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战国时期在郡县之外仍设有封君,封君拥有大小不同封邑,有征收赋税及其它特权。但在其封邑之内,必须接受国君命令,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到封邑,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出当时

A. 宗法分封制度重新恢复

B. 国君封君权力相互制约

C. 中央集权趋势明显加强

D. 地方监察制度逐步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封君明显受到国君的控制,这体现了国君权力的上升,也表征当时中央集权趋势的强化,C正确;A不符合史实,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瓦解,排除;封君并不能制约国君,排除B;监察制度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

2. 秦汉时期,较多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被封为侯爵,或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权中任职,他们有的长期居住在京城,有的定居在中原地区的各封地,与汉人杂处。上述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汉朝统治手段的调整

B. 民族平等政策的落实

C. 民族交融方式的发展

D. 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被封为侯爵,并让他们住在京城或者中原地区,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笼络并控制他们,这反映出汉朝统治手段的调整,不再是军事上的打压,而是较为温和的方式,故A项正确;当时没有民族平等政策,排除B;材料不属于民族交融方式的发展,排除C;材料主旨与华夏认同无关,只是汉朝加强对少数民族控制的手段,排除D。

3. 曹魏时期,购买物品、计算物价均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此后三百余年,钱币在北方偶尔使用,但流通为时较短。北魏孝文帝时,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这表明当时

A. 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B. 商品经济严重衰退

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

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答案】B

【详解】从曹魏起三百余年,北方的商品贸易多以物易物,货币仅偶尔使用,货币的不流通说明商品经济严重衰退,故选B;材料主要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情况,没有体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排除A;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出政府抑商和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内容,排除CD。

4.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誉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A. 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B. 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C. 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D. 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将考生的姓名籍贯封贴和誊录副卷,都使考官不易辨认考生试卷,从而减少阅卷徇私的可能性,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故选B;“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科举考试削弱了门第出身观念,排除C;这些制度提供了考试的公正性,没有造成选官制度的日趋僵化,排除D。

5. 清代奏折起初的用途,主要是让一些在外公干近臣汇报地方情况和民间舆论。康熙后期,撰写奏折的人员已扩展到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及一部分朝廷大臣。雍正时,一部分中下级官员也获得了此项权力。奏折撰写人员的扩大

A. 有利于皇帝多渠道了解下情

B. 降低了奏折制度的保密性

C. 扩大了参与政务决策的范围

D. 意味着军机处的权势下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让一些在外公干近臣汇报地方情况和民间舆论”“已扩展到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及一部分朝廷大臣”可以看出奏折撰写人员扩大,使皇帝有更多的渠道,更加全面了解国家的情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保密性的问题,排除B;材料中所涉及的人员并没有决策权,排除C;康熙时期没有军机处,排除D。

6. 曾国藩说:“自唐虞三代以来,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而太平军之所为,“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吾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他这样说旨在

A. 恢复封建等级秩序

B. 号召反对太平天国

C. 重塑儒家伦理道德

D. 抵御西方列强侵略

【解析】

【详解】曾国藩认为太平天谷颠覆了中国传统的人伦秩序,由此可知他旨在号召反对太平天国运动,故选B;材料仅能体现曾国藩反对太平天国,但不能说明他是为了恢复封建等级制徐和重塑儒家伦理道德,排除AC;曾国藩是为了反对太平天国运动,不是抵御西方列强侵略,排除D。

7. “一年前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这里的“一年”是指

A. 1848年

B. 1860年

C. 1894年

D. 1900年【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一年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严复才会有这种“救亡”的口号,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8.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革命力量进军路线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C. 国民党“围剿”红军

D. 红军改编北上抗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革命力量是从广州出发一路北上,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革

命力量应该是国民革命中的北伐军,所以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爆发于武汉,排除A;国民党“围剿”红军是在江西地区,排除C;红军改变北上抗日是从陕北出发,排除D。

9. 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了《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大政区人民委员会组织通则》《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妨碍国家货币治罪条例》等法律。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制建设

A. 注意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B. 初步构建起完善的法律体系

C. 开始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

D. 侧重于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一系列法律都和国家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有关,说明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侧重于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内容,排除A;仅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几部法律无法说明初步构建起完善的法律体系,排除B;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始于三大改造的开始,排除C。

10. 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李富春提出“纳入国家计划的各项指标,可以分为指令性的指标、可以调整的指标和参考性的指标”三种,陈云提出“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表明他们

A. 要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B. 认识到单一计划经济存在弊端

C. 主张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 强调清除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李富春和陈云都不主张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要采用自由生产对计划生产进行补充,说明他们都认识到单一计划经济存在弊端,故选B;他们都主张对计划经济进行补充,但并不是要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排除A;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排除C;计划经济模式就是借鉴自苏联,所以他们主张对计划经济进行补充是为了弥补其弊端,而非清除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排除D。

11. 我国外交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在战略制定方面,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由反对现行的国际体系转向参与国际体系,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上述转变发生的背景是

A. 新中国成立,改变世界力量对比

B. 亚非国家独立,不结盟运动兴起

C.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冷战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