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慢性鼻窦炎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义
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 愈迁延而致。可单侧、单窦但双侧、多 窦极常见。
※二、病因
与急性鼻窦炎相似,牙源性上颌窦炎可慢性起病。与 特应性体质密切相关
1、全身病因: 全身抵抗力下降、环境不卫生 所诱发。特应性体质、全身疾病、 上感、急性传染病等均可诱发此病。
2、局部病因
(1)鼻腔疾病
课堂小结
第十一章 鼻出血 epistaxis 一、概述 二、病因 三、检查 四、治疗 第十三章 鼻窦炎性疾病
概述 第一节 急性鼻窦炎 acute sinusitis 一、定义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2、局部症状
∆各鼻窦炎症时引起头痛的特点
四、检查和诊断 五、治疗 第二节 慢性鼻窦炎 Chronic sinusitis 一、定义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检查及诊断 五、治疗
2、鼻窦手术:上述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方法。 (1)经典的鼻窦根治性手术原则是切除患窦不可逆性病变粘膜并
建立鼻窦与鼻腔间长期稳定的通气和引流、如彻底切除窦内粘 膜后行上颌窦内侧壁和鼻腔下鼻道开窗、开放额窦鼻额管和蝶 窦开口等。 (2)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原则是重建窦口鼻道复合体 (OMC)的通气和引流功能,清除以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 域病变;恢复鼻腔、鼻窦粘膜的功能,无须行广泛的鼻窦粘膜 切除。即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手术解除广泛的鼻窦病变。如钩 突切除术、前筛窦切除术、上颌窦自然口、蝶窦开口和额窦开 口扩大术等。
思考题?
1、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2、鼻出血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3、慢性鼻窦炎的病因?
5、上颌窦穿刺冲洗。
(二)诊断
1、病史 2、检查 3、临床分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EP3OS)
五、治疗
治疗原则: 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首选要药物 治疗,无改善者可考虑手术;
伴有鼻息肉或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者首 选手术治疗;围术期仍须药物治疗。
(一) 保守治疗
1、滴鼻剂 : 以减充血剂为主;类固醇类激素药物:与变态反应有 关
2、上颌窦穿刺冲洗:每周1~2次。 3、置换法(disPlacement method):用负压吸引
法使药液进入鼻窦应用于额窦炎、筛窦炎和蝶窦炎, 最宜于慢性化脓性全鼻窦炎者。
4、中医中药
(二)手术治疗:
1、辅助性手术:如中鼻甲切除、下鼻甲部分切除,和纠正高位鼻 中隔偏曲等。手术目的是解除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的阻塞,改 善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促进鼻窦炎症的消退。
(均开口于中鼻道) 后组鼻窦: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
蝶筛隐窝)
5、鼻窦解剖特点
(1)窦口小 (2)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续 (3)各窦口彼此毗邻 (4)各窦自身特点及窦口的位置
上颌窦:发育早最大,但窦口高,开口位 置却最后最低,受累机会最多, 发病率高
筛窦:发育早,蜂房状结构,不利于引流, 发病率次于上颌窦
共四对: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额窦(frontal sinus) 筛窦(ethmoid sinus) 蝶窦(sphenoid sinus) 。
hdc_0001_0001_0_img0083.jpg
上颌窦
筛窦
额窦
蝶窦
鼻窦按其解剖位置及窦口所在部位分为 前组鼻窦:额窦、前组筛窦、上颌窦
额窦:窦口低,但狭窄的鼻额管引流不畅,发病 率第三
④蝶窦:单独,开口发病机会相对最低
鼻窦炎的扩展方式
新进展
鼻-鼻窦炎 rhinosinusitis
第一节 急性鼻窦炎 acute sinusitis
一、定义
鼻窦粘膜:急型卡他型炎症
急型化脓型炎症
化 脓
累及:骨质————

周围组织—— 并发症
球 菌
1.局部红肿压痛:
额窦──前额、眶内上角; 筛窦──鼻根; 上颌窦─-尖牙窝。
2.前后鼻镜检查
(1)鼻粘膜充血肿胀; (2)鼻道积脓:前组鼻窦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
位于上鼻道或蝶筛隐窝。
有条件的作鼻腔内窥镜检查
3.口腔检查:齿源性上颌窦炎查出病齿。
4.鼻窦X线片及CT检查:示鼻窦粘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
鼻窦炎
sinusitis
概述 (summarization)
鼻窦炎的定义
是指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主要指 细菌所致。包括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慢 性化脓性鼻窦炎。临床上以慢性化脓性 鼻窦炎居多。 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筛 窦炎发病率最高。
1、鼻腔及鼻窦应用解剖:
鼻腔(nasal cavity ) 四个壁(顶、底、内侧、外侧)
急性筛窦炎
➢ 部位 内眦、鼻根胀痛 头顶
➢ 特点 晨起重,午后轻 前组筛窦似额窦炎 后组筛窦似蝶窦炎
急性额窦炎 急性蝶窦炎
➢ 部位 全头痛 前额部或眶上
➢ 特点 真空型头痛 (中午最重)
➢部位
颅底或眼球 头顶
➢特点
后组筛窦似蝶窦 炎
四、检查与诊断
(一)病史:急性鼻炎后症状加重(全身、局部)。 (二)检查
病理生理学意义:OMC 区域局限的阻塞即可 导致相邻鼻窦广泛而严重的病变。
临床意义: OMC 区域的引流和通气障碍是鼻 窦炎发生的最重要机制,以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 功能性内镜鼻窦外科。
CT-窦口鼻道复合体
鼻腔外侧壁
钩突(uncinate process)
4、鼻窦(nasal sinus)
上颌窦可见液平面。 5.穿刺冲洗法:拟诊上颌窦炎,在抗菌素控制下,退烧后
可用,观察有无脓液,有诊治之功效。
五、治疗
治疗原则: 根除病因,通畅引流,控制感染和预防并
发症。
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其他治疗
(一)全身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注意休息。 2、足量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防止生并发
症或转为慢性。 3、明确厌氧菌感染者应同时应用替硝唑或甲
邻近器官——
二、病因
wenku.baidu.com
➢ 全身病因
疲劳 受寒
➢ 局部病因
营养不良
窦源型感染
维生素缺乏 鼻腔源性
卫生差 特应型体质
创伤性 医源性
气压损伤
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的引流、通气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常继上感或急性鼻炎之后,出现畏 寒发热,周身不适,食欲不振,小 儿可有呕吐、腹泻、咳嗽症状。
鼻源性头痛的特点
1、头痛常伴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2、多为头深部钝痛或隐痛、昏痛、无搏动性; 白天加重, 卧床休息减轻。 3、头痛有一定的时间性与部位性。 4、休息、滴鼻药、通鼻,引流改善则头痛减轻; 咳嗽、低头弯腰、情绪激动时,头痛加重。
四、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病史 2.鼻腔检查
2、几个概念
鼻甲 (turbinate) 鼻道 (meatus) 嗅沟 (olfactory sulcus) 总鼻道 (common meatus)
3、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 定义:是指以筛漏斗(筛隐窝)为中心的一组
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 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既有助于诊断,也可用于治疗。但应在全身症 状消退和局部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 5、额窦环钻引流:
(三)其他治疗
病因治疗:如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牙疾等 邻近病灶。
上颌窦穿刺
部位:1.5cm 方向:外眦 并发症 面颊皮下气肿、感染眶 内皮下气肿、感染 翼腭窝感染 气栓
第二节 慢性鼻窦炎 chronic sinusitis
(2)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
(3)创伤性
(4)医源性
(5)气压损伤
※三、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常见精神不振,头昏易倦,记忆力差; 注意力不集中,淡漠等。 (二)局部症状: 1、多脓涕:为本症主要症状之一,为粘液脓性或脓性涕, 齿源性鼻涕有腐臭味。 2、鼻塞:因鼻粘膜肿胀、中鼻甲息肉样变、息肉形成, 或分泌物潴留所致。 3、头痛:钝痛、昏痛、闷痛、鼻源性头痛。 4、嗅觉障碍:鼻粘膜肥厚的机械阻塞;或嗅区粘膜变性 萎缩所致。 5、视功能障碍
硝唑。 4、必要时全身给以抗变态反应药物。 5、对邻近感染病变如牙源性上颌窦炎或全身
慢性疾病等应针对性治疗。
(二)局部治疗
1、鼻内用血管收缩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 2、体位引流:目的是促进鼻窦内脓液的引流. 3、物理治疗 :局部热敷、短波透热或红外线照
射等,可促进炎症消退和改善症状。 4、上颌窦穿刺冲洗 :用于上颌窦炎者,此方法
2.局部症状 (1)鼻塞:单侧或双侧,嗅觉暂时减退或消失 (2)多脓涕:鼻腔内大量脓涕或黏脓涕
3、嗅觉改变
4.局部疼痛与头痛 ∆各鼻窦炎症引起疼痛的特点
(1)部位性:前组鼻窦—位于头颅表面(额
部、颌面部) 后组鼻窦—于头颅深部(颅底、
枕部) (2)时间性:额窦—呈周期性,上午重,下
午轻。 上颌窦—上午轻,下午重。
产生机理:a、窦内粘膜肿胀及分泌物压迫神经末梢;
b、细菌毒素被吸收—脓毒性头痛 c、窦口阻塞,窦内空气被吸收形成负压—真
空性头痛
鼻窦炎所引起的头痛部位
1.急性上颌窦炎 2.急性额窦炎 3.慢性额窦炎 4.慢性筛窦炎 5.慢性蝶窦炎
急性上颌窦炎
➢ 部位 前额 颌面、上磨牙
➢ 特点 晨起轻,午后重 站立、久坐加重 (脓液引流及体位)
前鼻镜:鼻粘膜、鼻甲及鼻道 纤维鼻咽喉镜/鼻内窥镜:可显示窦口或窦腔及其附近区 域的病变。
中鼻道息肉形成 鼻甲息肉样变 治疗后
3、口腔和咽部检查 :牙源性上颌窦炎者同
侧上列第2双尖牙或第1、2磨牙可能存在
病变。后组鼻窦炎者咽后壁可能见到脓液
或干痂附着。
4、影像学检查: 鼻窦X线平片 断层片 鼻窦CT MRI(磁共振成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