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幼儿园《角色游戏》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游戏的指导
导入案例: 娃娃家: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等,会
想出很多成人的事来模仿,如买菜、烧饭、招待客人等 ……
照相馆:小朋友戴上摄影师的工作牌,拿起了照
相机招呼其他小朋友拍照…… 问题:以上游戏属于什么类型? 你在幼儿园还见过哪些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含义
(1)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 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见案例
娃娃家
新学期的第三周,开放了娃娃家部分的角色活动,为了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介绍了娃娃家的相关游戏材 料,如:餐具、娃娃、书籍、衣服等分类放在娃娃家的 厨房、卧室、书房和阳台,便于幼儿根据根据游戏角色 的需要自选游戏材料。游戏一开始,分批让幼儿依次进 入活动区域,自由选择角色。只见大多数幼儿都在满足 于跑来跑去拿材料的过程,而忘记了自己此时扮演的角 色,很多小孩簇拥着进入卧室想抱娃娃。当观察到这种 情况后,我走到卧室问那群孩子:“呀!你们家这么多 孩子啊?厨师怎么也跑来卧室了,厨师应该在哪里的呀 ?”于是,带着厨师帽的魏海鑫就立马反应过来跑到了 厨房去了。还有好几个在里面的孩子不知道应该请谁出 去,于是我建议到:“书房也很好玩的。有很多很多的 图书可以看,小朋友可以长很多很多的知识呢。”于是 又几个小朋友出来走进了书房。
(3)选择不同角色的原因: 首先,情绪、情感的作用。
对成人的爱、尊敬、羡慕、恐惧、害怕的各种原因促使 孩子去模仿成人,扮演角色。
其次,幼儿性别差异的影响。
2岁左右,孩子开始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开始根据性 别选择角色。常认为因为我是男的,所以我当爸爸。
再次,幼儿对角色熟悉程度的影响。
如“餐馆、医院、小超市”等,“房地产公司经理如何 售房”,不熟悉则反映不出来。
常见孩子说:不是这样的,医生看病要先挂号,才开药, 先用酒精消毒,才打针等,正是内隐性规则的体现。
四、角色游戏的指导环节与要点
(一)角色游戏的前期准备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参观、看图书、听故事、旅游、
参加社会活动等)
2、提供适合的场所及丰富的游戏材料。
1)设置相对固定的游戏场所 2)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 3)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①以角色关系中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 如,妈妈——孩子,医生——病人,理发师——顾客, 老师——幼儿。 ②幼儿往往喜欢担任占主动地位的一方。 如,母子中的母亲,医生——病人的“医生”,理发师— —顾客的“理发师”,老师——幼儿的“老师”,另一方一 般均由假想对象玩具娃娃担任。
第三类,想象性的或虚幻性的角色。 主要来源于故事、童话、电视、电影等文 学作品中,但并不是全部角色的再现,只是扮 演其中的角色,迁移至现实生活中。 eg:《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奥特曼 》中的奥特曼和小怪兽,《喜洋洋与灰太狼》 中的喜洋洋。
各类游戏的指导
幼儿游戏的分类
幼儿游戏按内容和性 质,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创造性游戏,指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 编、自玩的游戏。包 括角色游戏、结构游 戏、表演游戏。 二是有规则的游戏,又 称教学游戏。是指在 教学实践中,教师根 据教学要求编制的游 戏,包括智力游戏、 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
评价、总结游戏
教师讲评的内容:
就游戏情节进行讲评
就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和使用进行讲评 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讲评 分享游戏快乐
评价活动的形式:
讨论
现场评议 汇报
三、不同年龄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共同特点是: 创造性——对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再现。 过程性——从开始到结束有完整的过程,所占时间较
经验准备
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也就越 充实、越新颖。 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拓 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和加深对周围生活的印象。 还要指导和协助家长安 排好幼儿的家庭生活, 丰富幼儿的见闻。
在超市体验购物
场地和材料准备
游戏场地、游戏设 备、玩具和材料是 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的物质条件,同时 又是激发幼儿游戏 愿望和兴趣、发展 幼儿想象力的重要 工具。
(2)幼儿对于角色的扮演是有“选择性”的。 幼儿喜欢扮演成人的角色:如母亲、父亲、解放
军、警察、司机、医生、教师、营业员、理发师。
男女性别差异:男孩更爱扮演父亲、叔叔、司机、
警察等具有明显男性特征的角色。女孩更爱扮演妈妈、医生、 护士等。
受经验影响:另有研究表明:住院的孩子比不住院的
孩子更倾向玩医生看病、打针等游戏。
4、游戏规则的内隐性
游戏中的规则是明显的,制约着每个参加者的 行动,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 但是在角色游戏中,规则是内隐的,包含在每 个角色中。
如,正确地表现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物应有的动作、态 度,及别人与之的相互关系、语言、声调、思想感情等,就 是角色游戏规则。
孩子们有时虽然知道自己是在游戏,是“假装” 的,但他们总是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再现他们所观察 到的人们的生活活动。
开个水果店
场地和材料准备
注意问题:要为幼儿设置一定固定的游戏场所和 设备。
固定设置 的小吃店 游戏区
场地和材料准备
注意问题: 要提供丰富多样 的玩具材料。 让幼儿参与环境 创设和游戏材料 准备。
(二)角色游戏的现场指导 1,鼓励和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确定游戏主题
2,教会幼儿分配游戏角色。(自己报名、推选、轮流)
游戏情节已告一段落,再往下发展有困难,这时即使 是游戏时间还没结束,也应该提醒幼儿结束游戏,以 免产生倦怠感。
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
游戏结束后整理场地,收拾玩具既是方便游戏下 次开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的重要时机,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代替。

针对不同年龄 班幼儿的特点, 教师应该采取 不同的指导方 法。
动作的概括性 儿童在游戏中不是单纯地玩玩具:听诊器、方 向盘等,而是通过使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 戏情节,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体验。 如,医生看病、司机运乘客、送小孩看病、去 公园玩、去串门、做饭、买菜等, 游戏中的动作,不是具体某人、某一动作的翻 版,而是概括的、压缩的动作。 如,为病人看病、妈妈抱娃娃、喂娃娃等是医 生、母亲动作的概括。
分析
案例中的幼儿由于思维方式和生理心理发展的年 龄特点,对于角色扮演的分工概念还比较模糊,只满 足于拿材料的过程,而往往不注重自己的角色扮演。 其角色意识和角色认知不完善,规则意识不强。
语言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游戏中应该给予行动和 语言上的双重支持,语言可以指导和辅助幼儿游戏的 发展,适当的提示他们应该如何去做,也用语言鼓励 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游戏的结束时,教师可以用语言来做总结性的 发言,对于好的幼儿给予肯定,对于不足之处应该告 知他们并下次改正。
Q:什么是游戏规则?你能举例吗?角色游 戏有游戏规则吗? 案例:在小班“开汽车”游戏区里,佳明和 琳琳正在开心地玩着。突然,教师听到琳琳尖尖 的叫声:“讨厌,让我过去!”教师循声看去, 只见佳明正坐在停车场的入口,抬起一条腿挡住 琳琳的去路。教师立即上前责怪佳明:“为什么 不让琳琳走?”佳明委屈地说:“她还没有刷卡, 不可以进停车场的!”教师说:“原来是这样, 请问我没有卡怎么办呢?” 佳明立即高兴地拿 出一张纸片对教师说:“请充值!”教师便拿来 游戏币给佳明。佳明把“停车卡”在手上一刷, 腿就让出路来:“请进!”
(三)角色游戏结束环节的指导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引导幼儿收拾游戏材料和场地,培养幼儿良好 的习惯。 3,评价游戏,丰富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
愉快自然地结束游戏
教师要把握好结束游戏的时机 结束游戏的时机有两种情况:
游戏情节开展比较顺利,应在幼儿情绪尚未低落时结 束游戏。这样就可以让幼儿感觉意犹未尽,盼望着下 次游戏的开始。
把个人的象征变成了集体的象征, 此时言语起了固定物体名称、功能 的作用
枕头
砖头
瓶盖——锅(这是锅) 沙——米 树叶、草——菜 石头——鸡蛋、炉子
3、假想游戏情景的迁移性、动作的概括性
案例:区角活动时间一到,佳明和琳琳就 来到娃娃家里玩游戏。没过多久,教师就听见 琳琳大叫“疼、疼!”走近一看,原来是佳明 把琳琳压在软垫上,双手用力抓捏琳琳的后背。 教师急忙制止,并责怪佳明不该欺负琳琳。佳 明说:“我在给老婆做按摩呢!”教师问佳明: “你怎么会按摩呢?”佳明说:“我妈妈工作 累了,爸爸就是这样给妈妈按摩的。” 为什么说是情景的迁移,而不是幻想的情景?
3,观察幼儿游戏,参与幼儿游戏,给予适宜的指导。
案例: 今天角色游戏的活动时间又到了,程程担任的是理发店的 发型师,有一个顾客来到了理发店,程程开始为他理发,程程 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拿着小推子,梳一梳、推一推,认真 地,有模有样地为顾客理着发,理完了,顾客照了照镜子,高 兴地走了。程程看见顾客走了,又没有新的顾客来,就在椅子 上坐了下来摆弄着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程程看看还 是没有顾客来,就起身离开了。 问题:案例体现幼儿游戏哪些问题?如果你是教师会怎样指导? 分析: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角色意识不是很强,对游 戏的坚持性也比较差,不能很好地坚守岗位,对角色的认知还 不全面。 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观察、指导和丰富幼儿的游戏,可 以组织幼儿讨论和设计游戏情节,或者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 ,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具体可以:
长,条件较复杂。
变化性——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内容随社会生
活变化而变化。
1、小班 (1)特点
小班儿童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时期。 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差; 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 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 儿童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 玩相同的或相似的游戏。
启示2:教师在选择角色游戏时要考虑 幼儿的生活经验
3、想象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情景迁移
启示:主动创设游戏情景
以物代物
启示:提供适宜的材料, 发展幼儿的象征能力
以人代人
启示:增进幼儿对角色的认知
三、角色游戏的结构 主题、角色、假想、规则
核心
角色游戏结构的特征:
1、扮演角色的多样性
(1)扮演角色的性质:
第一类:机能性角色
通过模仿范例( 模仿对象)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来标志他所模 仿的对象。 如,司机 ——方向盘的转动; 交警 ——手臂的挥动; 医生 ——听诊器、注射器的使用; 解放军 ——小军帽、腰扎皮带; 骑马 ——竹竿,跨在棍子或杆子上,一颠一颠地奔跑等。
第二类:互补性角色
Q:互补性的角色有哪些呢?
(2)指导
①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种类少、数量 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儿童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 纷,满足儿童平行游戏的需要; ②教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儿童游戏,也可以游戏中角色 身份加入进游戏中,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 ③要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 立。 ④通过讲评帮助孩子积累游戏经验。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是角色游戏的前提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选择 主题、角色、材料,游戏过程中自由切换情节 和发展内容,使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游戏 中得到充分体现。
启示:尊重幼儿自己的意愿, 给幼儿充分自由游戏的权利。
2、幼儿的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启示1: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中角色的区别
Q: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都要求小朋友扮演角色,这两种 游戏中的角色有什么区别呢? 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 情节:现实生活的印象 内容:可由幼儿自己选择创造
表演游戏中的角色:来源于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反映的是 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在文艺作品的 基础上自己想象、创造。
2、游戏中物品的假想性
以一个当前的物体代替一个不在眼前的另一个 物体,并以被替代物的名称来命名替代物,称之为 “以物代物”。
Q:积木Baidu Nhomakorabea沙、树叶、草、石头可以假想成什么?
2、游戏中物品的假想性
游戏中以物代物的特点,都与他们所想象的、 不再眼前的东西在外形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 块 积 木
面包
肥皂 饼干 用语言表达 出来,使别 的孩子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