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黄石市城市建设研究会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在城市管理上加大力度,逐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要认真考虑、认真对待、认真解决。
今年初,为了顺应我市“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城市、大园区、大产业”的三大战略构思。
为了把我市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宜居城市,早日实现“三大战略”目标,必须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一、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客观需要。
黄石的历史是辉煌的,建国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矿冶城市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曾为国家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
然而黄石的现实是严峻的。
作为工矿城市,城市环境为其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城市环境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长期以来的矿山采掘和开山取石,城市环境和景观已受到了严重破坏。
二是先有工矿后有城市,工业区和生活区犬牙交错,布局先天不合理。
三是原材料工业高能耗、重污染、强运输,如今环境治理难。
四是以工矿企业为主体的城市结构,使得城市建设重生产、轻生活,导致基础设施欠帐多,市区人口密度大,造成城市管理难。
黄石作为“1+8”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和鄂东南的区域中心大城市,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是承东启西的区域中转站,在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是举足轻重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如何依托优势创业,超越资源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实现黄石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式发展,如何不负使命,充分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只有凭靠黄石的自然山水优势,通过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熏打造秀美和谐宜居的新黄石?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环境。
只有抓机遇,着力推进黄石由传统的工矿型城市向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形态的战略性转变,以避免资源城市“矿竭城衰”现象的产生,努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只有从建设上不断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全新的良好载体。
(二)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是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大城市、大园区、大产业”三大战略是结合黄石的特点和市情,站在高瞻远瞩的高度为促进黄石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
实现“三大战略”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有充分良好的发展空间,没有充分良好的空间环境,实施“三大
战略”只是一句空话。
因此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不仅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督促作用。
其次,要有良好的城市设施作支持。
如果路网不健全,人流物流进不来、出不去;水电不畅通,人不能生活,机器不能运转;通讯不发达,信息闭塞,效率低下等。
必然直接影响着“三大战略”的实施质量。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正是从强城市功能之本、壮城市功能之源出发,通过实施综合系统性的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从而为实施“三大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其三是能较好的处理实施“三大战略”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内涵。
(三)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是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客观要求。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首先是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
黄石因矿建市,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多年来沉积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如:污染源多、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等,城市功能不强,城市形象不好,投资环境不优。
虽然近几年城市建设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武汉、宜昌等兄弟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各地都把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如果我们不抓建设和管理,就会在竞争当中处于劣势,就难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其次是解决老百姓最直
接、最关心、最现实问题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较好,但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老百姓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年“两会”期间,提得最多的就是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而城市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包含广泛内容的综合工程,其中主要项目指标都是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息息相关。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能够系统解决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使城市环境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关于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
规划是建设和管理的根本依据,是保障城市功能格局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市的规划要充分考虑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适度超前的前提下,坚持规划时序性、可操作性原则,对我市今后的发展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对城区的分区功能予以了合理的界定和设计,要更好地体现我市总体规划对我市功能定位要求和我市发展转型特点。
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一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保证建设服从规划、建设按规划进行。
二是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实行“规划一张图、管理一本法、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实施一道令”,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
三是要加强规划体系建设,当前在认真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把规划工作的重点放在各类专项规划、控
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上,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供配套。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打造城市建设的精品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按照我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双百”目标,为打造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宜居城市,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开发。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加快道路路网、道路刷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住房保障、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工程的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二是掀起新一轮绿化建设新高潮。
加强城市道路绿化扩绿、增绿和提档升级;抓好城市小森林、小游园、小广场“三小”工程的绿化建设;大力开展园林式小区、园林式庭院绿化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义务植树等社会化绿化活动。
三是实施一批城市美化工程。
完成好城区主要道路的亮化工程,建设好“环湖、沿江”的亮化景观带,加强道路桥梁、绿化广场的亮化建设,提升户外广告亮化档次;对城区主次干道临街立面景观实施综合整治和包装;打造好磁湖和青山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
四是加快“三馆一中心”(新体育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设施。
五是要积极推进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的创新。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城市的品味。
六是要把房地产开发同旧城改造结合起来。
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提升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形象。
(三)全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管理筹资的有效途径
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多元化融资的方向,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城建投融资体制。
一是要加强融资平台和诚信体系建设,更大程度地吸引开发性金融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与各金融机构有力合作,积极争取其他非金融机构的支持,主要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
要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市场化经营。
借鉴外地城市的经验,通过采取BOT等方式,吸引有实力、会经营的企业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发挥城投公司在政府融资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投资经营、借款、担保等方式,建立新型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及贷款运作机制,提高政府的融资能力。
二是要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管理,坚持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标出让,努力形成土地开发利用保障城市建设的良好格局。
三是在财政方面优先考虑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专项资金。
每年财政做预算的时候,要把城市建设和管理纳入重中之重,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列出专项资金作保障。
四是动员社会企业广泛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
各级政府要积极动员辖区内有实力的企业出资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政府要在政策范围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
(四)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着力构建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必须要建立起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城市发展“三分建、七分管”。
城市越发展,越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工作。
当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一是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由多口管理向归口管理转变。
二是要尽快研究制订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的办法,为构建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三是要深入推进数字化城管和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不断探索高效管理的新途径。
四是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四城同创”为契机,深入开展违章建筑、餐饮娱乐、特殊市场、“五业”、“五小”、户外广告、环卫设施、施工工地、环湖、“八乱”、景区游园、城乡结合部、“127社区”等整治活动,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发展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五是要建立全民参与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实行市民监督制度,是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提高城市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
要广泛调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市民对综合整治行动进行监督。
畅通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渠道,发挥市长公开电话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多倾听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在全市形成一种全民参与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