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书店杂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书店杂忆
朱航满
去年国庆长假,我特意抽出一天的时间,去中国美术馆参觀,顺便到旁边的“三联书店”去看看,这也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但等走到“三联书店”,才发现铁将军把门,没法进去了。看告示才知道,书店装修已经快两年。最近报纸上登出消息,停业两年的三联书店重新开张,以全新面目迎接读者,这无疑是个很好消息。我是20xx年到北京来读研究生,三年后短暂离开。待我再次回到北京的时候,网络购物时代已经真正地到来了,很多有名的民营实体书店纷纷关门大吉。我读书那三年,去书店最为频繁,也是赶上了实体书店最为光彩和鼎盛的岁月,也给我的青春留下了最为特别和美好的记忆。
我到北京十多年来,走动的半径其实并不大。除去读书时的学校、后来工作的单位和居住的小区,去得最多的两个地方,一个是美术馆附近,一个便是北大附近。到美术馆附近,并不是因为自己是真正的美术爱好者,而是因为这一地方,可以说是文化人最理想的去处之一。曾经有一次,难得有一日空闲,我从单位出发,上午到美术馆看展览,下午去三联书店看书买书,顺便又到旁边的涵芬楼书店和灿然书屋去看书。一天下来,可以说筋疲力尽,但收获极丰。美术馆也有自己的书店,以出售画册为主,不远处还有王府井书店,则是满坑满谷的图书售卖场。集中在美
术馆附近,有人民艺术剧院,是戏剧爱好者的去处,常是一票难求。在舞台艺术没落的今天,这是一个特别的景致。美术馆这个地方,距离国家图书馆文津古籍馆、国家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也都不算太远,这些地方可以发历史之幽情之外,也常常可以看到很多非常难得的展览。
美术馆附近一带,可以看作京城文化内蕴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是一次陪艺术研究院的陈斐兄拜访杨天石先生。杨先生供职的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就在美术馆旁的东厂胡同内,颇有闹中取静之佳。那天杨先生在他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所谈大多已经不太记得了,但杨先生的办公室内几乎全是书架,密密麻麻的资料和层层叠叠的书籍,几乎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杨先生说社科院曾给他在京郊分了一处宽大的房子,但他后来还是选择了留下来,看重的便是这里的氛围。我们去的那天是周末,但先生说他基本上都在办公室,故而戏称办公室便是他的书房。与杨先生告别,先生兴致颇高,又带着我们在近代史所的小院子里转了一圈,原来这个小院子系湖广会馆的旧址,而鼎鼎大名的胡适之故居也在此处。胡适离开北京前,其书籍资料大多留在了此处,后成为近代史所的重要收藏。从杨先生处离开后,我在旁边的三联书店买了本杨先生的自选集,当时便想,这里该是他常来之地了。
其实,我在三联书店买书的次数并不算太多,朝圣的心态更多一些。每次去三联书店,多是浏览书店的新书。三联书店的独
特之处,还在于有很多人文期刊可供阅览,这是一般书店所没有的,我偶尔会在这里买一些刊物,诸如《书城》、《随笔》、《新文学史料》之类,一般在报摊上是很难见到的。但后来这些刊物又不见了,很希望书店重张,能够再见到它们的身影。到三联买书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香港的孙立川先生来京,临时约见。我匆匆赶往书店对面的华侨大厦,拜见孙先生后,得知要带我去拜见住在附近的周有光先生。机会太难得,我立即赶往旁边的三联书店,选购了周老的几本新书,其中有册周老的名作《拾贝集》精装本,后经周老签名,成为舍下的珍藏。还有一次,朋友段炼从加拿大回国讲学,我们相约到故宫去看画展,从故宫北门出来后,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去三联书店看书,那天恰逢书店在搞王世襄先生的著作和书法展览。王先生是三联的老作者,我们有幸赶上这个小展览。
北大附近的书店,可能是北京人文书店最为集中的地方。我因读书的学校距离北大最近,故而曾经去的次数最多,留下的记忆也最为深。有段时间,几乎每周都要去北大中文系旁听课程,前后持续将近两年的时间。有次听陈平原先生讲中国现代学术史专题,陈先生忽然兴起,谈起查建英女士刚刚出版的一册《八十年代访谈录》,其中有对他的一篇访谈。陈先生感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既有一些文化弄潮儿,但也不能忽视一些受过“五四”思潮熏陶的学人前辈,他们在浩劫之后对于年轻一代的启蒙。我从北大中文系的教室出来后,去了北大西门地下超市的几个书
店,在其中的野草书店就看到刚刚新上市的《八十年代访谈录》,立即购得一册。读后写了一篇长文,很快就在北京的报纸上刊发了,文中的许多思考恰恰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氛围中催生的。后来,每次到北大,都要去野草书店,和店老板都成为熟悉的朋友。有次与书店的一名店员聊天,他说书店是北大的一位教师操办的,也才知道其中的奥秘。
可惜,那时候我真是一个穷学生,很多书想读而买不起。有次在野草书店看到不少好书,心中痒痒,但囊中何止是羞涩,只能无奈而去。不料在北大校园闲走时,恰好碰见女友,那时她工作的单位就在北大附近,我立即从她那里借了买书的钱。女友本打算陪我一起去逛书店,但我拿钱便走,直奔书店,这成为女友后来每每诟病我的一件书呆子趣事。还有一件趣事,乃是我有次去看女友,她尚未下班,我便去附近的风入松书店看书,从下午一直看到晚上书店快关门,才想起此回是来陪女友的。风入松书店在北大南门的地下室,看不到外面光阴的变化,手机也没有信号,我从书店出来,天已黑沉许久。待我去女友单位,少不了她的一顿数落,但还是欣慰她从心里其实并未怪罪我。风入松书店也是北大教师开的一家很有名的民营书店,可惜后来也关张了。
与北大南门一街之隔的,也是书店林立之处。昊海楼里有很多小书店,旁边的中国书店和中关村图书大厦,也是各有特色。印象中中关村的这家中国书店会不定期地组织一些学人签名本的展览和售卖,我也从中买过一些留念。它以文史类书籍最为出
色,也有旧书售卖,但我似乎没有在中国书店淘到自己很满意的著作,后来在中国书店的其他分店也没有此类的幸运,也有些旧书不错,但售价之贵,是望而却步的。北大附近的书店最为兴盛期的代表,应该算是第三极书店的开张,在最繁华商业科技区按照商场来设计打造书店,在国内都是少见的。而后来第三极书店的悄然落幕,也似乎成为实体书店衰落的象征。我在这家书店购书的经历,值得一记的是有天晚上看书,见到有位晚我一级的学弟S君也在。后来与这位学弟熟悉了,原来他也很爱逛书店,由此,我们成为了结伴买书的侣伴。学弟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来京之前在福州工作,他常提起到福州的晓风书屋购书的往事。研究生毕业后,他回到了福州,所幸福州还有这家书店。
北大东门是成府路。成府路上最有名的三家书店,一为万圣书园,一为豆瓣书店,一为光合作用书房。万圣书园是刘苏里先生创办,我在来京之前就已经熟知,来京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万圣”,与去“三联”的心情一样,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三联书店背后是出版社的文化积淀,而“万圣”的背后可能就是北大的精神气质。万圣书店值得关注的,一是书店推荐榜,代表着书店的态度,另一个是销售排行榜,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北大、清华师生的阅读趣味。那时我去“万圣”,几乎有一个可笑的举动,见到好书,唯恐被别人抢先,会都先选上一本,这样很快就是一大摞,然后再找一个安静角落,慢慢挑选。“万圣”对面的豆瓣书店,以出售滞销的人文书籍为主,多以半价销售,书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