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2.开发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 文本资源:如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等。 • 媒体与信息技术资源:视频、电影、电视、广
播、网络等。 • 各种活动: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
会、戏剧表演等。 • 各类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超市、商场、银行、车站、餐厅等。 • 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
13
• 语言建构与运用 Ø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具有基本的倾听与说话能力、识字与写字能 力,初步的阅读、写话能力。通过语文学习 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14
• 思维发展与提升:扩大生活经验范围,丰富语言 积累,丰富形象思维,逐步发展抽象思维。
49
3.布置作业 • 有助于目标检测。 • 有助于练习巩固。 • 有助于促进后续学习。
50
(五)评价教学成效
• 针对教学目标,评价成效 • 反馈,调整目标,规划新的目标。
51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的使用 教材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
•合理使用教材 Ø厘清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内在关联 Ø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文本、图片、练习 Ø依据学情,适当调整:扩充/充实、简化/降低 •关注系统性与科学性。
• 文化传承与理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 审美体验:健康的审美情趣。
15
2.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性的语文课程
• 生活为核心: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 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
• 人文内涵与价值取向:关注生活语文课程丰富 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 感染作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适合的课程 内容。
3.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 学生达成课标要求的情况 • 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 • 关注个别差异
42
(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主要解决问题: • 如何围绕课程标准设计教学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43
1.明确教学目标 • 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学
习的起点,制定教学目标。 Ø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Ø保持教学目标的连贯、完整。 Ø关注发展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
6
(二)课程标准编制的主要依据
l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7) l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l其它重要文献
(三)课程标准的结构
前言
课程目标与内容 实施建议
附录
Ø教学建议
Ø课程性质 Ø课程基本理念 Ø课程设计思路
Ø总目标 Ø学习领域目标 Ø学段目标与内容
Ø评价建议 Ø教材编写建议 Ø课程资源开发与
*写50个以上 *握笔姿势
中 书写(描写或抄写)生活中常用词语—写50-100个— 修改错字—使用不同的笔—书写习惯、写字姿势 *能用硬笔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写100-300个
高 硬笔书写—写100-300个—书写习惯 *写300-500个
四、实施建议
31
(一)建立学科目标体系
主要解决问题: • 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与要求,通过一系列的目
35
2.汇总细化后的目标,建立体系 3.初步分解至年级、学期、单元
36
(二)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
主要解决问题: • 如何检测学生的能力起点以及目标达成的程度。
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有 多远,以便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 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标准…
37
1.合理设计评价
识字 低 识字兴趣—区别汉字与图形—笔画—认读10-50
*50-100个
*单韵母
识字
中 主动低识识字字的兴愿趣—望区—别初汉字步与认图识形—常认用读偏10-旁50部首—累计认读50-300
*50-100个
*300-5*0单0韵个母
中 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认识常用偏旁部首—累计认读50-300
*尝试自主识字
•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6
3.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 • 以学生为本。 • 为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语
言文字学习创造条件。
17
4.注重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相结合 • 关注个体差异 • 关注功能改善 • 关注支持策略和辅助技术应用。
18
(三)课程设计思路
19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是学生的学习标准
•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 面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国家对培智学校学生学 科学习结果的期望。
• 确保学生获得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5
3.是教学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 是培智学校实施课程教学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 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目标 • 教学是达成目标的途径 • 评价是衡量目标达成情况的手段
标解析与细化过程,形成学科目标体系。
32
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之间要经过多重转换:
课标(年级段目标) 年级/学期目标 单元目标 课时目标
33
1.解析课标的内容与要求 • 提取关键要素
34
例1:能在别人对自己讲话时注意倾听 •别人对自己讲话:行为条件 •注意倾听:行为表现 Ø注视说话的人,有适当的反应,例如,停下 其它无关活动,关注说话者等等。
种方法呈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26
(三)学段目标与内容
倾听 低 听—听懂(词—句—常用语言—常用普通话) 中 认真听—听懂(问询—简单故事—语气语调) 高 耐心、认真听+理解—听懂(与生活相关的话题—任务
分工、操作步骤和要求) *听懂媒体播报
说话 低 仿说—说(简短语言)—使用人称代词—简单自我介绍—说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 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概述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2
一、课程标准概述
3
(一)课程标准及作用
1.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
39
• 评价标准:结合评价内容,制定不同评价维度 的表现水平标准。
Ø评价等级:通过/不通过;完全达成/部分达成/ 未达成;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Ø赋分:0/1; 0/1/2; 0/1/2/3…%
40
2.积累评价信息 • 注重日常评价。 • 观察关键学习表现。 • 重视兴趣、习惯维度的评价。
41
*300~500个
*汉语拼*尝音试、自主声识母字、韵母、声调、音节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声调、音节
高 主动高识主字动的识兴字的趣兴—趣掌—掌握握常常用用偏偏旁旁部部首—首累—计累认读计10认0-读500100-500
*500-1000
*500-1*0查0字0 典,独立识字 *查字典,独立识字
写字 低 描写—抄写—从左到右书写
20
• 写话与习作:具有初步的写话和习作能力。 q能根据表达需要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q能填写简单的表格和个人资料; q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q初步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信息的习惯。
25
• 综合性学习 q能结合生活语文的学习,参与语言活动、文
化生活,参与社区生活; q能尝试用文字、图画、照片、现代媒体等多
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Ø学生的视角
47
(四)实施教学
1.聚焦教学目标 • 始终聚焦目标,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
的达成。
48
2.有效调控教学进程 • 充分支持:辅导、资源。 • 关注差异: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 • 将评价融入教学:不断了解学生,作出后续基于
证据的教学决策。
11
• 特点 Ø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
12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 •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
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 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 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思 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体现。 • 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质凝练的核心内容。
23
• 阅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
q能阅读简单的应用文及个人资料;
q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例如:表格、说明书、时刻
表、购物清单等),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具有初步的阅读兴趣。
q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累计阅读绘本
或图书 18 本以上;
q能累计诵读或背诵儿歌、童谣、儿童诗、古诗 18-
50 首。
Ø五级水平识字表 Ø古诗诵读推荐篇目
利用建议
二、课程的性质与理念
9
(一)课程性质
• 定位 Ø义务教育阶段一般性课程。 Ø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10
• 功能 Ø初步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沟通交流; Ø具有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 Ø提高文化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
21
(二)学习领域目标
• 倾听与说话:初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q能听懂日常用语; q能说普通话; q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和社会交往,养成文明
的沟通习惯。
22
• 识字与写字: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q能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例如:个
人姓名、家庭住址、小区名、医院、车站站牌、 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常用文字)
(普通话)
* 生活情境中简单对话 中 使用礼貌用语—使用一句/几句话表达需求—自我介绍—叙
事—转述—普通话交谈—简单提问
*参与讨论—看图说话—说话场合、语气语调 高 语言求助—介绍自己—转述内容—使用通讯工具—依情境使用
语言—不懂就问的习惯—文明友善交流
*讲述生活见闻—围绕主题,表达想法—谈论话题,表达想 法—控制语速音量
53
谢谢!
54
Leabharlann Baidu
• 评价目标:与学科目标相一致。 • 评价内容 Ø课程本位:与学生学习内容一致。 Ø既重视学习成效,也重视学习兴趣与学习
习惯的评价
38
• 评价方式:观察/提问/交流/游戏/表演/练习/测 试/作品/表现性任务/口头测验/书面测验/ 等……量化与质性结合。
• 评价工具:如观察记录工具,作业分析工具, 检核工具等等。
(一)总目标
• 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培育热爱祖国语言 文字的情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促进形成健康的审美 情趣、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 有初步的听、说、 读、写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 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其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 础。
题的能力。
44
2.选择教学内容 •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 教材 • 源于生活
45
3.设计教学活动
•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设计与教学目标 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教学活动。
• 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策略 Ø多元的呈现方式 Ø多元的表达方式 Ø促进学生参与
46
4.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 突破传统的方式,探索以满足学生差异性需求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