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基本知识

人们在研究磨擦起电现象时发现,当带正电的物体和带负电的物体靠近时,常有火花产生,同时发出劈啪的声响,这种现象叫做放电。雷电是大自然中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的大规模放电现象,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的声音。从电学的角度来讲,雷云放电就会产生雷电流,雷电流除具有电流的一般的特性外,还有发生时间短(微秒级)幅值高(几百KA)的特点,所以雷电流的瞬间功率是巨大的。正因为雷电流的特殊性,使得雷电有其特殊的破坏力,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雷击可以把建筑物劈裂,使架空的电线短路、引起森林大火,还会造成人员的直接伤亡。自18世纪富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以来,人们致力于雷电及其防护的研究实践已有删年的历史,对雷电的防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雷电基本知识,有利于搞好仓库防雷安全工作。

一、雷电的形成与分类

(一)雷雨云和雷电的形成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或称积雨云),雷雨云是热气流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作用,温度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气体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由于过冷水大量冻结而释放潜热,使云顶突然向上发展,达到对流层顶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铺展,使云中水滴分裂成较小的水滴或较大的水滴,分别带负电和带正电。较小的水滴被气带走,形成带负电的雷云,较大的水滴留下来形成带正电的雷云。

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位逐渐升高。当带不同电荷的雷云在空气中互相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便发生激烈的放电,出现强烈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出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空中闪电和雷鸣,见图5—1(a)。当带电雷云离地面较近时,还会对地面突出物直接放电,这就是直击雷。见图5—1(b)。

图5—1 雷云放电现象

(二)雷电的分类

1.雷电按照放电形式不同分为:线形雷、片形雷和球形雷

(1)线形雷。线形雷是一种蜿蜒曲折,枝叉纵横的巨型电气火花,长2—3公里,也有的长达10公里,线形雷是闪电中最强烈的一种,对电力、电讯系统及人畜和建筑物等威胁最大。线形雷大多是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但也有的是雷云之间的放电。这种闪电可以同时击在不同的地方,一般分为前导放电和主放电等阶段。在大多数情况下(约50~70%以上),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也就是说由若干个先后在同一通道上发展的单一的,放电所组成。重复放电的数目一般为1~27次,单次放电的延续时间一般为0.001~0.02秒,各次放电的间隔时间为0.01~0.05秒。

(2)片形雷。片形雷是出现在云的表面上的闪光,它有时可能是被云块遮没的火花闪电

的延光,也可能是在云的上部发出来的丛集的、若隐若现的一种特殊的放电作用的光。这种闪电,表示云中电场的能量虽然已经足够产生放电作用,但是新加入的电量却太少,以致在闪烁放电尚未转变到火花(线状)放电以前,原有的储电量已经用完了,片形雷对电力系统一般只会引进感应过电压。

(3)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特殊的雷电现象,简称球雷。是橙或红色,或似红色火焰的发光球体,(也有带黄色、绿色、蓝色或紫色的),直径一般约为10~20厘米,最大的直径可达1m,存在的时间大约为百分之几秒至几分钟,一般是3~5秒,其下降时有的无声,有的发出嘶嘶声,一旦遇到物体或电气设备时会产生燃烧或爆炸,其主要是沿建筑物的孔洞或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有的由烟囱或通气管道滚进房内,多数沿带电体消失。

球形雷形成的原因:一是等粒子体;二是小范围的急促气旋造成,三是核反应。到目前试验室未圆满重复这一现象。

2.雷电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

(1)直击雷。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称直击雷。直击雷的放电过程为:当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感应出异性电荷,两者组成一个巨大的电容器。雷云中的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地面也是高低不平的。因此,其间电场强度也是不均匀的。当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即发生雷云向大地发展的跳跃式先驱放电,延续时间为0.005~0.01s,平均速度为100~1 000km/s,每次跳跃前进约50m,并停顿30~50μs。当先驱放电达到大地时,即发生大地雷云发展的极明亮的主放电,其放电电流可达数十至数百千安,放电时间仅50~100ps,放电速度约为光速的1/5~1/3,即约为6~104km/s。主放电向上发展,到云端即告结束。主放电结束后继续有微弱的余光,余光延续时间约0.03~0.15s。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性质。平均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最多能出现几十个冲击。第一个冲击的先驱放电是箭形先驱放电,其放电时间仅约0.001s。全部放电时间一般不超过500ms。

(2)感应雷。感应雷也称间接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亦可以叫做雷电的二次作用。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

静电感应雷是雷云接近地面时,使邻近雷云的金属设施上,特别是较长的金属设施(如架空线路)上,能感应产生与雷云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云放电时,如金属设施上的感应电压较高,也就会向邻近的设施放电(金属设施未接地时),或以雷电波的形式沿线路极快地传播。

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使处于这个磁场中对地绝缘的金属构件、建筑设施,感应出很高的电位。当这个电压足够大时,就可能对地或向邻近的设施放电。

(3)雷电侵入波。由于雷电电流有极大峰值和陡度,在它周围出现瞬变电磁场,处在这瞬变电磁场中的导体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而此瞬变电磁场,都会在空间一定的范围内产生电磁作用,也可以是脉冲电磁波辐射,而这种空间雷电电磁脉冲波(LEMP)是在三维空间范围里对一切电子设备发生作用。因瞬变时间及短或感应的电压很高,以致引起电气设备的过电压。

二、雷电的危害

(一)直击雷的危害

直接雷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电效应破坏、热效应破坏和机械效应破坏。

1.电效应破坏

电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雷击形成的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产生过电压作用,可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烧断电线而发生短路放电,其放电火花、电弧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绝缘的损坏,还会造成高压窜入压和设备漏电的隐患,可能引起严重的触电事故;巨大的雷电流流入下,会在雷击点接地周围的5~10m范围内形成极高的电压,可直接导致接地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热效应破坏

热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出大量的热量,高温作用造成易燃品燃烧或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或爆炸;如果直接雷击在易燃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