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
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美育的功能,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首先必须接触教材,发现课文中美的因素。
这种对课文中美的因素的直观把握能力,就是审美感受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
审美注意的任务在于发现课文中的“审美点”。
比如: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具体细致的刻画,把浓浓的亲子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淡淡的哀愁,真挚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设置悬念、摆出疑点、语言点拨、启发思索等,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这一课时,如果先让学生背诵杜甫
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然后再启发谈话:“古人的这些事都是写春的,但他们只写了几种春景,我们今天学习的《春》写的景物可丰富啦,里面的春景值得我们细细欣赏。
”这样引入新课,虽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再次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
对艺术的敏感是审美的关键。
锻炼语言的审美敏感性,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把握形象,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去感受美。
二、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的欣赏和美德创造都离不开思维。
思维越活跃,思路越开阔,美的欣赏力就越高,美德创造力就越强。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多种思维训练以开拓思路,也是美的欣赏和创造的必要准备。
思维能力分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的认识过程主要是形象思维的过程。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分三步。
第一步: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揭示语言文字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的形象,直觉把握形象思维。
如《春》中的春花图形象地勾画出春天桃、李、杏争芳吐艳、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美丽图景,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
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抓住“赶趟”“红”“霞”“白”“闹”“眼睛”“星星”“眨呀眨”等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段优美的文字就会变换成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必然就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并滋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第二步:在教学中注意采用譬喻、类比、形象描述等方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授知识,把抽象化的道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尤其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插图及有关的教学图片。
如《沁园春•雪》的彩图“江山如此多娇”就是本课教学的重要教具。
第三步:在读写活动中,启发学生充分调动感觉器官,发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作用,有意培养他们形象思维的习惯。
2.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发展进步,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将是永恒的主题。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永于质疑,在质疑中创新。
因此在教学里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有独到见解的老师给以肯定,并因势利导,开展讨论,老师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又允许学生自己保留看法,不强求一致,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三、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审美鉴赏能力包括审美鉴别能力和审美欣赏能力。
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会分析比较和注重情感体验。
1.分析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不是一看便懂的,需要前后分析才能看出来。
初中语文教材多数是短篇的记叙文、散文、小说,也有从长篇名著中节选出来的,结构形式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既要指导学生“咬文嚼字”,领略文章的表达之妙,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求异思维。
比如:都德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通过“再也不能”“多么懊悔”“那么讨厌”等词语形象生动、笔触细腻地揭示了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急剧的变化: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对不能再学习法语的痛苦,对过去逃学的懊悔,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
2.比较
法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教学中适当的比较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避免刻板的学习,使学生的头脑真正的活跃起来,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情感体验
审美欣赏是从审美直观开始,要真正领会美的实质所在,必须调动审美心理的多种功能,对美做综合体验,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美。
学生年龄虽小,在审美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各种情境和感情。
综上所述,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头脑中有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意识,就能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出美的因素,充分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