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学习总结——城镇化建设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对每个国家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我们青年大学生的高尚情怀。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正是指引我们关注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开拓眼界。下面我将选取我最为关心的一个我国政策热点——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作为这几年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总结,展开论述。
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正常的广义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但是本质上讨论的城市化是不包括逆城市化的。
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镇化首次突破50%。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培育并发展传承历史文化、保持地域风貌、弘扬人文特色的美丽城镇,符合中央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要求和布局。
中国正确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在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以城市为主,还是以小城镇为主的问题。
从中国国情出发,城镇化中接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应以城市为主,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和主导方面。其次才是小城镇,而绝不能找错方向——以小城镇为主。
我国内陆目前有1882个县,东部沿海的县城城关镇平均人口在11.5万人左右,中部地区县城城关镇平均人口在8万人左右,西部地区县城城关镇平均人口在3万人左右,全国的县城城关镇平均人口不到10万人,这是经过千百年发展,才形成如此规模的。要在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内把县城城关镇人口翻一番以上是不太可能的。
正确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我国内陆有特大城市80个,大城市209个,中等城市254个,小城市119个。从全国662个城市的城市人口机械增加值的发展趋势看,这些城市应该是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并将继续被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在农村人口转
移中包含了小城镇,但绝不意味着小城镇唱主角。在全国1.9万个建制镇中,应突出重点,做好规划,对少数有条件的镇重点发展,使之产业集中、功能配套、服务完善,成为新兴的商品,集散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乡镇企业集中之地,在此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进镇才有事做。
第二,要坚决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农村人口占比例最大的国家。我们过去采取的户籍政策,对防止农业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因而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我国城市化滞后的问题。现在全国加速推进城镇化,户籍制度正在改革,农民进城的门槛正在降低,进城落户的条件正在放宽,这是加速推进城镇化所必要的。但同时必须坚决防止在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机械性的过快增加,造成道路不畅,交通堵塞;学校不足,学位短缺;供水、供电、供气紧张;垃圾处理不了,浊水横流,河流污染,环境破坏;社会治安恶化等大城市病的发生。印度的孟买,巴西的圣保罗就是前车之鉴。
第三,要克服和防止盲目扩镇、建镇热潮
在城镇化过程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一部分转移到镇,这是必然趋势。但是全国1.9万个建制镇不可能全面扩容,不能一哄而起,必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统筹规划,选择少数有发展条件的镇有重点地扩建和发展。切不可形成扩镇、建镇热潮。
目前有些地方并未全面理解城镇化的真正含义,不顾条件盲目扩
大镇的建设,有些地方已经形成热潮,如不及时降温,势必给农民造
成危害,给国家造成损失。
有的地方打着城镇化的旗号,忙着圈地,动辄规划十几平方公里
或几十平方公里,从农民手中拿得廉价的土地,侵犯农民利益,并使
农民永久性失去土地,极易引起不稳定因素的增长。要问规划的依据
是什么?当地负责人大多说不明白。
有的地方领导人在追求政绩的驱使下,大兴土木,建什么大广场、
大公园、大草坪,什么喷水池,什么标志性建筑,什么商业一条街等
等,结果是劳民伤财,脱离实际。
有的地方为建镇,大兴举债,大兴集资,大兴施工单位带资建设。
结果是债台高筑,无力偿还,三角债拖累,纠纷、诉讼不断。不要忘
记,现在全国乡镇普遍负债累累,不能不说与当年有些地方盲目大办
乡镇企业有关。这个历史教训在城镇化过程中要认真汲取。
有的地方在扩镇过程中,只建地面房屋,上水、下水、排污和污
水处理及垃圾处理则无力统筹考虑,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更尤甚者,有的地方为突显政绩,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把临
街的两边墙、窗搞到三、四层,但只是一面墙,绝大部分没盖房屋,
不是给人住的,只是给人看的,看也只能沿街看,再往里看就露馅了,
这是糊弄别人的把戏!如此劳民伤财、虚假做戏能真正实现城镇化吗? 为此,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城镇化,统筹、科学地规划城镇化,认
真、扎实地实施城镇化,合理、节约地利用资源,保护和珍惜生态环境,才能使我国城镇化的目标顺利实现。
新型城镇化是本届政府力推的重点改革,“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7月召开的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今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曾表态年内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现在看来要推迟到明年,推迟发布恰恰体现了决策层的审慎态度。
相较于决策层的审慎持重,在民间以及学界和媒体上,城镇化早就是炙手可热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其中多个具体细则引起广泛讨论,就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的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议题,关系到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此次政治局会议继续强调,要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特别提到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经过调查,目前已全面查清了全国各类土地资源底数。政治局会议对土地管理的政策安排,恰恰是在这个调查的基础上作出的,这使未来有关土地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安排和推进都有据可依。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被认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决策层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认识。仔细梳理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无论是楼市调控,征地拆迁矛盾,还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都与土地管理制度有密切关系。如果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能取得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