,设有医院、慰安所和供水、发电、通讯、照明等设施。日军三千多人守在山上,扬言中国军队不死十万,休想拿下松山。在日本侵略军占领怒江以西的两年中,滇西近六十万民众,处于日军肆意烧、杀、掠、抢的悲惨命运之中,滇西的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践踏于日军的铁蹄之下。1943年4月,中国政府重组中国远征军20万人,卫立煌任司令长官,同时得到美国盟军的支持,为加强空中力量,盟军决定把以陈纳德将军为首的美国志愿援华空军飞虎队改编为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纳入盟军战斗序列;盟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派来有经验的美军教官开展大规模的战前训练,配备大批美式装备,秣兵厉马,准备再战。当时,曾一度成为我国唯一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的滇缅公路被截断后,大量援华军用物资只能由美军航空队从印度通过“驼峰航线”输送,必须翻越喜玛拉雅山脉,困难重重,风险极大,难以保障。为重新控制并利用滇缅公路这条战争生命线,中国驻印远征军6个师和英、印军先于1943年10月下旬联合发起了对缅北日军的反攻,初获战
果。
第三阶段:中美盟军大反攻时期(1944年5月中旬至1945年1月下旬)。大反攻由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指挥,设司令部于保山马王屯,美国盟军参谋顾问团也随中国军队一起行动,美国空军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提供空中支援,与此同时,史迪威将军指挥的中美联军已在缅甸向日军开战。利用国际反法西战争发生转折的有利时机,在美国盟军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远征军从怒江东岸长达二百五十多公里的防线上强渡怒江,向盘据滇西的数万日寇发起了全面大反攻。
5月11日晚,在夜幕的掩护下,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开始强渡怒江,随即向松山日军发起强大的攻势。盘踞在惠通桥对面的松山上的日军56师团113连主力3000多人是反攻的最大障碍,拿下松山就等于是打开反功的大门。由于日军在松山主峰修筑的地堡又大又深又隐蔽,而且分布广,远征军用重炮轰击,美国盟军用飞机轰炸都未能奏效,日军仍旧顽固死守在松山顶上,近三个月都没攻下松山,伤亡惨重,所以说攻打松山是最惨烈的战斗。最后远征军采用了挖抗道埋炸药爆破的方法,150米长的坑道准确地挖到了敌人巨大的地堡下面,美国盟军提供的三吨TNT炸药运到了里边,8月20日上午9:15,随着两声巨响,两个炸药室同时引爆,敌堡瞬间化为随片。随后,远征军居高临下,一举打下了主峰后面的马鹿塘、黄土坡、黄家水井等多处日寇据点,于9月7日收复松山。松山战役是整个滇西抗战时间最长、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次战役,历经大战十次,小战上百次,历时三个月零三天,最终全歼日军守敌3000多人,中国远征军以伤亡7600多人的代价,铲除了日军设在滇缅公路上的最大障碍,打开了大反功的前进通道。
5月22 日,第十一集团军从保山惠仁桥至施甸打黑渡一带渡江,向龙陵方向反攻。龙陵县城位于松山和腾冲之间,滇缅公路穿城而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滇西最重要的军事枢纽,日军调集上万人在此固守。远征军攻城三次被日军夺回两次,三进两出,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异常激烈。龙陵县城争夺战,中国军队消灭日军10600多人,剩余的敌寇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向缅甸。之后又经历了红岩子、南天门、三台山、黑山门等数十次浴血恶战,把反攻继续向前推进。
6月27日,第二十集团军分四路围攻腾冲县城,首战攻克了城边的来凤山,至7月中旬把日寇逼退到不足三平方公里的腾冲城内,美国总统罗斯福为此还高兴地发来了贺电。腾冲城城墙十分坚固,由火山石砌成,炮弹难以摧毁,攻城之战异常艰难,美国盟军也有十四名军官在此牺牲,繁华的古城一夜之间变成一片废墟。直至8月中旬,通过飞机大炮轮方轰击和工兵掘壕爆破,才攻破日军号称“固若金汤”的城墙防线,于是远征军一拥而上与敌人展开巷战,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是美国盟军提供的最新式武器,在中国战场上首次使用就效果非凡,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9月14日,终于攻下最后一个暗堡,歼敌6000多人,收复了腾冲。八年抗战中,只有腾冲战役是一次最彻底的歼灭战,抗日军民一同围歼敌寇,连逃出城外的日军和慰安妇,最终也被一一抓获。但这也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收复后的腾冲,街市尽毁,一片废墟,无法从城里找出一片完整的瓦,所以人们把腾冲收复战称为“焦土抗战”.7月17日,惠通桥修复通车,保障了反攻战役的顺利进行。11月3日收复龙陵,继而围攻芒市、遮放、畹町。1945年1月20日,侵略者被彻底赶出国门。1月28日与远征部队驻印军在边境芒友胜利会师,打通了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至此,历时8个多月的滇西反攻之役以全胜告捷,并收复滇西全部失地。
滇西抗战是我国八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寇发起的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抗日战场从失败走向胜的转折性战役之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我国实施东西突击,最终称霸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梦想,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在这场事关中华民族存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败大局的战略决战中,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战,以伤亡20多万军民的代价,共歼灭日寇两万余名,书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唯一一次用武力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光辉典范,也是云南历史上不能忘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