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三种基本策略之比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情的持续性与三种投资风格
市场再次证明追价买卖是不可行的,那种趋势型的投资才是可靠的。在一波行情中,只需要投资少数一两只股票就行。不需要贪多而只需要尽量完整地把握一两只股的行情。
追价买卖或者说是炒作,它成功的关键,在于股价上涨的持续性。那么怎样判断这种持续性,这种持续性又从何而来呢?
第一,根据前期波动形态,来判断所处的价位及其升值空间。在没有大规模的市场炒作的个股行情中,只有那些处在价格地位、升值空间较大的股票,它的增长才有持续性。价值被透支以后,价格就失去了它进一步攀升的动力甚至是基础,试想,空中楼阁,谁敢接手?
第二,在价格较低、潜力巨大的前提下,只有价量齐升、稳步递增的个股,才有成长的持续性。价量异动不是主力退出就是市场恐慌,都会导致迅速的下跌;而市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反复说明,没有前期奠基的急涨,往往导致急跌。所以,持续成长需要价量配合以及氛围熏染。来得快的,去得更快;只有步步为营,才能一飞冲天。
第三,个股行情与行业行情息息相关,行业行情往往需要大规模的市场热情的支持。黑马不是一个人跑出来的,而是在群体中诞生、由群体来支撑的。所以鸡犬升天的行业,往往能出黑马。钓鱼要到有鱼的地方,什么地方有鱼?人多的地方。所以,市场热情之所在,行业热情之所在,也是财富和希望之所在。
第四,早盘是行情强弱的重要指标。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早盘平开或高开,且开盘走高,新的行情才能持续下去。低开说明底气不足,走低说明主力看空,都不能接盘。下行过程中暂时的补回,往往是主力掩护其出货的烟幕弹,很快就会消散,消散之后就会显出主力抛盘的真面目。偶尔会出现深度下挫之后的高度补回,这种补回甚至可能导致收高,是强势的表现;它表明,不是主力在吸筹,就是另外有人重金介入炒作,是一个好兆头。不过,强势补回不常出现,不能对其抱有幻想。一句话,早盘不能低开,也不能走低;低开之时,伺机而动,走低之时,宜果断抛盘。
以上四点,是增长持续性的重要标志。那么什么是持续性的原因呢?
持续性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的,重金介入,就是持续性的表层原因。为什么人们会重金介入?有两种原因,一是内在价值凸显,二是炒作热情高涨。价值凸显往往与公司异动有关,炒作加剧往往与市场热情有关。这是持续性的深层原因。
既然说“专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藏家”,那么现在为什么不直接做一个藏家,而要做一个炒家呢?这确实是一个需要郑重思考的问题。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把三种投资策略一一加以说明,然后比较之。
所谓专“专家”的投资策略,实际就是一种以防范风险为核心思想的保守型投资策略。这种策略最大的优点就是较好地控制了风险,但是它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摊薄了收益,往往为了防
范很小乃至莫须有的风险,而错过了很多很好的机会;所以表面上这种方案控制了风险,但实际上风险控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因为控制风险而损失的收益,可能要比风险本身大得多。也就是说,风险控制式的专家保守型投资有着内在的缺陷,这个致命缺陷就是在上升阶段中过高的机会成本。
但是存在即真理,专家保守型策略之所以一直存在、广为应用乃至成为投资者的入门必修课,不是没有道理的。上面也提到,保守型投资的机会成本高过它的风险损失,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处在上升阶段,因为只有上升阶段才会催生巨大的机会成本。反之,在下降阶段,风险大大增强,收益大大减少,这个时候,风险又远远比收益大得多,所以不存在收益大于风险的问题,而风险控制又被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这样看来,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专家保守型投资策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于长远的投资来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让我来讲授投资学这门课,我还是会把风险控制因为开宗明义的最重要的必修课。但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这个策略需要讲究方法,讲究特殊性,要因地制宜。在下降的阶段,必须严格地贯彻风险控制的精神;反之,在上升的阶段,不宜使用这种方法,而应当尽量应用炒家的风险型投资策略。这也就是风险型炒作同样广泛存在,甚至“专家不如炒家”的原因。
这样一来,炒家型的风险投资策略也就产生了,而且大行其道、日益发扬光大。理解了专家型保守投资的内涵,也就不难理解这种风险投资的内涵了,因为两者的精神和策略刚好相反。前者的根本目标是控制风险,故其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行为,而后者的根本目的是放大收益,故其本质上是一种进攻性行为,两者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前者应用于风险大于收益的下降阶段,而后者应用于收益大于风险的上升阶段,两者的应用阶段即作用区间不同。前者讲求分散投资,后者讲求集中资源;前者讲求止盈止损,后者讲求追涨抄跌;前者讲求区间操作,后者讲求见机行事;前者讲求大赚小赔,后者讲求高风险高收益;等等。可以说,两者相反相成、缺一不可,如果配合得当,将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那么怎样将两者配合使用呢?我认为,两者的配合,有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一是精神层面。技术层面就是,到了合适的阶段就应用合适的方法,交替使用、相辅相成:总之,是使用两种方法。而精神层面的配合则不同。精神层面上两者配合所引致的,已经不是两种方法,而是只有一种方法了,这就是“藏家”的无风险收益策略了。
“藏家”的“藏”,就是把前面两种方法中的低风险和高收益这两个精神融合到了一起,从而产生的一个完整的战略型投资策略。它的收益很高,以至于成倍增长;它的风险很低,以至于几乎为零。不仅如此,它也是最为省力、最为省心的投资模式,对于个人的事业和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懂得并且实行这套策略的人,往往大智若愚、宠辱不惊,是最为聪明的群体。他们世事洞明,看得清古往今来成败是非,解得透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投资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一种艺术了。
那么这样高明的策略,如何应用呢?又有什么前提呢?是不是真的绝对完美,没有不足呢?请看下回分解。
“藏家”的战略型策略,简单概括,就是:低位买入,长期埋伏,高位卖出。因为成本处在低位,所以内在风险小;因为长期埋伏,所以累计收益高;低风险、高收益的成果,最后是
由高位卖出来实现的。因为内在风险很小,并且作长期埋伏,所以投资人会主观上忽略短期波动,或者说投资主体这时候是处在风险不敏感的状态,于是省时、省事、省力、省心。于是投资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大幅降低,投资真正可能成为一种乐趣。应该说这是最高明、最完美的投资策略了,那么它是不是就能够取代其他的投资模式呢?这就需要进一步来分析长期潜伏式的藏家战略型策略的应用条件及其局限性了。
显然“藏家”不能取代“炒家”和“专家”,正如“炒家”不能取代“专家”一样。藏家策略的应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入场必须处在低位。但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处在低位的阶段是相当有限的,可以说,十分之三以上,就不能算是低位了,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准确预测市场最后到底是走到十分,还是只有八分、七分、六分乃至五分、四分或者三分。而且随着市场价位的上扬,上升动力逐步减弱,短期波动逐步加剧,系统风险逐步升高,投资心态日渐分化,于是一句话,不确定性与日俱增。所以,一旦错过了最佳低位,往后的行情和心态就很难把握了。这是藏家策略的价位条件,这是它的局限性的根本所在。
除了阶段局限性之外,藏家策略的应用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你怎么确定哪些个股具备长期成长性,又怎样确定哪些行业具有长期成长性呢?这些信息都不是想当然就能获知的,而都需要广泛而深入的调查;调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正确的方法,恰当的方向,甚至还需要相应的研究团队、可靠的信息来源和相当的专业知识;这些要素不是一般散户投资者所具备的。那么散户之对于机构,仅在信息上就有如此大的差距,更何况信息只是所有资源的一小部分?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量。很多市场热情是需要巨大的资金量来支持的。主动上,参与市场炒作,需要很大的资金支持;被动上,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也需要不少的资金支持。如果一个投资者碰巧买了一个死拖不涨的个股,那么面对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炒作热情,是该参与还是不该参与呢?机构的资金量一般是充足的,能够及时进入;那么对于资金量不足或者相对不足的散户,作长期埋伏是否会错过众多的机会呢?
此外,从绝对数字上看,波段操作的收益要比长期埋伏的收益大得多。可以说,波段操作就是只吃果肉不要皮,而长期埋伏当中不少的果皮大大抵消了许多的果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藏家型策略的盈利能力又比不上风险投资。
不过,波段操作是相当累的,即所谓费时、费事、费力、费心,它的心理成本是相当大的。而且绝对数字并不能说明最后的真实数据,因为人本身决策的各种局限性,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捕捉到所有的投资机会。如果说一波行情有十分,那么一个人可能只能捕捉到其中的七八分或者只有四五分。所以,实际上波段操作也不能把握全部机会,做到只吃果肉不要皮;再加上投资的心理成本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部分收益,所以波段操作也不能说是性价比最高的。长期投资在很多方面正好相反。
通过以上四点的分析,可见藏家策略虽好,却不是完美的,更不是万能的。它的内在的局限性,也就是其他两种投资策略存在的必要性。
综合以上三种投资策略,可见三种方法都是必要的。三种方法的使用各有千秋,各有条件,也各有局限性。正确的投资策略不是唯一的、绝对的,还是应该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认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对于三种方法熟练掌握,甚至做到得心应手。在市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