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理论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五项职能(行政事务的处理):

1.计划——决策

行政计划是指:行政机关为达成特定的行政目的,为履行行政职能就所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对有关方法、步骤或措施等所做的设计与规划。

计划—组织—执行—控制—监督,行政计划是一切行政工作的基础。

行政计划的类型:依据行政计划所具拘束效果不同,可以将行政计划分为拘束性计划、影响性计划以及建议性计划三种。

行政计划的特点:1.目标性2.普遍性3.超前性。

行政计划的作用:1.行政计划是行政决策目标实现的保证。2.行政计划是行政执行实施的纲领。 3.行政计划能提供控制的标准。4.行政计划能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合理利用一切资源,使行政活动取得最佳效益。

行政计划的形式: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中央计划、地方计划和基层计划

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目标、政策、程序、规则、预算

行政计划制定的程序:调查研究科学预测总体设计具体设计实施修正

行政决策是指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为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主意作决定的活动。

行政决策的特点: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2.决策内容上的特性。3.决策所代表利益的特性。4.决策依据上的特性5.决策所约束的范围上的特性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1.预测原则(立足现实,展望未来)2系统原则(认清整体和局部的关系)3信息原则(信息是基础,注重信息收集)4可行原则5择优原则(多个方案进行比较)6动态原则(决策要有弹性)7民主原则(重要民意,科学决策)8服务原则(为人民服务)。

(四)基本程序:1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2 拟制备用方案阶段。3选择最佳方案阶段。(关键阶段)4方案的修正完善方案(建立正式的决策追踪和监测制度,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1行政决策中枢系统。2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辅助3行政决策信息系统2.组织——职能与机构

行政职能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行政职能的特征:(1)执行性。(2)多样性。(3)动态性

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包括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2)社会职能,具体包括经济职能、文化教育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我这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1)计划职能(首要职能)(2)组织职能

(3)协调职能(4)控制职能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 2方式的转变(①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为主②由微观直接转向宏观间接为主③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3关系的转变(①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②理顺政企关系③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行政组织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行政组织的指导原则:(1)职能目标的原则(2)精干效益的原则(3)完整统一的原则(4)分权管理的原则()5管理层次与幅度适度的原则(6)职、权、责一致的原则(7)稳定性与

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8)依法设置的原则。

我国原有行政组织的主要弊端是: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结构不当,功能不全;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中央与地方职责不清,机构设置层层对口。

3.领导——领导(权力)

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用人等的社会活动。主要任务

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群众路线和矛盾分析等方法构成了我国行政领导的基本方法

行政领导的特点:时代性、综合性和服务性。

行政领导的方式:1强制方式2说服方式3激励方式4示范方式

行政领导艺术:1授权的艺术(全力抓好大事,小事情则委托给部属办)2用人艺术(做到人尽其才)3处事艺术(干好本职工作,不得越权行事)4运时艺术(合理安排时间)

行政领导的基本素质要求:政治、知识、能力、心理、身体素质

4.控制——监督

行政控制是指行政领导者和工作人员为了检查行政执行的进程和完成情况,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以确保实际工作与工作计划相一致而采取的措施。

控制的分类:1.内在控制与外在控制 2.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

3.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与成果控制

行政监督是指党、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遵纪守法情况的督察和督导活动。

行政监督的原则:1经常性原则2广泛性原则3公开化原则4确定性原则5有效性原则。

行政监督的基本作用有:预防作用、补救作用、改进作用。监督意义可以从中扩展

行政内部的监督:1一般监督(上级对下级)2业务监督(上级对下级,业务监督和部门之间的业务监督)3专门监督(行政监察机关和审计监督)。

行政外部的监督: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3政党的监督4各种社会组织的监督5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5.创新——改革

1改革主要内容:(1).转变政府职能,合理配置政府职能结构;(2)重新划分管理权限,调整政府行政权力结构;(3)改革政府机构,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行政组织;(4)进行政府人事制度的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5)建立健全行政法制和行政监督。

2.基本原则:(1)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2)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4)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5)坚持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渐进到位的改革方式,配套推进改革。

3.展望改革:(1)继续转变政府职能。(2)进一步改革政府机构;(3)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5)进一步加强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

4.存在的主要问题:(1)观念与利益问题;(2)职能转变、政企分开问题(3)改革的配套、平衡问题;(4)人员分流问题;(5)行政法制建设问题。

5.改革的基本目标:(1)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3)加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使政府行为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