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直高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测试试卷

高一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D. 现代型

【答案】D

【解析】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D正确。故选D。

2.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为了缓解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我国宜采取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模式,但B模式出现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不足、老龄化等问题,故选C模式。

3.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其主要考虑因素是()

A.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导致人口快速增长

B. 北京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有限,维持合理人口容量

C. 控制常住人口可以解决城市交通与环境问题

D. 限制城市外来人口,鼓励农民工回乡务农

【答案】B

【解析】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地区,水资源短缺。设定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短缺,通过设定人口“天花板”维持合理人口容量,B正确。

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

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

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下图)。完成4-6题。

4. 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政治

C. 交通

D. 资源

5. 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

市集聚区的

A. 服务范围

B. 服务种类

C. 服务等级

D. 服务门槛

6. “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A. 空间结构

B. 产业协作

C.规模结构

D. 城市化进程

【答案】4.B 5.A 6.C

【解析】4.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属法国的政治中心,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及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因此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故答案选B。

5.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主要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服务范围,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从而能够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故答案选A。

6.“平衡城市”规划可以将一些产业转移到边远地区,从而可以优化法国城市的产业协作,故答案选C。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及风频图。据此完成7-8题。

7.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河流下游②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③远离大学城④临近公路和铁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 若甲处为新开发的楼盘,房地产商选择的

最具吸引力广告词是()

A.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B.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C.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 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答案】7. A 8. B

【解析】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地区,由风向标可知城市盛行北风,河流由东北、北向南流。选A正确。

8.甲地处城市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带,环境好、空气清新,即水岸名邸,上风上水。选B正确。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9-10题。

9. 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

确的

A. 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B. 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

C. 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

D. 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10.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 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B. ①地以种植水稻为主

C. ②③两地发展花卉,蔬菜条件优越

D. ④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答案】9. B 10. A

【解析】9.本题组结合区域地理示意图,综合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各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及各地的种植制度。难度中等。结合示意图及题干描述可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①地以种植春小麦为主;②地距离城镇近,也靠近河流,利于发展蔬菜种植;③地靠近公路,交通便捷,最适宜发展乳畜业;④地为温带丘陵地区,应种植苹果树。

10.本题题干又转换了已知条件,且要求找出错误的选项,图示地区为南部沿海地区,所以①地为平原,以种植水稻为主;②③两地发展城郊农业条件优越;④地位于丘陵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故A错。

下图为三地区农业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 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A. 混合农业

B. 季风区水田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

12. 与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最相似的地区是

A. 墨累—达令盆地

B. 欧洲西部平原

C. 三江平原

D. 四川盆地

13. 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城市郊区,市场需求量大

D. 水热条件好,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答案】11. B 12. A 13. C

【解析】

11.读图,甲地区的种植业占很大比重,畜牧业占比重小,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较多,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季风区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的商品率高,A、C、D错。

12.乙地区种植业、畜牧业占比重相当,商品率高,是混合农业区。与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最相似的地区是墨累—达令盆地,A对。四川盆地是水稻种植业,欧洲西部平原是乳畜业,三江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D、B、C错。

13.丙地区畜牧业占很大比重,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比重很小,是密集农业,应是乳畜业。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位于城市郊区,市场需求量大,C对。种植业占比重小,人均耕地少,A错。投入劳动力少,劳动力不是优势条件,B错。材料中没有水热条件,D错。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14~15题。

14.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