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河涌的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主要濠涌变迁
广州市地处河网地带,濠涌众多。

历史上,流经市中心的濠涌具有排洪泄污及交通运输双重功能。

民国后,这些濠涌淤塞日益加重,航运功能逐渐消失,仅保留排水功能。

西关涌西关涌位于广州城西部,全长约5 公里,主干分上、下西关涌。

建国后,对西关涌进行改造,至1954 年,西关涌上、下支约有4.6 公里改建成暗渠。

至今仅保留上西关涌逢源桥处至下西关涌(市二医院后)渠口一段为明涌,长约670 米。

上西关涌北源出自陈家祠附近,向西南流经龙津桥(今龙津中路),与源出长寿路的南源相会后,经泮塘、荔枝湾(今荔湾湖)入珠江。

上西关涌为清代永安围、西乐围、带河基、高基一带围田梪涌(即围内排水河)。

堤围沿纸萤冈、猪婆冈、龟峰、浮丘兴建。

下西关涌的北源出于下九路华林寺附近,与流经十八甫的大观河相会合后,西北流至多宝路,与上西关涌合流,由荔湾涌出珠江;另一支由柳波涌南入白鹅潭。

大观河于明代成化八年(1472)始凿建,从十四甫之东太平桥起接下西关涌,到昌华街,达柳波涌而出珠江。

大观河自东向西流,基本与珠江平行。

清代大观河逐渐淤涸。

西关涌在明代万历年间仍可行船至青云桥(清代称旱桥),即今青云里、淘沙凼、万钟里。

进入清代后,大观河已淤至桂兰里(即今瑞兴里)。

清嘉庆十五年(1810),青云桥、淘沙凼、万钟里三条街淤成陆地。

大观河尽头在十四铺码头,即今瑞兴里土地庙处。

据同治壬申年《南海县志》图显示,瑞兴里淤出,大观河只到光雅里。

至1954 年只留牛乳桥西河道。

南濠古称西澳,指在城西西濠街和南濠街之间的古渠前身,即位于今海珠北路、中路地段。

南濠开凿于宋代景德年间,濠在城楼下,可通航。

《羊城古钞》卷一引《广东通志》云:“宋景德年间经略使高绅所辟,纳城中诸渠水以达于海。

”明初三城合一,南濠逐渐淤浅,已不能通航,仅起排水作用。

清初,曾加疏浚,复通舟楫。

1796 年,南濠成为六脉渠之右二脉。

清末南濠淤塞,但仍维持街渠作用。

民国时期修筑海珠路时,改为暗渠。

西濠位于城西北,自北向南由流花湖、朱紫街青石桥经盘福路、长庚路、人民路流入珠江,全长约2.6 公里。

西濠原是北宋时开凿的一条小运河,从宋代至清代一直是贯通广州市中心南北的水上通道。

明初,西濠变成西城的护城壕,曾分两支入海,一支沿太平南路(今人民路)入珠江,另一支向西经大观河入柳波涌,后因大观河淤塞,才固定由太平南入珠江。

明嘉庆年间成书的《羊城古钞》记载:“今侵于濠畔之民,始为木栏,继甃以石,日积月累,濠愈狭矣。

比之初额,不及其半。

”当时西濠尚有5 丈宽,可见古代时,西濠濠身相当宽阔,沿濠还设有多个码头。

民国时期,和平东路至西濠口段建为石拱式暗渠,小舟可从珠江经暗渠上溯至普济桥,然后再露天北驶。

建国后,几经疏浚,1965 年底,西濠全程都改建成暗渠。

玉带濠原为广州市城南面的护城濠,东连东濠,从越秀路,经文明路、大南路、大德路,折向人民南路,汇合西濠流入珠江,全长2.78 公里,呈东西走向。

玉带濠开凿于宋代景德年间,有宽阔的河面,《羊城古钞》引《广东通志》记载:“开庆元年(1259)经略使谢子强复拓之,广二十丈,深三丈,东、西坝头甃以石。

”玉带濠两岸为商业旺区。

明初三城合一后,玉带濠纳入新城之内,豪绅争地,使濠身日益狭窄。

清初只能随潮入舟。

民国时期已成为一条臭水涌。

建国后,对玉带濠进行全面治理,于1952 年将玉带濠全部改建成暗渠。

东濠东濠源于白云山南麓麓湖,自小北花圈始,接横坑(旧文溪,在今北园酒家附近),沿越秀北路东侧南流,到大沙头客运站附近注入珠江。

明洪武三年疏通为濠,濠长“二百六十五丈,深一丈六尺”。

水源浩大,加之域内山陵起伏,雨季山洪咆哮,如万马奔腾,挟带大量泥沙冲出濠口。

因濠位于城东,故名东濠。

东濠弯曲狭窄,干时为一污水沟,水质污染严重。

潮涨时,水位抬高,小型木船在下游可乘潮出入,运载砖、瓦、木、石及各种农副产品。

历史上的东濠涌是珠江的一条天然支流,它发源自白云山的甘溪、文溪,止于今天的法政路附近。

涌宽水深,可以通舟船,明朝时仍然是广州城东的交通要道;其水质良好,是当时广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

近代,由于白云山森林破
坏,致使甘溪、文溪水源逐渐干枯。

如今已风光不再,污水横流。

随时看到,两边水泥护栏每隔一段就有空缺,特别是近年东濠涌流域的城市化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流入,使其水质污染。

步入东濠涌沿线的越秀下街,还看到,两边水泥护栏每隔一段就有空缺,高架路两侧破旧的房屋严重影响了广州市整体城市形象。

洗马涌又名驷马涌。

发源于白云山景泰坑,经越秀山麓、流花古桥、彩虹桥曲折向西南流,至澳口入珠江,全长约5 公里。

洗马涌是古代进入广州的一条重要水道,河道港深水宽,宋代在河面上修建的彩虹桥有“长桥”之称。

如《广东通志· 古迹》称:“越华馆在府治西七里戙船澳。

”戙船澳即在今彩虹桥附近,是出入广州的主要码头,到明代还是迎送官员的地点。

洗马涌河道弯曲,将清同治时期的地图与现在的地图相比,其河道已由弯道变为蛇曲,并有曲流颈形成。

司马桥以东的河涌中段,地势低洼,为古代兰湖所在地(今为流花湖)。

建国后,多次治理洗马涌,其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现在自兰圃北侧起至东风路止,长2500 米的明涌除兰圃公园内保留一小段外,其余都改为暗渠。

至1990 年底,洗马涌已改建为箱式渠3047.3 米,保留明涌1950 米。

漱珠涌北接珠江,横穿同福里、南华西路,曾是河南(广州海珠区)的主要排水明涌。

昔日漱珠涌沿岸酒肆鳞次栉比,画艇有如过江之鲫,是清代显贵富商寻欢作乐之所,也是骚人墨客吟咏消闲之地,曾留下不少风情画般的诗篇。

何仁镜的《城西泛春词》描写道:“家家亲教小红箫,争荡烟波放画桡。

佳绝名虾鲜绝蟹,夕阳齐泊漱珠桥。


建国前,由于涌边居民日增,加上缺乏清疏维护,涌道淤塞,漱珠涌成了远近驰名的一条臭水沟。

上世纪60年代改建为暗渠,涌面变为道路。

沙基涌沙基涌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全涌环绕沙面岛,东西两侧分别与珠江连通。

1859年7月,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哈里提出辟沙面之地为租界,并要挖
一条小涌将租界与广州市民的民居分开。

于是工程从1859年下半年开始,用人工挖了一条宽约40米,长1300多米的小涌,就是现在的沙基涌。

尽管历史变迁,沙基涌依然是一个历史蕴涵丰富、积淀深厚的地方。

在2004年底全面完成截污工程后,由于涌东西两侧均与珠江相连,河涌水位受珠江潮汐影响较大,同时河涌底泥淤积较为严重,现状河涌水位较堤岸高度而言相对较低,特别是沙基涌在珠江退潮时,涌内水位很低,多处见底,严重影响沙面的景观。

为此,2005年初相关部门对沙基涌完成了清淤、绿化综合整治。

他们关闭与珠江相连的两个闸门,将水抽干,彻底清淤,再把珠江水放入涌中,水质马上彻底改观,不但不再发黑发臭,还从珠江游进了不少的鱼,为进一步营造“欧陆风情”的优美水环境提供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