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步 基 础
历史再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
北京市手工业者登记入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 私合营
(2)任务之二: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①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探究】结合教材的“历史纵横”中有关知识 分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提示】:目的:早日建成社会主义,适应工业化需要
——《邓小平文选》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一)中共八大
(二)经济建设失误
1、原因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 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 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 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原因:
【探究】 :词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什么?
【提示】:新中国成立 【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党在经济建设方面 面临的迫切任务是什么?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
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
预习指导
▪ 新中国经济建设大致分几个阶段? ▪ 过渡时期的概念,时间起止点?又可以具体
分为哪两个时期?
▪ 一五计划是什么?内容有哪些?取得哪些成 就?
▪ 三大改造的内容与形式,实质及意义是什么 ?
▪ 中共八大的正确性在哪里?为何没有坚持? 八大以后国家经济建设出现哪些失误?
▪ 十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特点如何?
背 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景:2、政治:1954年宪法颁布后中国初步确立起完善的政治框架, 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向社会主义转变,三大政治制度建立并完 解 善。
国际形势:中国在亚非拉国家中取得支持和声望,国际形势相
对缓和。
2、主要矛盾:
工业国的要求 PK 农业国的现实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 PK 当前尚
中国现代史 (1949年10月----- 现今 )
1.1949年10月------1956年底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1949年10月----1952年底 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1953年-----1956年底 一化三改 经济建设和生产 关系改革时期 2.1956年-----1966年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国家入股私营企业,并由国家派代表负责经营
管理,企业性质从私有变成公私共有。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国家对资本家手中的股份进行赎买,使企业完
全变成公有。
【身临其境】
假设你是一位生活在当时的公 民,你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国 情有哪些判断?对国内主要矛盾会 作出怎样的分析?认为党和国家应 如何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中发展)
3.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
4.1978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特色发展(向市场经济迈进)
导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学习指导:
注意分析此时期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中国外交政策等,并结合具体史实思考 不同阶段经济建设的不同特点。
“一五”计划 文化大革命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探究】: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 建设历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严重的失误?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急躁冒进,犯了
“左”倾错误。
★受苏联影响;
★中共缺乏经验。
(二)经济建设失误
2、表现:三面红旗
表现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内容: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
后面貌的愿望(主观上) 但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 (客观上)
未满足人民需要的现实
3、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生产力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 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用借鉴,所以比较 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 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 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国民经济陷于瘫痪和全面混乱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遭受破坏,但仍有一定发展:
“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 大搞阶级斗争, 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忽视经济建设
2.发展原因:
①1971周恩来恢复调整、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 ②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竭力抵制
一田、一桥、三公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三铁、三厂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底
1957年10月,武汉长 江大桥建成通车。
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拉萨人民庆祝 青藏公路通车
重点部门: 重工业、交通运输业
重点地区:东北
◆◆ ◆ 社 初初 会 步步 主 形改 义 成变 工 合落 业 理后 化 的, 的 工奠 开 业定 端 布初
“大跃进”
“二五”计划期间工农业总 产值平均每年只递增0.6%,是 建国来所有五年计划中增长率最 低的。经济效益也最差,每百元 积累的新增国民收入,“一五” 期间是35元,“二五”期间只 有1元,创造建国以来最低速度 的纪录。
“大倒退”
社会主义经济探索失误的危害: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破坏,
土地私有制
与未来的社会性质不符
小农经济
力量太小,满足不了工业化需要
②基本途径和方式:
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
③完成及意义: 合营(赎买)
私有变公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
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初级阶段;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形成
深入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
饼状图反映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
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种个南瓜像地球, 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 地球又多一个洲,
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人民公社军事化
“一大二公”即是对人民公社特点的概括。
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乃至一二 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
所谓公,就是将几十甚至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 社合并,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 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 吃饭不要钱,被称作共产主义因素)。
图大脚片跃踏黄反进河映—水了—倒什大流么炼,历钢史铁事为件中?心男有女什争么登特点将征台?,
搬来泰山做枕头。
万千炉子一齐开。
决心苦战十五年,
火花日夜无停息,
赶上英国不发愁。
赢得铁流滚滚来。
历史回音壁——你来总结,我来倾听
百度文库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③导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一)中共八大 (二)经济建设失误 (三)经济政策调整(1960) 速度
比例
1、内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实质:纠正 “左” 倾错误
3、结果:1962年底,国民经济好转。
人民公社与农业合作社的区别
合作社:农民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的组织的合作 经济组织,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完成国家对农业的改造, 是正确的。
人民公社化:合作社的扩大,实行平均分配,政社 合一的组织,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打击农民积 极性,实质是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 个严重失误。
到1952年,工农业产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国民
经济的恢复;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2、过渡时期的建设(1953—195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 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探究】:以上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面临 什么样的现实?
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二、过渡时期的建设(1953—1956)
根据总路线要求,制定 “一五”计划 点我
(1953-1957):生产力建设+生产关系变 革
内容(特点): 为什么这么做?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强调处理好农、轻、重之间的关系,兼 顾农业、轻工业发展。
社会主义探索!
激情中的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1956年)
问题1:八大召开时 中国的形势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问题2:中共八大对 我国主要矛盾做了 怎样的分析?制定 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一)中共八大
1、
国内形势:1、经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计划 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中国进
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 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恢复国民经济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表现: 交通堵塞、通货膨胀、生活困苦
原因:
1、帝国主义掠夺。 2、国民政府搜刮。
3、战争破坏。
(2)恢复及意义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破坏
全民大炼钢铁
留下荒山秃岭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 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③导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大跃进”本来 是希望创造一个中 国历史上没有、其 他社会主义国家罕 见、能使世界震惊 的经济发展速度新 纪录。
(二)经济建设失误
▪ 表现2:大跃进——工业、农业 大跃进
▪ 表现3:人民公社化运动——将 高级合作社重新改组为人民公社 特点是政社合一,一大二公,平 均分配
历史回音壁——你来总结,我来倾听
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 万吨合格。不仅毁掉了大量山林,还影响了农 业、手工业的发展。
外部原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成功经验。
现实原因: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
寻访一五:一社五会计主划义的工业业成化就的及开特端点
克拉玛依 油田
新藏公路
集二铁路
沈阳机床厂、飞 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厂
长春一汽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 大桥
这城横是市批一的五工计业建划成设就期东间? 一北副对联:它反映了哪两鹰座厦铁路
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有制经济 其它经济成分
个体经济
多种经济 成分并存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有制
公有制经济 占绝对优势
生产资料公有制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初级阶段)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名词解释---------公私合营
核心内容:“一化三改”

特点: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根本目的: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实质: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材料: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 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 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③进行三改。
思考:我国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一:我国在人口多、底
子薄、可利用外资有限的历史 条件下,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战略选择……主要是集中力量 进行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 中心工业建设……
材料二: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 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抗美援朝
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 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 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 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这种现象造成了 农民的惊恐和不安,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极 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人民公社运动的错误在于对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地位和相互关系)的调整超越了我国当时农村实际的生产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