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南利津断裂带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南利津断裂带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研究
油层电阻率数值相对较低是滨南利津断裂带储层测井评价的主要难点。

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复杂,正确了解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是测井评价的基础,本文综述了低电阻率油气藏的定义及其成因类型,从地层水矿化度、束缚水饱和度、粘土附加导电、导电矿物、钻井液侵入五个方面对工区内低电阻率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确保储层流体性质的正确识别。

标签:低电阻率油层;高地层水矿化度;高束缚水饱和度
1 引言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复杂油气层已经成为目前甚至将来的主要勘探目标。

低电阻率油气层由于其储量和产量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特殊的勘探领域。

本文从地层水矿化度、束缚水饱和度、等五个方面对该工区低电阻率油层成因进行分析,确保储层流体性质的正确识别。

2 低阻油气层的定义及成因类型
广义的低电阻率油层,分为绝对低电阻率油层和相对低电阻率油层两种。

根据国内主要油田低阻油气层的电阻率特征,参照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考虑到低阻油气层的一般电性特点,可以给低阻油气层下一个一般性的定义:即与具有类似物性、岩性和水性的水层电阻率相比,电阻率增大率小于3的油气层定义为低阻油气层。

根据形成油气层低电阻率的不同成因,可以把胜利油区的低阻油气层划分为如下六种主要类型[1]。

①高束缚水型;②泥質附加导电型;③高地层水矿化度型;④低含油高度型;
⑤钻井液侵入型;⑥砂泥岩薄互层型。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上述分类结果是从形成低阻油气层的成因角度作出的。

实际上,很少低阻油气层仅仅是由一种成因形成的,多数情况下,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只不过不同的低阻油气层中,不同成因的重要性不同而已。

3 研究工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研究分析表明,不同地区低阻油气层的储层特征差异较大,造成油层低阻的原因不一。

针对具有低阻特征的滨659沙三段、滨648沙三-沙四段、滨649沙三-沙四段、滨5沙三-沙四段储层,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低阻成因进行了研究。

3.1 地层水矿化度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表1为四个区块的水分析资料。

滨648和滨649块沙三段的地层水矿化度已经在200000mg/l左右,根据胜利油区经验推断和测井曲线特征分析,沙四段的地层水矿化度应该与沙三段接近或者更高。

因此地层水矿化度高,是造成该区块油层电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束缚水饱和度高的影响
研究工区共有3口井13个岩样做过饱和度分析实验数据,较可靠的3个岩样的束缚水饱和度分别为58.9%,47.1%和40.4%,反映了该区块高束缚水饱和度的特征。

该区块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岩性细、孔喉半径小且为亲水性润湿,导致了束缚水饱和度偏高。

因此,束缚水饱和度高的特点是造成该区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3.3 粘土附加导电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粘土矿物附加导电性产生作用的前提是在相对较低的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

图1为细砂岩样品电导率Co随溶液电导率Cw变化的关系图。

在低矿化地层水条件下,岩石中存在微弱的粘土附加导电,但随着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大,尤其是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50000mg/l时,粘土附加导电作用已经不明显。

这说明在该地区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粘土附加导电不是造成该地区低阻的主要原因。

3.4 电子导电矿物富集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由研究工区的储层铸体薄片结果,发现储层基本不含黄铁矿,不可能构成油层低阻的成因。

3.5 高矿化度钻井液低侵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研究工区储层的自然电位均为负异常,为淡水泥浆钻井的反映。

因此,咸水泥浆低侵也不是油层低阻的成因。

4 小結
通过以上成因机理的分析及实验研究,认为:
①地层水矿化度高是导致油层电阻率绝对数值低的主要原因;②岩性细、储层微毛细管发育导致的束缚水饱和度高是油层电阻率电阻增大倍数降低的主要成因。

参考文献:
[1]雍世和,张超谟,等.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262-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