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做一名合格的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
漫谈如何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前苏联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老师特定的称谓,这也是社会给予我们教师的崇高赞誉。踏上工作岗位两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学生时代,我是一个勤奋而努力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我依然是雄心壮志,想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可是由于缺少丰富的工作管理经验,常常会有棘手的突发事件让我束手无策。怎样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我一直在寻觅答案。通过认真学习、体会,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只有那些“不可爱的德孩子”、“后进生”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二、富有童心,以心换心。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好模仿好动,自制能力很不成熟,偶然犯犯错误在所难免。这很正常,就如人生病一般,具有反复性。所以有时候作为教育者就应当注意区分情况,根据学生“生病”的程度“对症下药”。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带着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学生的心灵深处的途径,怀着儿童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那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从而让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这样就善于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那时我们眼中的学生,都将是带着“可爱缺点”的可爱孩子。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点我深有体会。工作以来我都是担任低年级的数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路队不好……常常会责怪他们,这样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学生在初犯错误时,对他们来说既是“危机”,也是“转机”。因为他们刚犯错时,心里必定感到害怕,继而产生心虚。此时,只要教师适当把握时机单刀直入就可以让学生“就范”,老实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并承认错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有时对于一些屡犯错误的学生来说,其已清楚认识到犯错误必将遭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此时学生往往形成一种防御的心理,有的甚至来个“沉默是金”,任老师怎样开导都无动于衷。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开动脑筋,思考一下运用那种最佳的教育方法、手段来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感化教育学生,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特别是对于一些在心理上受到某些压抑而有所顾忌的学生,就更应该杜绝“一针见血”或“开门见山”地以批
评开道。反而应当用“推心置腹”的谈话教育,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善意和真诚,让学生主动冲破自身心理防线,向老师敞开心扉,承认错误。
三、心平气和,给学生争辩的权利。
遇到气愤的事,能自我制怒,做的心平气和。这是一个人身心修养达到不凡程度的外在表现,更是作为学生典范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心平气和的教师,才能做到冷静聆听学生的辩解,才能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教育学生。有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碰到学生的反驳、顶撞等方式争辩时,怒不可遏劈头就吼:“老师在教育你,你敢顶撞“或”还在狡辩,还不知悔改”等一些不让学生争辩的话。这时一般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低头不语,任老师怎样教育开导,他都“痛”在心里口难开,默不作声了。大都的教师都会认为,只要学生不争辩,一定是知错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承认错误的学生往往是被我们“压服”,而不是被说服,所以易造成口服心不服。且这样情况往往不会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更源,学生以后容易再犯。因此可以说这种方式的教育是毫无效果的。笔者认为碰到这种情况,明智的做法是心平气和地倾听学生的辩解与反驳,给学生以争辩的权利。从学生的争辩中了解其发生错误行为的背景、条件及心理动机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教育。如:针对他(她)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什么才是正确的等来开导他(她)。另外在学生争辩的同时,也为教师树立了一面镜子。教师通过听取学生的争辩,检验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道理说得是否在理,以便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避免一时的主观武断或粗暴训斥造成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受挫。
总之,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受外界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波动具有很大反复性,还非常不稳定。直接体现为行为不愿受约束,易犯错误等现象。
这就需要我们时时观察,常常提醒,多多鼓励,有一点点反常违规的现象,就及时引导教育,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反复抓,抓反复”。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在错误——教育——改正——再犯错误——再教育——再改正中走向规范,走向成熟。不断在行为上、思想上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