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方对外贸易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官方对外贸易浅析

[摘要]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记录自古就有,海上贸易更是从未间断,《尚书》中就有记载,唐朝政府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航运,元代蒙古皇帝出于对欧洲和中亚各蒙古汗国的控制考虑把出海航线纳入政府的官方航道。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明代海外贸易管理制度与时俱进,日趋完善,规模不断扩大,明初元史就载有“宁波东往扶桑,泉州达琉球,广州通占城、暹罗、西洋诸国”。

[关键词]明朝对外贸易海禁隆庆开放

明朝实行海外贸易的双轨制,限制官方贸易打压民间贸易“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明朝洪武皇帝下诏“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内阁政府出令“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以重法”。尽管如此官方的“朝贡贸易”却从未停止过,而且在明初规模还很大,每年进口的胡椒量就高达10000斤,礼部有记载“爪哇之贡,胡椒者数百十石,计8000余斤”;进口香料甚至达到十万斤计,如“真腊之酋献贡品香料60000斤”。明朝官员在上奏皇帝的奏折中就曾记录:“熙熙水国,刳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对于“朝贡贸易”官方出台的很多条例措施予以规范。为防止藩属国民冒充贸易使臣,明政府建立了“勘合”制度。由明朝政府颁发证明文件给各国,各国到明朝朝贡时就可以用文件证明自己的身份。明朝海禁后只在广州进行贸易,“牙行”成为贸易的主要政府机关,至明朝末年“牙行”发展成为了独立的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但因为生产力水平普遍偏低,各国带来的货物质量都不怎么好,当时理藩院就有记录“进贡之物......大都草率不堪,甚者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

正德六年(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此后荷兰又占领了爪哇,西班牙占领了吕宋。许多传统的朝贡国都被西方殖民者控制或兼并,“称番纳贡”者大大减少。“四夷来王,万国朝宗”的盛况一去不返。明朝禁海最直接的原因是当时海患不断,“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使劫夺财物。”后来倭患虽除,但明朝内部财政危机无力再与藩属国进行“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海禁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自古以来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思想,以及沿海居民胡作非为,与海盗和倭寇勾结(“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者居十七”)扰乱社会治安。

明朝的陆路贸易中,南方贸易占了很大部分,南方与缅甸进行的翡翠贸易,每年从缅甸进口的翡翠达数百担,据冲腾县志《腾越志》载:“今客商之贾于腾越者,上则珠宝......宝以璞来,骡驮马运,充路塞道”,说明当时的翡翠贸易十分兴盛。自古以来就有的南方丝绸之路到明代尤为兴盛,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印度和西方的又一陆路商道。最初丝绸是主要的外输货物,唐以后茶叶成为主要的交易物,是政府的一大税收出处。明代政府专门出台政令保证南方丝绸之路上茶叶的主要来源地的茶叶生产,规范茶叶的价格稳定税收。明太祖曾下诏“四川产茶地方,照例每

十株官取一分,征茶二两......碉门、永宁、筠连诸处所产剪刀粗叶茶,立局征税”。内阁税务机构曾专门出令“四川茶课初一百万斤,后减为八十四万三千六十斤”,“筠连、高珙、宜宾等县茶课,每斤折钞一贯,各于该县征收之用”,稳定茶叶产量。弘治时期政府也曾下令四川地方“每芽茶一斤征银一分五厘;叶茶一斤,只征一分”稳定茶价。在西南和西部地区明朝政府还准许当地与西藏和西北各部族之间进行茶马互市。互市的规模往往很大,市场秩序也比较规范。洪武年间曾有官方记录“秦州、河州茶马司......等卫市马六千七百二十九匹”,“上命景隆赍金符往西番茶易马,凡用茶五十余万斤,得马一万三千五百一十八匹”,单从数据就可看出西部茶马贸易的兴盛。这种交易只限于政府与各部族之间。至明朝后期时因民间非法的茶马互市频繁,政府屡禁不止,各部族为贪图利益也想尽千方百计与民间交易,出现了“各番不中马而自得茶,边吏不能禁,顾私委所属抽税焉”,“法益疏,边备驰废,茶虽易,而马皆疲羸不堪乘冲”的情况,茶马互市逐被废除。

明朝后期隆庆元年,政府理性的认识到,倭寇并非都来自海外,“夷人十一,流人十二,宁绍十五,漳泉福人十九,虽概称倭夷,其实多编户齐民也”,长期的闭关锁国使得沿海一带以下海经商为生计的人们苦不堪言(“以贩海为生,由来已久,而闽为甚。闽之福、兴、泉、漳,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助衣食”)。出于各种原因,政府下令“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放”。开放后,漳州月港出现了“澄商引船百余只,货物亿万计”的盛况。中国国内此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照此下去中国很可能会形成自己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后来清王朝长期闭关锁国,错过了历史机遇。

明代为鼓励商业制定了很多法律,如有“客商病死,所遗财物……行移招召父兄子弟或己故之人嫡妻,识认给还”,保护了商人的利益。另外,政府还出台了很多政策保护小农经济的法律,“各处小民挑担蔬菜,各处溪河小民货卖杂鱼,民间家园池塘采用杂果非兴贩者,俱免税”。

明朝中期,政府明令禁止国民出海,但依然有很多人出往东南亚。隆庆海禁开禁后,出使东南亚的使臣描述,“闽人以其地近且富饶,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华人将中华文明向着更远的地方传播开来。开放海禁的意义不止在于此,还让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与周围一衣带水的各民族的关系更紧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