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青岛的自然环境
1.1基本情况
青岛建置于1891年,昔称胶澳。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唠山、城阳、黄岛等七区)面积1159平方公里,所辖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等五市为9495平方公里。200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为838.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35.9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9%;乡村人口为302.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6. 1%。
青岛作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是山东半岛发展的经济龙头。2008年,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生产总值4436.18亿元,增长率为13.2%,占全省总量的14.3%。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快,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62亿元,增长12.1%,家电电子、汽车机车、造修船、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制造业集群初具规模。
在区域发展方面,青岛市提出“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线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思路和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现代化城市框架构想。根据规划,青岛市区不再布局工业项目,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城阳、黄岛两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融合;即墨、胶州、胶南、平度和莱西五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构建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度高的县域服务业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奥运城市的特色,经济总量进入国内大中城市前10位。
1.2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119°30′—120°00′E、35°35′—37°09′N之间,市区将胶州湾环抱其中且依水而长,即墨、胶州和胶南三市濒临海岸,平度和莱西两市处于内地。海岸带大陆陆域总面积5965.46k㎡,其中,市区面积为 110k㎡,,所辖胶州、即墨、胶南三市面积为4863.4k㎡。大陆岸线长730.64km,占山东省岸线的1/4强,岸线资源非常丰富。
青岛港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几十条,并有国际游轮不定期来港。水路距上海港404海里,天津港460海里,广州港1169海里、香港1160海里、釜山495海里、新加坡2413海里;距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港口超过5000海里。公路有济青高速、青银高速、
同三高速、204国道、308国道和309国道,以及多条省级干线公路。陆路距烟台市107.9公里、威海市189公里、潍坊市161. 1公里、淄博市268.4公里、济南市318公里、日照市178.9公里。铁路通过胶济线与全国铁路网衔接。青岛航空交通便利,流亭国际机场达到4E标准,开通国际、国内航线94条,其中,国际航线9条,通航城市55个,航空旅客吞吐量约790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10万吨。
1.3气候自然条件
青岛市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内,属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滨海地带不同于一般的大陆性气候,4-9月盛行东南风,湿热多雨,日差较小,呈现海洋性气候特点;10-3月在西北季风的控制下气候干冷,少雨雪,海洋对本区的影响减弱。
根据青岛市团岛气象站的实测资料统计
1、气温:年平均气温12. 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 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6.0℃;最热月为8月,月平均气温25. 2℃,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0.1℃
2、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735.1mm,年最多降水量1325.4mm (1964年),最少降水量为401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约占年降水总量46%。日降水量25mm的年平均天为5.5天。
3、风况:本地区常风向为SSE出现频率为14.38,次常风向NW,出现频率为13.41。强风向为ENE,最大风速为38m/s。年平均风速为5.5m/s;偏北向平均风速较大,为6.5m/s;偏南向平均风速仅为4.2m/s。全年7级风日数多年平均为7.5天。风玫瑰图见图1-1
图1-1 团岛气象站风玫瑰图
对青岛地区有影响的台风主要出现7-9月,每年约发生1-2次,最多4次(1962年)。影响时的最大风速超过12级,风向多为NNE和NNW向,其次为SE-S向。历史上造成巨大灾害的台风主要有1939年8月台风、8509号台风和9216号台风。
4、雾:海雾频繁是青岛气候特点之一,年平均雾日数48.6天,轻雾52.9天,年最多雾日数64天(1976年)。多集中于4-7月,秋、冬季较少,常出现于后半夜至上午,最长连续雾日达33天。
1.4海洋水文
潮汐:
青岛属正规半日潮港,每个太阴日(24时48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潮差为1.9-3.5米,大潮差发生于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后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的平均潮位被命名为“黄海平均海水面”,其高度在青岛观象山国家水准原点下72.289米。中国自1957年起,大陆国土的地物高程即以此为零点起算。外海潮波由东向西传播,高潮时间东部早于西部,潮差西部略大于东部。青岛港(大港验潮站)潮汐特征值如下(以理论最低潮面起算):
历史最高潮位:5.36 m (1956年3月6日)
历史最低潮位:-0.70m (1980年10月16日)
平均高潮位:3.80m
平均低潮位:1.02m
平均潮差:2.78m
平均海平面:2.42m
青岛大港的工程水位为:设计高水位4.34m,设计低水位0.37m,极端高水位
5.43m,极端低水位-0.85m.
潮流:
青岛近海的潮流属于正规半日潮,潮流运动形式除少数区域外,基本为往复流,薛家岛东南海域具有旋转流形式,旋转方向多为左旋。近岸潮流流速方向基本与海岸平行。最大流速出现在胶州湾口和黄岛东北水域,最大实测涨潮流速达2. 76m/s和3. Om/s;湾内的前湾湾口和大港附近海域流速较小,最大涨潮流速0. 55m/s,最大落潮流速0. 53m/s。胶州湾外海域的涨潮流向偏东,落潮流向偏西,最大涨落潮流速发生在高低潮前1h;一般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最大流速均小于湾内;鳌山港附近的实测的最大涨落潮流速分别为0.39m/s和0. 33m/s.青岛近海的余流流速一般小于0.2m/s,近岸水域潮致余流的比重相对较大,且比较稳定。沿海海域存在多个余环流系统,团岛与黄岛之间有顺时针余环流、黄岛以北有反时针余环流、团岛与薛家岛之间的湾口部有一个流势较弱但范围较大的顺时针余环流。
波浪:
青岛沿海濒临黄海,受外海波浪影响较大,沿岸以风浪为主,风浪出现频率为97%,涌浪出现频率为67%,夏季可达88%。全年波向以偏南向为主,出现频率30%;偏北向次之,为27%;夏季多偏南向浪,冬季多偏北向浪。年平均波高以东北部海域的千里岩最大,平均波高0. 9m,向西南逐步减小,小麦岛为0. 6m,董家口约为0. 5m。海域实测的最大波高为9m(小麦岛,1985年),胶州湾内的黄岛最大波高仅为2. 8m。海域受外海涌浪的影响,年平均周期较大,为3.4-4.6s,最大周期14.7s(小麦岛)。
胶州湾内,由显浪咀测波资料分析:常浪向为NW向,频率10.43%,次常浪
= 1.5m;次强浪向为NE向,频率7.52;强浪向为NNE, NE向,实测最大波高H
4%
向为ENE向,实测最大波高H
,=1. 3m。波浪主要为胶州湾内生成的小风区波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