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研究
摘要: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正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同样也成为我军建设的战略选择。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互通性、融合性,将诸军兵种的作战单元融为一体,军事信息系统对于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实现体系作战能力形成对信息系统的需求。
关键词:军事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平战实战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军事信息系统对于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通过运筹谋划,使诸军兵种力量成为一体,军地行动成为一体,各个作战阶段成为一体,各个战场空间成为一体。
1 军事信息系统在体系作战能力形成中的基本原则
1.1 必须树立全维一体化的情报信息观
立体侦察、全程监控是指在组织实施体系作战行动时,要综合运用陆、海、空、天等各个领域的信息监测平台,使各种信息情报侦察手段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信息侦察网络,实现从太空到水下、从物理空间到精神领域全时域、全空域、全领域的立体侦察监控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为体系作战提供有力的情报信息保证。
1.2 必须使敌作战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
系统对抗,体系瘫痪,是指要着眼信息技术所催生的一体化作战能力,综合运用诸军兵种远程火力和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或制胜要素,重点打击敌作战体系中的要害目标和关键环节,造成敌作战体系的作战功能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注重以远程精确火力对敌方作战系统的关节点实施打击,使其整体性和稳定性受到破坏,从而引起敌作战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造成系统质变,以削弱敌作战系统的功能。实施结构破坏的核心就是要重点打击敌指挥控制系统、侦察预警系统、电子战系统、后勤系统等重要而敏感的“关节点”。
1.3 必须树立适时、适地、适量的全面保障观
全面筹划,精确保障就是利用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将作战保障的需要、保障力量的部署和保障方式的采用统一计划、统筹安排,在精确的时间、精确的地点提供精确保障。其实质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重新编组、调配和使用后勤装备保障力量,形成从供应源到需求地的无缝隙连接,建立更快、更精确、更灵敏的后勤保障系统,为信息火力战提供“适时、适地、适量”的全面保障。适时就是精确把握保障的时机;适地就是在需要的作战区域提供及时的保障;适量就是精确把握保障的数量、种类、标准和质量,提供更有效、更可靠的保障。
2 军事信息系统在体系作战能力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2.1 军事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联接融合的桥梁
(1)建立高效的一体化的指挥平台
只有靠强大的信息系统,才能统一各作战要素的信息格式和接口标准,使各种作战信息能够在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精确打击、网电对抗、综合保障各系统,以及配置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武器平台之间有序顺畅传递,实现整个作战体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信息系统通过一体化的指挥平台,把隶属于各军兵种的作战单元联接成有机整体,实现指挥机构互联、指挥信息互通、武器装备互操作,推动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由松散向紧密、由协同性联合向一体化联合发展。
(2)发挥信息的“粘合剂”作用
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各军兵种横向结合力。不但有助于发挥各军兵种火力的综合效能,而且为实现军兵种间的火力协调提供了可能。通过信息的“粘合剂”作用,将诸军兵种的飞机、舰船、导弹发射装置、坦克和火炮等各种作战平台有机联为一体。在兵力组成上,实现了多军种、兵种的联合;在火力运用方式上,实现了长短互补、全纵深攻击;在作战效果上,实现了点面结合、整体毁伤之目的。
2.2 军事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效能发挥的倍增器
(1)整合作战资源
不同配置地域、不同作战任务的军兵种,由联合作战指挥员按照
各模块的职能任务和战术原则统一配编、统一指挥。早在开战前,就预先集成了各军兵种运行规律和特点等诸多信息,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原理,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前方和后方、作战和保障、军队和地方等用于作战的资源,进行智能化分析、科学化调用,实现众多力量的最优组合、按需编配。
(2)“零时间”耦合的作战行动
体系作战的基本要求是发现、识别、打击、评估等一系列作战行动紧密联接,不可脱节。信息系统通过优化集成,打破妨碍信息高速流动、实时共享和资源优化的各种壁垒,使得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利用等诸多环节“零时间”耦合,让各个作战平台、各类武器系统实现实时联通,促进作战体系真正达到一体化程度。
(3)作战体系实现性能互补
作战体系中任何一种作战力量与作战资源在单独使用时,都存在着自身的缺点。但在综合使用时,有很多的功能都是重复的,这样就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于是信息系统通过自身的链接作用,科学重组多维战场空间的力量和资源,通过系统化、网络化的形式组合,使分散配置和相距遥远的武器装备、作战要素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3 实现体系作战能力形成对信息系统的需求
3.1 平战结合,多法并举,扩大信息来源
平时应加强对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情报信息的获取,尤其是对各类武器系统有关的信息及其军用装备相关的电子产品技术特性的了解和掌握;在战前和战时,充分利用我侦察卫星、雷达、飞机、舰船和其他侦察器材,建立陆、海、空、天立体的对敌信息监视网,最大限度地获取敌方信息,为实施信息及火力打击提供可靠依据。要构成全方位立体侦察布势,组建太空侦察网、空中侦察网、地面侦察监视网。
3.2 加强对现有作战平台的改造
作战平台的信息化是体系作战能力形成的基础。因此,要结合我军装备的实际,加速现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进程。一是将现有武器装备的指挥控制系统实现电子化,并与信息进行结合,使之成为我军C4IS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使武器装备向高速机动化方向发展。火器载体自身机动能力(如自行火炮、装甲战车机动能力)和火器本身机动能力(如导弹的飞行速度)等。只有提高作战平台的信息化程度,才能更大地发挥体系作战能力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靳敬纯.一体化联合作战空间信息支援保障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军.联合作战的发展与创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