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构建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施计划

(讨论稿)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全民参与,旨在保障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包括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和健身服务等内容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加速提升我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按照《河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洛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要求,现就构建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四高一强一率先”目标和“9+2”工作布局,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为根本目标,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二是确保基本,突出普惠;三是因地制宜,重可持续;四是供给改革,创新模式。通过与“互联网+体育”新模式相结合,与深化体育领域改革、加速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总体目标

和全面建设洛阳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到2019年,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均衡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公共体育服务覆盖面稳步提高,市民基本体育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切实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1、提升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成城市区“10 分钟体育健身圈”,县、乡、村“15 分钟体育健身圈”。

2、推动县级政府所在地“两场三馆”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争全市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超过1.8平方米。

3、建成“层次分明、门类齐全、覆盖城乡、充满活力”的体育社团网络,市级协会达到40个,每个县区体育协会不少于15个,每个乡镇建成综合文体站,全市每2千人拥有1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

4、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市级每年组织全民健身竞赛与活动不少于50次,县区每年组织全民健身竞赛与活动不少于15次。

5、完善科学健身指导体系,举办免费普及性健身知识讲座;提升市级国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完善市、县(市)

国民体质测试指导站,每年免费提供体质测试人数不少于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三;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全市每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均有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服务。

6、依靠“互联网+”,建成“智慧体育”平台,一是创新健身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方式;二是打造集“场地查询预订、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教练培训”为一体的一站式健身服务,给群众健身提供便利。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组织体系,拓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渠道

1、强化政府供给。进一步加强市、县(区)政府两级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机制,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认真落实《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洛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的通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2、创新基层文化体育管理机制,增强乡镇(街道)体育服务职能。结合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综合文化体育站(中心)建设,全市每个镇(街道)配备专兼职的体育管理人员不少于1人,巩固和提升体育为民服务的组织保障,统筹资源,营造人人参与的健身和谐环境。

3、培育和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大力引导、培育、扶持

体育社团、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体育基金会等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创新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促进规范有序发展,严格执行年检等制度,实现依法管理、依法运营。全市所有县区实现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至少12个体育单项协会的全覆盖。

4、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5、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拓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渠道,加大在市、县级培训基地和市委党校的培训规模。按照年度培训方案,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继续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利用智慧体育平台,完善全民健身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局属体育学校教练、体育运动队、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到基层教、学、帮、带,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

(二)多层次布局,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根据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加快全民健身公共场地建设,协调推进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投资等方式,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体育场馆。加快

足球运动和冰雪运动场地建设。推进新建居住区按要求建设体育场地,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重点打造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15分钟健身圈。

1、在中心城市区,一是推进城市一中心四河(洛阳市体育中心、洛河、伊河、瀍河、涧河)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和完善市体育中心的功能和环境;推动四河沿岸规划、增建便民的体育设施,做好洛浦体育公园、老城体育公园等户外运动主题公园建设。二是合理布局城市区社区及街道绿地体育设施,提升和更新现有体育设施,创建一批设施完善、活动丰富、服务优质的体育示范社区。

2、在县城,完善各县(市、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雪炭工程)功能,推进县级“两场三馆”建设(公共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广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综合馆),合理布局多功能运动场和户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其中,每5-10万人设1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左右);每3-5万人设1个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左右)。

3、加大公共体育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各乡镇、行政村按《洛阳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建设体育设施,继续实施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确保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进一步加大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