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
摘要: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高质量完成其社会职能的有力保障。本文首先明确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三大目标:保证其基本运行、促进其稳定发展、实现其绩效最大化。以该目标体系为指导,文章重点针对多数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
事业单位肩负着为国家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社会使命,其虽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但并不意味着能完全忽略资金的使用效率等财务问题。要高质量地完成其增进社会福利的重要职能,事业单位仍需要进行十分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那么何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又如何实现它的科学、有效?本文将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及针对现有问题的解决策略的展开,深入研究这两个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基本目标:保证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
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是其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相关财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及政策法规,对本单位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及利润分配等工作进行准确、及时的管理,并做好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一系列流程,以辅助领导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确保事业单位能正常运行。
具体而言,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该客观、及时地记录本单位
日常的经济事项,并在规定时点(月末、季末、年末),向领导及上级部门提供准确无误的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说明书等财务资料,并做出恰当的财务分析和反馈。
(二)发展目标: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然而,自从政府的财政拨付方式由直接拨付改为下达预算指标方式后,事业单位面临的资金紧缺危机日益严重,坐等拨款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资金是一个单位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所以事业单位应立足于自身事业发展特点,在保证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制定长期及可持续发展计划,主动向社会筹集资金。有了多元化的资金做保证,事业单位还应更完善其财务管理体制,重点做好财务的预算、控制及分析工作,寻找更多稳健的投资机会,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
(三)最终目标:实现事业单位的绩效最大化
所谓绩效可以简单理解为业绩和效率。业绩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事业单位虽不以盈利为目标,但在确保完成相应社会职能后,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必能有助于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增加社会公共福利。而效率则要求事业单位以较低投入获取较大产出,不仅是经营成本的控制,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通过对业绩和效率的有效管理,实现最大化的绩效,不仅有助于自身的深入发展,还将带来更多的社会福利,这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构建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应包含:预算系统、内部控制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及指标考核责任体系,从而使财务工作者能从全局角度出发,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也为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已经构建这一完整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少之又少。多数事业单位的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将财务管理等同于最基本的现金收付,而忽略了其本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这是现有事业单位“重核算,轻管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财务管理体系中“重核算,轻管理”这一财务管理缺失,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弥补。
首先,事业单位应强化内部的预算管理职能。预算是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未来进行的经济活动,作出的整体财务规划,是各部门行事的依据。预算做得好坏对资产的利用效率、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与否产生重要影响。事业单位应该克服现有的不切实际、短视、不全面、单一,甚至不真实等不足,强化其内部的预算管理。
其次,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自身经济活动的控制。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支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加强经费管理。事业单位还需建立起包括业务流程管理、收入及支出审批、现金及票据管理、内部稽查审计、考核奖励等完善的
控制制度。
最后,由于会计核算只能得到相应的财务数据,还需进行细致的财务分析以将数据转化为有效的信息。只有对财务数据进行了加工,并及时反馈,才能让领导知晓本单位的优势和不足,对领导决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理念
近年来,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而众多的单位却仍以老旧的财务管理理念指导实践。用旧方法处理新环境必然会遇到问题,比如用旧的财务规则核算最新的业务,将不满足上级的审计要求。当前,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逐步推进,更多事业单位的资金需通过自身的努力经营来补充其财政补助经费的逐渐减少,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摒弃原有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逐步摆脱对政府、财政的过度依赖,引入市场反馈机制,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竞争观念、价值观念、成本观念、风险观念、财务公关观念等等。
在众多新理念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风险理念。如今市场环境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市场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更大。这种不确定性即意味着风险,承受较大的资金损失肯定是各单位都不愿看到的。而事业单位的抗风险经验较少,抗风险能力也较为薄弱,所以更应该加大风险的管理力度。
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收集及消化能力,及时捕捉市场的新动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财务管理理念。
(三)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
在事业单位中,财政资金被浪费、截留,甚至挪用等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国有资产的重大损失及无效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缺失。第一,众多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第二,不少单位出纳、会计由一人兼任,应有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第三,违纪的处罚力度不够。遇到违纪情况时,多数单位只要求违纪人员调整账目或者适当罚款,甚至不加管理,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的严肃性。
有效的监督是事业单位预算、控制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各单位利益不流失的有力保障,因此健全财务管理的监督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做好相关监督体系制度方面的建设工作,就是针对各流程中的风险点建立相关的规定和章程,形成制度性的文件材料;另一方面,要求建立相应评价体系,资金使用效率评价体系、预算执行评价体系等等,对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事业单位务必确保其财务管理监督职能的实施,这是其健康发展,实现经营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财务管理的预算、控制、核算到分析,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全局意识等综合素质均有很高要求。首先,财务人员应该做到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尽职尽责,这是重中之重;其次,财务人员应该有较强的信息采集和运用能力,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