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成因及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成因及防范
摘要:住房作为人的基本生活条件之一,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而与之密切相关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却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本文就如何规避及防范其风险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成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1)02-0189-01
住房作为人的基本生活条件之一,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房价水平的攀升,住房问题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
作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和解决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政策性金融制度,住房公积金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成因
(一)制度和管理模式导致的风险
由于委托方和受托方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商业银行不承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只赚取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手续费,这势必影响商业银行办理公积金业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可能造成贷前审查不严、贷后催收不力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积金贷款的风险。
另外,住房公积金实行属地化管理,各地的公积金政策大多不同、信息也不共享,这种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因地制宜地实现管理目标,缺点一是公积金贷款政策的制定容易受到地方干预;二是不利于公积金管理部门掌握职工异地工作及缴存情况,进行全面
风险评价。
(二)违约行为导致的风险
造成借款人违约的原因大体可分为缺乏还款意愿和丧失或降低
还款能力两方面,区分借款人的违约情况是有效回收贷款的前提和保障。
造成借款人缺乏还款意愿的原因有很多,除恶意欠款外,开发商原因是其中较为常见的,资金运作失误导致楼盘烂尾、配套费用不到位、对业主的承诺不兑现等等,均会直接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积极性。
借款人丧失或降低还款能力的原因主要有失业、伤残、离异等,当借款人家庭或个人发生重大变故时,往往影响其还款的能力。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借款人的信用、收入、财产以及家庭情况对于贷款审查意义重大。
但是在现行条件下,征信系统、公安户籍以及民政、房管部门的系统在贷款审查阶段,还无法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所以贷款审查部门对于有些情况仍不得不依赖借款人提供的信息,难免造成信息不对称,形成道德风险。
二、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几点防范措施
(一)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加大贷前审查力度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借款对象是广大缴存职工,个人信贷由于其借款人的广泛不确定性,贷前审查的信息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与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或赋予公积金管理部门必要的检查权,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公积金贷款的风险。
倘若能够实现征信、公安户
籍、民政及房管部门的系统与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全面联网查询,对于借款人恶意骗贷或钻政策空子的行为就能够起到很好的震慑和防范作用。
(二)还款期间严格监控、加强贷中风险预警
由于住房贷款的期限大多较长,贷款期间借款人情况随时发生着变化,公积金贷款风险控制的注意力不应该过分集中在贷款分类和催收上,应当更加注重未雨绸缪、在贷款发生逾期前拟定预案,在借款人尚能还款时尽可能提前收回贷款或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时时监控、定期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对于风险防范和减少损失十分重要。
违约原因及解决方案大体分类如下表:
(三)加快公积金立法进程、探索新的信贷管理模式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以《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为依据建立的,在贷款发放及回收方面,《条例》在执行过程中效力就大打折扣。
要使住房公积金贷款真正成为解决职工住房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当尽快立法,以法律形式将公积金政策固定下来,提高公积金政策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为依法回收住房公积金贷款创造更为规范的环境。
在管理模式上,由于商业银行不承担资金风险,公积金管理部门应当改进过分依赖承办银行的信贷模式,逐步将商业银行的职责控制在款项划拨与存储等会计核算和金融业务范围,对于贷款办理及审批的关键环节一定要严格监督,甚至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由公
积金管理部门亲力亲为,一来可以在社会上树立更加清晰良好的公积金形象,二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东,住房金融:理论新探与实证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李勇辉,城镇居民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朱国龙,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低效率问题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08(5)
[4]陈瑾,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j]建筑经济,2008(1)
[5]张宏均,如何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j]时代经
贸,2008(6),
[6]黄庭均,公积金制度再创新制度升温[j]瞭望新闻周
刊,2005(12),
[7]王爱民,马国丰,住房公积金供求机制的一般研究[j],金融实务,2003(10),
[8]汪利娜,住房公积金信贷政策与收入分配[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3(3),
[9]张东,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撑理论:梳理与启示[j]财贸经济,2002(7)
[10]陈春,住房公积金运作模式分析[j]城市开发,2004(7)
[11]梁硕,创新运作使用机制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j]中国房地
产金融,2004(8)
[12]胡星,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探讨[j]决策探索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