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关键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健身价值对弘扬民族文化和提高全民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新修订的高校专业课目录,在体育专业中增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时至今日,在社会各界的扶植与各大专院校的努力下,民族传统体育取得长足发展。

尽管如此,若用一个学科的标准对照与衡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对当今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不难发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与内容的认识、专业课程的设置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面对存在的问题,明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的涵义与内容,合理设置高校相应的专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以文献资料、电话访谈等方式,对目前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状况和不合理之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在明确民族传统体育科学涵义与内容的前提下,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笔者提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观点,以求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一、现状分析
为适应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需求的变化,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中提出:以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全国高等学校相继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也都以此为专业指导。

当前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大约有二十多所,在校学生已超过万人,并且还在持续扩招之中。

各大专院校十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建设工作,使得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不断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有效保证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对专业的涵义与内容仍需进一步地明确;其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科学的现象,“重技术、轻理论”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基础理论和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严重欠缺;第三,课程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涵义与内容
1、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民族或几个民族在一定范围内所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

它是相对于外民族传人的、现代新兴的体
育运动项目而言的。

民族传统体育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纵向继承关系和横向融合关系,是该民族的教育手段,具有健身、娱乐和竞技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民族、传统、体育三个独立的概念组成的。

其中以“体育”居首要位置,即必须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活动规律;“民族”是指人们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可做如下理解:凡经历一定的历史时期,被数代人民筛选而流传至今,并保持民族的传统文化特点,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目的在于身心体魄锻炼与教育,且可以通过一定规则进行的竞技活动均属于民族传统体育。

2、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次才是一种体育活动。

一般可分为国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和国外的民族传统体育。

国内又分为汉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包括武术、舞龙舞狮、传统养生法、摔跤、跆拳道等。

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可以分为无形和有形两大部分。

所谓无形,即指民族传统体育所负载的深邃厚重的传统文化。

所谓有形,即指直接构成民族传统体育外在形态的技术和动作。

三、结论
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必修课主要是基础理论与方法论课程及本专业的主干课;选修课是指为了培养不同规格人才而开设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设置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决定对有关学科知识的取舍和组合,形成本专业特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活动能力、训练能力、指导和管理能力、科研能力)。

具体设置情况如下:
(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必修技术课的设置:武术、舞龙舞狮、民族传统养生法、毽球、跆拳道等课程。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选修技术课的设置:摔跤、射箭、龙舟、柔道、放风筝等课程。

(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必修理论课的设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武术理论基础、传统养生学导引、民族民间体育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力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科研及武德课等课程。

(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理论的选修课的设置:少数民族体育概论、体育保健学概论、体育康复运动处方、事故处理与急救、民族民俗学、社区体育理论、体育俱乐部管理、运动营养与恢复、体育人类学、体育史、体育美学、中医学基础、
宗教(学)、军事学及竞赛组织与管理等课程。

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
(1)实践与理论并重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性很强,要求老师必须进行实战性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的培养不重要。

实践是根本,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也应遵循这样的规律。

民族传统体育有些专业本身就侧重理论教学。

如传统养生法专业教学,如果没有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学知识的理论基础,那么,就根本无法领会该课程的精髓。

(2)强调动作规格,突出精气神韵
教学中,当学生初步学会动作后,教师应进一步要求,动作要做到工整、准确,强调动作的规格化、标准化,要使学生明确具体动作的规格和要求。

除了方法明确之外,还必须突出劲力和精神要求。

动作的一招一式,如没有劲力,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其特点。

精神状态不仅体现在单个动作中,而且贯彻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这样演练,才有气魄。

如南狮的惊青等动作,如没有劲力与精神,就无法展现狮的精气神韵。

(3)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部分项目以格斗与互击为主要外在形式,尤以武术为甚。

因此练习者的个人思想品德境界就十分重要。

武术教育历来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以“尚武祟德”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武术练习中,强调武德教育,要求习武者具有手德、口德和公德。

也就是说,习武者不以武力伤人,不以语言中伤他人,不做扰乱社会治安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