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创新研究李录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9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September2012 第18期总第268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8T o tal N o.268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创新研究
李录遥
(三亚学院图书馆,海南三亚 572000)
摘 要:介绍了泛在知识环境理论,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用户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的改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针对这种改变,所推行的阅读推广活动。
关键词:泛在知识环境;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8—0124—02
近年来,泛在知识环境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 ous Kno w ledge Enviro nm ent)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DL 项目负责人Daniel At kins所带领的“蓝丝带委员会”,于2003年1月提交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名为《通过Cyberinf rast ruct ure实现科学和工程革命》的报告所提出的。
报告建议NSF建立一大范围、机构互连、国际合作的“Advanced Cyberinf rast ruct ur e P rog ram”(ACP),具体来说就是结合网络和系统设计、人机互动、人工智能、信息检索、信息组织、机器翻译、数据库等技术理念,构建一个为用户提供最大便利、使技术彻底发挥作用的知识环境,即泛在知识环境。
泛在知识环境的总体目标是: 个人知识的无所不在存取—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任何内容需要获取个性化信息、知识; 从非结构化信息中抽取知识——信息自组织和知识生成; 信息的自然交流——知识社会化; 用询问式学习方式改革教育; 知识生命周期; 扩大知识基础结构; 知识的个人组织。
泛在知识环境具有无处不在性、交互性、全能性等特点。
无处不在是指用户可以任何时间地点,利用终端设备方便、快捷的获取需要的信息。
交互性是指用户可以与不同身份的人如馆员、专家学者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
全能性是指可以对不同情况下的用户类型、用户需求提供信息服务。
1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用户阅读行为的改变
1.1 高校用户信息需求的改变
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纵深化发展是泛在知识环境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的原因,同时,用户需求也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出一下几个特点。
1.1.1 多方位全面性。
泛在知识环境下,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更加明显,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在教学和科研中需要了解更多学科领域发展动态、趋势,研究成果、方法,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的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对于大学生来说,汲取更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无疑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这就使得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内容上更加综合化。
同时,在文献类型上,图书馆仅仅提供公开出版发行的书报刊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对于学术报告、会议资料、学位论文、内部刊物、政府机关文献等在内的“灰色文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
在形态上不仅需要文字信息,而且需要图像、声响等等方面的信息,用户信息需求明显呈现出了多方位和全面性的特征。
1.1.2 专深性与合作性。
在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专深性,主要体现在专业信息服务方面,用户不仅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更希望图书馆能够构建一个统一的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检索应用,整合不同形式的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为其提供更二次、三次信息资源。
对于图书馆来说不可能在一个图书馆或一定的范围内完成的,需要图书馆、数字出版商、通信技术提供商等多方合作,利用泛在知识环境下丰富的网络及相关的技术设备对信息资源进行存贮、检索与传递,为用户多种信息资源,使用户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得到与自身需求相关的信息。
1.1.3 高质量性与独特性。
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不断更新,信息增长老化速度加快,信息资源的供给过剩,用户利用图书馆等信息提供机构的能力不断加强。
这时,用户不再过多关注信息数量的积累,而更加注重信息质量的提高。
同时,由于用户知识背景、教育水平、个人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也造就了用户信息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更具有独特性。
1.1.4 开放性与时效性。
所谓开放性,即是指信息交流与表达上表现出的自由与方便,使用户更好的沟通。
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网上问答、在线参考咨询、BBS、博客以及微博平台更加自由快捷的进行信息互换,使得用户与专家、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信息咨询服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更加普遍,更具开放性。
所谓时效性,即是指信息传输上表现出的方便快捷,为用户提供快速及时有效的信息。
这具体表现在信息传输的多途径、多渠道性和传输成本的低廉性。
收稿日期:2012-06-25
作者简介:李录遥(1987—),男,辽宁鞍山人,2010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系,现就职于三亚学院图书馆流通部。
李录遥・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创新研究2012年第18期
1.1.5 主动性。
根据穆斯(M ooers)定律:如果用户获取某条信息比不获取更麻烦和更伤脑筋的话,他将放弃对这条信息的获取。
泛在知识环境下,信息无处不在而且不断增长,用户找寻信息资源的范围在扩大,找到有用信息的难度在增加。
用户会不自觉的选择最为方便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而抛弃那些比较复杂专业的方式。
此时,用户希望图书馆能够采用主动、方便、快捷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泛在化的服务。
因此,图书馆应该把服务嵌入用户生活环境,嵌入用户的科研环境、嵌入用户的学习环境,增强主动,保证其需求得到普遍的解决。
1.2 高校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
1.2.1 浅阅读、网络浏览阅读现象普遍。
随着信息资源迅速的增长,网络技术设备的普遍应用和“快餐”文化的流行,浅阅读现象正日益在现今年轻人中出现,主要体现在阅读内容上以“瘦身”名著,各种图解、文摘、画说类图书为主,阅读起来相对轻松简单,阅读形式上以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为主。
阅读数量可观,但阅读质量堪忧。
同时,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每日进行半小时以上的网络浏览,在浏览时间上已经超过传统的阅读方式。
1.2.2 功利性阅读倾向明显。
功利性阅读,可以概括为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阅读。
其实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新时代的体现,也是学者林语堂先生说过的:“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非读书本旨。
”中“取利禄”的表现。
某大学团委就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课外阅读花时间最多的是英语读物、应试图书和电脑网络图书。
显然,大学生认真地“读书”,明显带有功利性。
1.2.3 “第五媒体”受追捧。
截至2012年3月末,中国大陆移动电话用户为10.2亿户,3G用户突破1.5亿户。
最新发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18~70周岁之间的国民中,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到38.6%,其中有27.6%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比2010年的23.0%增加了4.6个百分点,增幅达20%。
在公车上、地铁里、站牌前随处可见人们拿着手机,浏览新闻、发微博,看小说。
2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为了让每一位具有阅读能力的高校用户加入到阅读行列,让阅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中的一部分,培养图书馆意识,提高用户综合素质。
阅读推广活动不仅是保证用户的阅读权利,提高用户信息素质的需要,也是发挥图书馆社会功能乃至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只有充分发挥阅读推广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改善用户的阅读现状。
那么,面对着泛在知识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策略对高校用户进行阅读方面的引导、宣传、推广呢?
2.1 政策支持保障推广活动的长效性
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文化的培育并不是几次嘉年华式的读书活动所能做到的,那么,为了营造良好读书氛围,树立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品牌,必须制定完整的阅读推广政策。
笔者认为,阅读推广政策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推广政策的目的与原则,组建编制委员会,确定编制流程与修改程序; 规定推广活动经费来源、预算和控制; 规划活动类型、规模,制定活动方案; 拟定活动评价标准。
虽然阅读推广政策能使阅读推广活动更加制度化,但只有配以高效的执行力才能更好地使活动具有长效性。
除了制定阅读推广政策之外,把阅读活动与阅读教育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提高阅读推广地位、扩大阅读推广影响的政策方法。
譬如,浙江财经学院自2001年起就将阅读活动制度化并纳入到学分制。
虽然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出现了阅读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专门机构领导导致监管漏洞,阅读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但是,只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完善阅读教育的运行机制,定能发挥其作用,提高大学生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阅读评价能力和阅读效率能力。
2.2 技术支持保障推广活动的先进性
在阅读推广过程中,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不仅为阅读推广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其更具先进性。
众多图书馆都会在其网站上开辟新书通报、图书借阅次数统计等栏目做图书的推介,并且利用RSS、邮件等方式进行简单的阅读推广。
另外,台湾大学图书馆的网上文学书坊,美国Dealw are大学的虚拟图书馆指导系统,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教学指导系统等建立基于WEB2.0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可以使阅读推广活动在技术应用上更丰富。
有些高校如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建立了自己的SNS网络,更多的高校加入到成熟的商业SNS网络中,为在校园内拓展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更新的道路。
以国内目前影响较大的SN S网络人人网为例,人人网设有新鲜事、日志、分享、相册、好友、留言、站内信等模块,主要通过新鲜事、日志、分享实现信息推送,通过日志、分享、相册实现资源发布,通过好友、留言、站内信实现交流。
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己的公共主页和用户进行交流、发布及时的馆内通知、进行阅读推广等活动。
不少图书馆也利用微博技术,入住各大门户网站认证微博,加入图书馆微博群组进行图书馆与图书馆、图书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这同样也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
2.3 专业人员支持保障推广活动的专业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面向高校图书馆用户的活动,用户类型多样,用户需求个性化明显。
那么,建立一只专业素质过硬、精神面貌良好的阅读推广人员队伍无疑是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的重要保障。
首先,图书馆应建立阅读推广委员会邀请校内不同领域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作为常务委员,定期为用户提供专业领域图书的阅读指导,交流阅读体会及经验。
(下转第127页)
张莉・浅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建设2012年第18期
化信息源和数字化信息技术找到必要的信息;了解数字化信息分析研究及成果评价的程序、方法,使之成为具有科学价值的新信息并传递和交流。
1.4 强化心理素质
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相比传统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劳动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工作不再是以前的,借借还还,而是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为读者服务,满足不同专业、阶层的读者不同层次的各种需要,因此,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要用积极的处世态度去投身自己的工作,做到热爱读者,热爱图书事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从而提升整个图书馆在公众社会中的形象,体现出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所在,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1.5 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数字图书馆时代,新时代的图书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利用各种工具在网络上查找信息与知识,熟悉各种数据库各类信息服务,以提高信息发布与信息服务的能力。
据调查,现在在图书馆工作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极少,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图书馆的每个角落,采访、编目、流通、信息组织、查询及对部门和人员的日常管理等各个领域都要求高校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数字图书馆是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掌握、了解计算机技术,包括:操作系统、软件系统、硬件知识、网络技能等,并通过网络搜集到有用的文献信息。
网络信息服务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用户与管理人员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借助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简单维护,以及操作技巧、软件使用等知识,这是从事网络信息服务最基本的必备条件。
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应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1.6 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和层出不穷的新知识的涌现,适应现代化信息和技术发展的管理标准、格式不断更新。
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具备某一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信息知识,对图书馆学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培养创新能力。
只有拥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才能确保图书馆事业旺盛生命力,从而蓬勃发展。
1.7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的过程就是进行信息的获取、理解、转化并生成新信息,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
图书管理人员只有掌握正确的获取数字化信息、创造数字化信息的方法,才能提高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能力,才能使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进行知识的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
新技术的应用是无法预测的,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前景十分美好,有着无限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数字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学习许多新知识、新技能。
信息知识在不断更新,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更重要的是他要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不断学习新知识,只有如此才能跟上这个领域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还处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中,有许多新的技术及领域将不断出现,信息知识也在快速更新,管理人员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付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跟上时代的节奏。
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树立终生学习观念,把自己由传统的文献管理者塑造为具有多学科、多知识、多技术的开拓型、复合型人才。
2 结束语
近几年,高校都在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步伐,而图书管理人员作为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每个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将关系着整个图书馆乃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管理人员要抓紧一切时间、抓住一切机会,自觉的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
[参考文献]
[1] 戴焰.数字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J].机械管理开发,2004,(6).
[2] 武含冰.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员素质探讨[J].
甘肃科技,2007,23(9).
[3] 张宇萃.试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对馆员素
质的新要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
(4).
(上接第125页) 然后,图书馆指派专门人员任阅读推广专员,组织协调委员会活动,搜集专业书评信息,建立专业书评系统,在委员会没有活动的时候为用户提供阅读建议,收集用户阅读方面的问题,协调专家进行解答;其次,招募勤工、义务馆员作为补充,发挥其馆员和读者双重身份的特性,既起到了图书馆和用户的桥梁作用,也起到了在用户中宣传图书馆服务的作用;最后,推动校内阅读组织的成长和壮大,把读书会、读书沙龙等纳入到整个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中来,壮大阅读推广队伍。
3 结束语
泛在知识环境下,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也形成了挑战。
高校图书馆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地创新,化危机为动力,开拓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林语堂经典散文全编:一[M].北京:
九州出版社,2004.
[2] 孟广均.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新理论与实践
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侯壮.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与信
息服务[J].情报杂志,2002,(3):98~99. [4] 李莉.大学阅读教育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完
善思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94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