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属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

在鳢属中还有一种鱼叫月鳢,俗称七星鱼、山花鱼、点秤鱼,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常栖息于山涧溪流中间,月鳢体型似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月鳢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

月鳢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く”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色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

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据测定,每100g乌鳢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

据医药书记载,乌鳢有去瘀生新、补血调养的药理作用,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我国人工饲养乌鳢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现将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析如下:
一、乌鳢的生物特性
一、生活习性
乌鳢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

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

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上下颌具尖齿。

体被中等大的圆鳞。

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头相隔2行鳞片。

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

胸鳍长圆形。

腹鳍短小。

尾鳍圆形。

全身青褐色,头、背色较深暗,腹部较淡。

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

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

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点。

乌鳢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沟及低洼沼泽的静水草区。

乌鳢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乌鳢也能生活。

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摄氏度,最适宜水温为26—28摄氏度。

乌鳢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上器官,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乌鳢善跳易逃,一条800——1000克的乌鳢可跃离地面1—2米,发生“过道”现象,因此养殖乌鳢要注意防逃工作。

二、食性与生长
乌鳢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虾、蛙和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鱼体的长大,当食物不足或规格大小相差悬殊时,乌鳢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养殖乌鳢要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尤其是苗种培育阶段,应根据规格大小实行多级分养。

三、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
乌鳢的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随地域而有差异,长江流域的乌鳢,2冬龄,体长30厘米以上,性腺即可成熟,其产卵季节为5—7月,以6月份产卵最盛。

黑龙江流域的乌鳢,2冬龄以上,体长大于35厘米性腺才能成熟,其产卵季节为6——8月,7月为产卵高峰期。

二、乌鳢成鱼养殖
乌鳢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等水体中将乌鳢苗种养成商品食用鱼的生产过程,在我国,其养殖方法多种多样,有混养、套养、单养、集约化养殖和网箱养殖。

本次重点介绍集约化养殖技术。

一、养殖池的选择: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池塘可采用土池、石砌池、土质底的成鱼养殖池等,高密度养殖乌鳢要求池深2~2.5米,水深1.5~2米,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厘米以上。

池塘要求宜小不宜大,一般在667平方米左右,最大不超过1334平方米。

池塘小有利于生产管理和各生产环节实施。

如乌鳢的吞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容易恶变,池小有利于换水;池塘小有利于实施适时干塘,进行分养,调整全池乌鳢鱼种的规格,减少互相残杀,提高成活率;池塘小,投喂时容易将鱼集中,引鱼上食台,形成抢食局面,有利于培育,加速生长;池塘小,便于干塘捕捞。

由于乌鳢高密度养殖;产量高,数量多;池塘小,供需方的数量上容易吻合,可以减少干塘后一次销不完造成的损失。

在池塘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做好严格的防逃设施,池塘四周的塘埂上用竹篱笆或鱼网围拦,防止乌鳢跳上堤岸。

在池水面的四周种上飘浮性水草,宽度约在0.8~l米,一般水草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25%。

四周种水草不仅可以为乌鳢隐蔽、捕食、高温时遮荫、调节水质等,对成鱼养殖还有防止乌鳢跳上岸的作用。

如果没有现存的池塘,可利用沟渠、库湾、低洼地等修建池塘养殖乌鳢。

养殖乌鳢的水源:河水、湖水、地下井水、溪流水均可养殖乌鳢,地下井水最好先经过曝气后再使用。

水质要求中性或弱碱性,酸性土质地区,一般水的PH在6~6.5左右,可以施用生石灰调节成中性或弱碱性。

鱼池在水库附近,或有地下泉水等地区可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

在养殖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

在养殖前15~20天左右,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现化现用,均匀地泼洒在池塘的每一角落,曝晒1周后进水,进水10天后可以放养鱼种。

原来已养过乌鳢的池塘,在消毒前,先用铁耙将底泥扒一遍;把埋于底泥的乌鳢捉净,以免影响本年鱼种的成活率。

二、鱼种投放:养殖乌鳢成鱼选择10厘米以上的隔年鱼种,最好是16~20厘米的鱼种,它的活动能力、摄食能力、对环境的适应性都比较强。

规格力求一致,不易被残食,成活率高。

10厘米左右的鱼种,一般放养后需经过1-2次的分养,6~8厘米的鱼种过需经过2~3次分养。

当鱼种投放到成鱼池后,由于成鱼池面积较大,分养工作比较困难。

根据各地养殖经验,先投入面积较小的泥池,或在成鱼池中搭一网箱,先培育一个阶段,经过几次分养,规格达到16~20厘米后再放入大池养殖,效果比较好,成活率高。

鱼种选择除了要求规格整齐之外,还要注意鱼种的质量。

优质鱼种的标准是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活动正常自如,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

有病、有伤、畸形的不要。

合理密养是高产丰收的关键,根据放养时鱼种的规格、饵料的供应情况、水深、水质的好坏等综合考虑来确定放养密度。

一般来说,当水深在1.7一1.8米左右,饵料供应充足,水质一般微碱性,一般鱼种体长6~8厘米,每平方米投种15尾;体长10~12厘米,每平方米投放13.5尾;体长14~16厘米,每平方米投放12尾;体长在18~20厘米,每平方米投放10~l0.5尾。

饵料供应不足,水深达不到1.5米,水质较差或水源供应不便等或其中部分条件较差者,应适当降低放养密度,一般 667平方米放3~5厘米的鱼种5000~8000尾;或10一15厘米的鱼种3000一5000尾;或27厘米的鱼种500一600尾。

在乌鳢精养池中还可以投放少量的鲢、鳙鱼的老口鱼种,以调控池塘水质。

鱼种放养时间,一般当年鱼种在6~8月,1冬龄鱼种在3一4月放养。

下半年移动鱼种时最好在乌鳢停食前15~30天进行,即在摄食期间,具体地说在10月,让鱼种移动之后仍在摄食,给它有一个恢复阶段,同时适时服用药饵。

若冬季停食后移动,捕捞时很易受伤,鳞片脱落;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翌年春天很易暴发水霉病,死亡率很高,损失大。

同池鱼种规格应大小均匀,鱼种下池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一般用2%~3%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以每立方米0.5—1克硫醚沙星(孔雀石绿的替代药)药浴3分钟后放养入池。

三、饲料投喂:乌鳢属肉食性鱼类,目前人工单养乌鳢的饲料可分两大类:一种
是以野杂鱼为主的冰鲜动物饲料;另一种是以鱼粉为主的人工配合饲料。

鲜活饵料:淡水中的野杂鱼有粲鲦鱼、麦穗鱼、鳑鮍鱼、小鲫鱼等;海洋中的各种野杂鱼、小带鱼、青(黄)鲇、小鲚鱼、管子鱼等。

根据生产实际统计我们知道:淡水鱼的饲料系数约4.2~4.5,即4.2一4.5千克淡水鱼可养出1千克乌鳢,其差距在于野杂鱼的品种不同、饲料系数也不同;海水鱼的饲料系数是5.5~6。

有些养殖场采用畜禽屠宰的下脚料、蚯蚓、蝇蛆等,甚至采用野杂鱼鱼干浸泡后投喂,效果显然不如鲜鱼好。

人工投喂鲜活饵料时,要注意新鲜、洁净,尤其热天要做好保鲜工作。

特别是海洋小杂鱼,通过速冻、长途运输运往内地,鲜度保证不了,或存放保鲜不好,已经开始腐变,结果乌鳢吃了之后,就会引起肠炎和出血病等。

早几年我们接受了不少渔场前来门诊治疗和咨询,同地方吃淡水鱼的场则没有发生鱼病。

据我们分析,病因在于饵料鱼的鲜度和速冻海水鱼投喂前的化冰升温问题没有处理好,在高温季节特别容易发生上述两种病。

也可以在乌鳢专养池中投放一些自繁能力较强的野杂鱼及鲫鱼、鲤鱼、罗非鱼等亲鱼,让其自然繁殖,供乌鳢摄食。

有的养殖场在乌鳢养殖池上面,距水面1米高处吊1只诱虫灯(黑光灯),引诱昆虫,昆虫跌入水中,成了乌鳢口中之食。

上述两种方法只能作为乌鳢的补充饵料,在生产实践中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人工配合饲料:目前我国已有一些饲料专业厂开始生产系列乌鳢饲料,有浮性颗粒料、硬颗粒料和粉状配合料,逐步推向市场。

乌鳢是肉食性鱼类,对营养需求中粗蛋白的含量比一般鱼类要高,至少不能低于40%。

浙江某公司采用的原料是;优质鱼粉、肉骨粉或血粉、玉米粉、小麦、花生麸、鱼油、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制成粉状料。

总体配方是:动物性原料48%,植物性原料48%~51%,预混料(添加剂)1%。

到目前为止,乌鳢人工配合饲料的组成尚未彻底解决;主要是肉食性鱼类生长需要的一种活性物质——H因子,该物质存在鲜动物组织中,而鱼粉中不存在。

H因子对乌鳢的生长和免疫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工配合饲料还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乌鳢养殖面积发展很快,产量高,全国乌鳢总产量迅猛增加,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也就是说,价格趋向合理化、大众化。

而乌鳢人工配合饲料的价格偏高,使用后生产成本亦高;因而增加了推广难度。

投饲要做到“四定”。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次,上午8一9时、下午4~5时进行。

投喂动物饲料时,将饲料抛在投饲筐架内,投饲筐架用竹子围成方形,固定在水面上,约9~16平方米,大小根据池塘的大小而定。

采取陆续抛投方式的效果好;抛投的力要大,使水面激起水花;饲料在水中漂晃;容易形成抢食的场面;饲料又不会浪费,便于控制投饲量,当鱼不再抢食就可以停止投抛;
投饲人工配合饲料时,要在鱼池中搭一食台。

成鱼池食台用网片、竹子做成方形,面积大小根据池塘大小而定,安臵在距离池边1~1.5米处,沉入水下30厘米,适当比鱼种池食台深一些。

饲料制成软颗粒或团状,仍按少量逐步抛投方式为好,团块状饲料不要制得太干,以免饲料不适口;造成浪费。

投饲量根据乌鳢的规格大小略有调整。

鱼种放养初期,鱼体小,投喂小杂鱼时按鱼重的8%~10%,随着鱼体生长而投饲率逐渐下降,一般鱼种长到150克左右,降至6%,以后基本上按鱼体重的5%~6%投饲。

投喂配合饲料一般掌握在按鱼体重量的5%~8%,同样随着鱼体生长而作适当的调整。

四、饲养管理:乌鳢养殖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水质管理、分养、防逃设施的检修、巡塘等。

水质管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残饵多、排泄物颇多,这些有机物沉积于池塘底部;作无氧发酵分解,常产生硫化氢、甲烷、亚硝基盐及氨氮等有害物质,使水质恶化。

不仅有害于乌鳢的生长,还会导致乌鳢中毒及发生疾病。

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化特别快,易发臭变黑。

为此,定期清除食台中的残饵,定期清洗食台,经常性更换水体。

在成鱼养殖早期可以每周换去1/3,15天大换l次,约换去4/5。

随着鱼体的长大,高温季节一般3天一小换,7~10天一大换,具体看水质变化灵活掌握。

闷热天气要格外注意,水泥池换水要更频繁。

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要升高,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性。

分养规格整齐是养殖成败的关键之一。

在鱼种阶段尽量避免拉网捕捞,而且乌鳢拉网起捕率很低,很容易损伤鱼体,鱼体在10~20厘米阶段最好在大塘中塔网箱培育为好,便于起捕分养,又充分利用水体,经过2~3次分养,鱼种一般可长达20厘米,然后放入大塘,一直养到成鱼出池。

每次分养前停食1天,防止食饵翻吐,污染分养时的水质,影响分养时的成活率。

防逃设施的检修鱼池进、排水口必须安装坚实的防逃网或拦鱼栅等防逃设施,池埂必须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的四周安装防逃的竹篱笆或鱼网围拦。

在大雨、大风、大换水时必须检查以上设施,若有损坏及时修补。

巡塘每天早、晚各一次巡塘,观察乌鳢的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水质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水质恶变要更换水体,清洗食台;水草生长过盛,要清除一部分;有浮头预兆出现要及时增氧;防逃设施损坏要修复;乌鱼活动异常、死亡,就要寻找原因,采取相应的防病治病措施等。

三、乌鳢的疾病防治
乌鳢在江河、水库、湖泊等天然水域中很少发病,随着人工养殖乌鳢的发展,尤
其是小水体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由于其生活环境变化,水体小,密度大,投喂的饲料来源复杂且数量多,加上人为因素干扰等原因,近年来,乌鳢养殖频频出现鱼病,其危害程度有加剧趋势。

因此,如何防治乌鳢疾病,是目前发展乌鳢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乌鳢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乌鳢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原因:
1、鱼种受伤。

在捕捞、分养和运输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而使鱼体表面擦伤,这是其一;其二,同池放养的鱼种规格大小相差较大,当食物缺乏时,相互咬伤,甚至弱肉强食;其三,放养的鱼池结构不合理,如水泥池底质、池壁粗糙、鱼体活动磨擦受伤或受碰伤。

鱼体表一旦受伤,就为感染疾病打开了方便之门。

2、投铒不当。

人工养殖乌鳢投喂饲料多为小鱼、小虾等低质鱼,夏季饵料来源广,价格低,往往大量投喂,以致吃不完的鱼虾腐烂沉积在池内,败坏水质,传染疾病。

秋后饵料缺乏,价格贵,饵料投喂无保障,鱼经常处于饥饱无序状态导致营养不良,鱼体消瘦,抗病力下降,有时甚至投喂已腐烂的鱼虾,直接引起乌鳢发病。

3、水温过高。

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摄氏度,最适水温为26—28摄氏度。

在盛夏炎热季节,当水温高于32摄氏度,又无隐蔽物时,乌鳢食欲减退,当水温进一步上升,鱼感不适完全停食,鱼体消瘦,抗病力下降。

二、乌鳢疾病预防的主要技术措施
1、乌鳢鱼种投放前,鱼池必须用生石灰120斤/亩彻底清塘消毒和曝晒,以杀灭各种有害微生物和病原菌。

2、鱼种下池,操作仔细,运输轻快,并用每立方米0.5—1克硫醚沙星(孔雀石绿的最新替代药)药浴3分钟或2%—3%的食盐浸洗鱼种。

3、同池放养的鱼种,规格必须基本一致,预防相互咬伤和吞食。

4、投喂饲料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5、盛夏水温过高,要加深池水,勤换新水,水面移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调节水质和遮荫。

6、加强饲养管理,水体经常用每立方米20—30克的生石灰消毒,并根据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预防,如用磺胺剂或抗生素等拌入饲料中,做成药饵投喂,能有效地减少乌鳢疾病发生。

7、乌鳢对硫酸亚铁十分敏感,因此在乌鳢的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慎用或不用硫酸亚铁防治鱼病。

三、乌鳢的几种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1、水霉病
病因:因鱼体受伤,体质虚弱感染水霉或绵霉所致。

症状:发病初期,鱼体表局部灰白色,严重时,体表像棉絮状,病烂处充血或溃烂,鱼体离群独游,体质消瘦,如不及时治疗,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流行特点:该病发生在乌鳢生长的各个阶段,一年四季均有流行,当鱼体受伤,水质不好时,更易发生。

防治方法:拉网操作规程运输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鱼种受伤后用每立方米0.15—0.37克硫醚沙星或3%—4%的食盐浸洗消毒,放养鱼种规格大小基本一致,并保证饵料充足。

2、腐皮病
病因:鱼体因受伤感染水气单胞菌而发病。

症状:发病部位不定,病灶溃烂、红肿或脓肿,严重时出现断尾,口腔、头部溃烂,不久即死亡。

流行特点:每年4—5月份初开始发病,5—6月份,当水温达20—25摄氏度时,是腐皮病的发病高峰期,各种规格的乌鳢均可发病。

防治方法:定期用每立方米1克漂白粉或每立方米0.3克强氯精全池泼洒预防,发病初期用呋喃唑酮拌药饵投喂,每个疗程3—5天,每月2个疗程。

3、腹水病
病因:池水恶化,聂氏枸椽酸杆菌大量滋生,鱼体感染发病。

症状:病鱼鳞片竖起,似“松果”,眼球外突,皮下积水,肌肉水肿,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流行特点:此病主要发生在7—8月份的高温季节,发病急,3—4天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新,投饵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发现此病,及时投喂药饵。

100公斤鱼用新诺明或卡那霉素6克拌饵投喂,3天一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治愈。

4、烂鳃病
病因:乌鳢鱼鳃寄生中华鳋或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而发生烂鳃。

症状:鱼体发黑,独游水面不怕人,鳃部粘液增多,鳃片红肿(寄生虫)或灰白色。

流行特点:此病多流行于5—9月,各种规格的鱼都可发生,寄生虫性烂鳃病发病
率和死亡率较低,细菌性烂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发病快,危害性大。

防治方法:寄生虫性烂鳃病可用每方米0.3克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月一次,有较好疗效,细菌性烂鳃病用每立方米1克漂白粉或每立方米0.3克强氯精全池遍洒消毒杀菌。

5、狭腹鳋病
狭腹鳋病是狭腹鳋寄生在乌鳢、鳜鱼和鲫鱼鳃上引起的鱼病。

以寄生在乌鳢鳃上的中华狭腹鳋危害最大。

虫体细长,头部圆形,颈部两则呈弧形凸起,较头部宽大,胸部第2至第4节愈合在一起,并膨大呈圆筒形。

腹部特别长,分为3节,第3节的长度接近或超过第1、2节的总和。

尾叉及卵囊皆细长,卵单行。

病鱼体表症状不显著,在发病季节,观察其鳃丝末端可以看到乳白色的虫体。

各地均有流行,在长江流域一带,每年4-11月为虫体繁殖和流行的主要季节。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杀死水中幼虫。

②根据狭腹鳋对寄主有严格选择的特点,可采用轮养其他鱼种的方法进行预防;
③用90%晶体敌百虫0.5克全池遍洒,也有好的疗效。

6、出血病
流行情况:出血病是乌鳢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成批死亡。

每年的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节。

流行适宜的水温27~30℃。

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等原因,常会导致此病的暴发。

症状:病鱼鳍基、腹部、尾部等处有出血斑,鱼体暗黑而消瘦,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

严重时全身呈鲜红色,鳃丝发白,即呈“白鳃”现象,肠内无食,肠壁充血。

防治方法:
(1)提高水位,增加换水次数,增加红虫等喜食饲料的投喂。

(2)全池泼洒生石灰,发病季节,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25kg,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以后每月至少一次,直至9月,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7、白皮病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乌鳢的夏花鱼种,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水质恶化,尤其是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病原菌更易滋生和繁殖,鱼体容易感染此病。

死亡率高,可达50%以上,它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的时间。

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严重时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游动不平衡。

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平垂直,直致死亡。

防治方法:
(1)发病鱼池可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1mg/l。

(2)发病鱼池用中药五倍子捣碎后,用开水浸泡,将渣汁一起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3mg/L。

8、小瓜虫病
流行情况:此病流行于春、秋季。

对乌鳢的年龄无严格的选择性。

小瓜虫病借助于胞囊及幼虫传播,刚孵出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减弱,水温15~20℃侵袭力最强。

症状:病鱼皮肤、鳍条或鳃瓣上可见布满了白色小点状的囊泡,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

病鱼游动迟缓,漂浮水面,鱼体不断与其它物体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方法:过去治疗此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等。

但前三种会造成药残而危害人类健康,国家已明文禁用,后几种疗效逐年减退,甚至无效。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利用池塘冬季渔闲时期种植作物,改变池塘环境,消灭病原体;
3、采用5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30—60分钟效果较好,安全而有效
4、用1立方米水放适量石灰,充分溶解后,浸洗病鱼,15-20分钟。

对小瓜虫病千万不能用硫酸铜或食盐等治疗,因为这些药物不但不能灭小瓜虫,反而能引起小瓜虫形成胞囊进行大量繁殖,使鱼的病情更加恶化。

9、车轮虫病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乌鳢的鱼苗鱼种阶段。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4~7月较流行,适宜温度20~28℃。

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饵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等情况易于发病。

症状:病鱼粘液增多,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游动缓慢,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方法: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7mg/L。

可用效地杀灭乌鳢鱼苗、鱼种体表和鳃上的车轮虫。

10、嗜子宫线虫病
流行情况:此病在长江流域流行最为广泛,感染率高达90%,最早是冬季1月间,春季出现最多,到夏季后鳍上不再发现有成虫。

症状:病原体为藤本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在乌鳢的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条之间,雄虫寄生在鱼的鳔和肾内,一般肉眼看不出明显的症状。

防治方法:
(1)用3%~5%的食盐溶液浸洗病鱼10~20min。

(2)用晶体敌百虫(90%)和面碱混合泼洒(比例为5∶3)其浓度第一天0.2mg/L,第二天0.3mg/L。

11、赤皮病
症状:病原体为萤光极毛杆菌。

鱼体体表局部出血、鱼鳞脱落,特别是腹部两侧,有蛀鳍观象,鱼体行动缓慢,病鱼常漂浮于水面,体弱无力。

常常继发水霉病,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在分养、捕捞、运输等生产活动过程中,操作要谨慎;避免伤害鱼体。

(1)用万消灵0.5毫克/升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消毒,如三氯异氰尿酸。

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等。

(2)口服鱼服康、鱼血康,每100千克鱼重用药250克或根据说明书使用,拌入饲料投喂,连服3~5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