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安徽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经验:安徽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近期我们赴安徽省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到一些好的做法,对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安徽是农业人口大省,2005年全省城镇化率为35.5%。“十一五”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年均增长在1.5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全省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优化城乡布局,提升城市承载,加快对外开放,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9.2%。尽管与我省54%的城镇率相比仍有约5个百分点的差距,但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安徽省共16个地级市,平均人口约374万,我省为11个市328万,平均规模高于我省。城市结构方面,安徽100~200万人的城市有6个,200~400万人的城市有2个,而我省分别只有1个。相比而言,安徽的城市结构更加优化,大中城市发育相对成熟。

近年来,安徽提出构建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城镇群“一带一圈一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载体,打造以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为主体的江淮城市群,壮大合肥、芜湖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促进合肥淮南、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宿州淮北等城市融合互动,推动沿江城市跨江发展,取得了积极效果。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做法

(一)承接转移,筑牢产城融合发展的基础

产城融合发展是安徽推进新型城镇化始终坚持的原则。近年来全省最大的亮点就是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以“一轴双核两翼”为总体格局,充分发挥各市的区位和产业优势,面向“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一轴”为安徽省沿长江的6个市,“双核”为合肥、芜湖两大增长极,“两翼”是以皖北的滁州和皖南的宣城为中心,辐射带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整个示范区包括了全省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2014年1~10月,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365.5亿元,占全省68.9%,固定资产投资达12107.1亿元,占全省的69.8%。仅合肥、芜湖等八大城市引进的亿元以上项目就达3991个,实际到位资金4536.7亿元。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城镇化的高效持续发展筑牢了基础、带来了活力、提供了支撑。

(二)划区而建,促进皖南皖北协调发展

安徽省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中心,建设了江北和江南两大产业集中区。分区而建的做法,使示范区的政策效应能够在全省更大的范围得到发挥,促进富有区域特色的板块经济快速形成,皖北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安徽新的经济增长极。2012年皖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前三年,皖北六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经济总量由2010年的358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400亿元,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快于全省,皖南皖北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程度进一步提升。

(三)以人为本,均衡配置公共资源

安徽省逐年增加民生支出,推动当地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打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社区,吸引人口集聚。合肥市的滨湖新区在规划时就把最好的地段留出来建设安置房,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紧邻安置房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医院等,便利群众子女上学、看病就医。合肥一中、师范附小等名校相继迁入,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目前开学学校已达19所,招生近5万人,群众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前上名校的梦想。管委会还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开拓新的就业岗位,对农村转移群众进行就业帮助。截至2014年,滨湖新区招商引资累计入驻项目102个,项目按期开工率达95%。新区还先后招引工、农、中、建、交等15家金融机构设立总行级后台服务基地,预计到今年底能提供就业岗位10~15万个。宜居舒适的滨湖新区短短几年集聚的人口已超过40万。

(四)调整区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弘利遴选)

对全省实行一盘棋规划,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是安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手笔。皖江示范区规划成为所有其他规划的指南。区划调整方面,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所辖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管辖。新设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行政区划的调整对内来说,既有利于加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确保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同步推进,还大大拓展了合肥向南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合肥在更大区域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确立合肥中心城市地位,带动整个合肥经济圈快速发展。对外来看,促进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连成一片,形成集群效应,增强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皖江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