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________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_________.

5.所有气体在温度__________都可以液化;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时__________热.

6.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________作用.

7.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_,而水_____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

8.酒精的沸点是78.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时_________使用酒精温度计.

9.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10.我们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

11.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的相反过程是____________.

12.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_________遇到_________液化成的___________.1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的缘故.

14.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15.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是利用__________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16.运载火箭中的氧和氢都是以________状态装在火箭里的,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它的________,便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18.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__形成的.

19.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2.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逐渐升高

B.迅速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

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4.关于物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B.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物体汽化时温度一定降低

D.只要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就一定沸腾

5.下图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

B.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

C.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

D.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

6.关于汽化的两种方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

B.蒸发无需吸热,而沸腾则需吸热

C.蒸发仅发生在液面,而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D.蒸发较缓慢,而沸腾则是很剧烈的

7.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酒精和水分别装入两个试管里,再将两试管放于正在沸腾的100℃的水中,则()A.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B.酒精不会沸腾,水会沸腾

C.两液体都会沸腾D.两液体都不会沸腾

8.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B.油的比热比水大

C.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的导热性比水好

9.生活中常用炖食物(碗不与锅底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10.医院里常进行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利用液态氯乙烷()

A.蒸发吸热的特点B.沸腾吸热的特点

C.熔化吸热的特点D.升华吸热的特点

11.把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

倒置瓶口,用冷水浇瓶底,如图则会看到()

A.水又重新沸腾B.水停止沸腾

C.水迅速蒸发D.水温急剧下降至室温

1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在烧热的油锅内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

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A.溅入的水温度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D.水的比热比油的比热大

14.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作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三、实验题

1.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29496989999999999

(1)由表中数据做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多少?

(3)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开始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_________;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_________;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_________,到达水面时气泡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液,气,蒸发,沸腾,气,液,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2.的汽化,水蒸气,水蒸气,保持不变

3.沸点,沸点,100

4.汽化,表面,吸,降低

5.降到足够低时,压缩体积,放

6.降低了,致冷

7.蒸发,蒸发,热,降低

8.不能

9.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小水滴汽化成水蒸气10.压缩体积

11.气,液;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汽化.12.水蒸气,冷空气,小水滴

13.液化放热.14.汽化、液化.15.常温下压缩体积.

16.液体,体积缩小,贮存和运输.17.压缩体积(或增大压强).

18.熔化,汽化(或沸腾);水蒸气液化.19.汽化(沸腾),液化.

二、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6.C、D.7.A.8.C.9.D.10.B.11.A

12.C.13.C 14.D

三、实验题

1.(1)图略(2)99 ℃(3)小气泡,缩小,变大,破裂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教版-2018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专题(含答案)

台江一中2017-2018学年度半年及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一、实验,探究题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小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进行实验,并将系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是否被弹开来显示实验现象. (1)若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只敲击了乙音叉,听到乙音叉发声同时也看到小球被弹开,说明它也在振动发声,由此说明. (2)轻质小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答:. (3)这种思维方法叫做(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加热时间 (min) 温度(℃)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 存态”) (3)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填“高 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4、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汇总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 。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为1.6s .则AB 段的路程s AB = cm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 .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 计时,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 。你还掌握多少测小车速度的知识? 2.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热(选填“吸” 或“放”)。 (2)图中,海波在D 点是态,在G 点是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 的冰和萘,用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 你还掌握多少熔化的知识? 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 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 后停止读数;物质熔化时间/min 冰 9萘4

时间 /min 012345678 温度/℃ 9092949698999999①在第7min 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你还掌握多少关于沸腾的知识? 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点燃蜡烛A ,小心地移动蜡烛B ,直到与蜡烛A 的像。 (3)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 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 (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A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 .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 .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 时,像和物相距20cm D .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 ,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 。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探究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实验探究专题练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 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 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 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 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从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 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 __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__ __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一光学仪器)。 (4)在图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 _ 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成像的光路是_____ ___的。 表[来 源:学 一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 -6 -4 -2 0 0 0 1 2 3 表 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90 92 94 ?98 98 98 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二中第3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是℃。 (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选填“升高”、“降低”或“保 持不变”)。 (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小水珠(填 物态变化名称)。 (4)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 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5.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 议:。 6..小明同学用如图15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实验汇总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Array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 ⑴小芳用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之沿水平方向,根据 的知识,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⑵分析图甲、图乙可以得出结论: ⑶通过观察图甲和图丙,可得出 ⑷综合图1中的可以得出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是、 。 (5)如果将图丙中的小木块切去一半,再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 的关系是否可行理由是 (6)在图2中砝码和托盘的总重是3N,木块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 想要使木块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应该向左施加 N的拉力。 4、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 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等。 (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 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 (2)为解决上述问题,小娟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 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填“一定”或“不一 定”)匀速拉动木板,如果此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那么所受摩擦力 的大小为 N。 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 验: (1)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比较与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该实验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_____有关,还与 ____ 有关。 6、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1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液面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出高度差,原因是。重新调整后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 型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人酒精中,如图2所示,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法(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选填“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或“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或“c.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方法可以进行调节.(用字母表示即可) (3)比较1、2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比较1、3、4实验可以得出结论.(4)比较5、6图可以得出结论。 7、某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14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a、c两次实验,得出的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N (2)对比分析a、b、c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对比分析d、e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实心物体A的密度是 g/cm3(5)盐水的密度是 g/cm3 8、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比较动能大小. (2)动能是指(填序号) A. 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 C. 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的动能 (3)使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4)比较图甲乙可得结论. (5)甲同学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得出“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他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9、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F1/N l1/cm F2/N l2/cm 111025 2210120 3215310 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 1.刻度尺是测量的工具,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 和。 (1)使用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读数:视线要刻度线;估读到。 (3)记录:数据包括和。 (4)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为()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2.用停表测量,请观察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表盘,大表盘指针走一圈等于,使用停表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按一下按钮,表针立即走动,按第二下,表针走动,按下归零按钮时,秒针和分针都回到零点。 甲乙丙 (1)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2)图丙秒表的读数为 s 3.利用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因此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的是和,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和。 (1)在图中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由斜面的A点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由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对吗? 。理由是。 4.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在;边说话,边 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部分在;由此,我 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 空气,我们听到声音__________________,再空气逐渐进入玻璃 罩,注意到,声音又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而___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2)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 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到桌面上,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敲击声。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中和空气中哪个传播速度更快?__________________ (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____敲打的声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时,将钢质 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 伸出桌面的一端,使它振动发声,显著改变钢质刻度 尺______________,比较改变前后钢尺振动的 ____________和声音的______________。 (1)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频率与单调之间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如下器材: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声波传感器,计算机等。当在声波传感器附近敲击甲、乙两个音叉时,观察到甲、乙两个音叉产生声波的波形分别发图a、b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发声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相同(填声音的特性),你是通过观察图中声波的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分组实验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 实验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对长度的各个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 2.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仪器和器材】 最小刻度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刻度尺各一支,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实验方法】 1.出示最小刻度分别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三种刻度尺,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对1 米、1 分米、1 厘米的长度形成具体观念。 2.用上述三种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观察重点:刻度尺的刻度情况;教师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正确记录。 3.出示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 刻度或测量能达到的准确度。 结论:长度测量的准确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应根据测量的准确度要求,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或其他测量工具。

【注意事项】 1.要教给学生正确该数和记录的方法。当被测长度的一端和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位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时,只能用眼睛估读,因而是不准确的,记录的数字要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示数多一位。 2.由于刻度尺的端面往往被磨损,它的零刻度线不适于作为测量时的起点线,这时可以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正确使用刻度尺,但也存在误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教师应注意强调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

八年物理上册实验专项练习 1、如图4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mm,物体的长度是 cm。图5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2)如图6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2016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举行时间为3月19 日~27日。如图为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 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________cm。冰壶投掷出去 后继续往前运动,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至少需要______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的。

4、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 __________km/h;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 ________。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 工具有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 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6、如图10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 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 是,此现象 说,塑料球的作用是。

7、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时间/ 0123456789 min 水温 90929496979899999999 /℃ (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2)下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 是 (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

==== WORD格式 . 1.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 B.寒冷的冬天,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放在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 2.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 像3. 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4. C 5.2.唐诗《浪淘沙》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 6.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船行”所选参照物分别是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3333米/D.吨C.千克/分米B.克/A.千克/米厘米 2.一般一只鸡蛋和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分别约为:() D.500g

5g.5g60mgC.50gBA.0.60t60kg60g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3.如图 (的是:) 山在水中的倒花瓶在平面镜中的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 断了影屏幕上的手影像 D 图1ABC 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A.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5.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C.体积B.质量A.密度D.温度 )6.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 ==== A.质量相等B.密度相等C.体积相等D.以上都不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新教材) 实验题总结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国际单位:米。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μm ) 纳米(nm )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4.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或正对刻度尺)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坡度越小越方便测量,测量结果误差越小。 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三、温度、温度计 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 。 液体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 测量温度前: 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测量温度时要注意: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四、晶体和非晶体的融化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零刻度线单位 量程 分度值 t v

初二物理上册实验题及答案

1、右图是张岩和刘芳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纯的原理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水浴法加热? (3)此实验中涉及哪些物态变化? 2、在下图中画出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它的大小。 3、如图所示,光线A、B为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4、窗口前有一个小孩经过,那么在室内可以看到整个小孩的范围是什么,请在图中用图表示出来。 5、给你盛水盆、平面镜和光屏,怎样组合才能得到太阳的色散现象。画出装置图。

6、如图所示,已知AB的折射光射到平面镜的O点上,试画出经过O点前后的光的传播路径。 7、给你一把钢尺、一根橡皮筋、一段细绳、一根饮料吸管、一张纸,你能利用它们做哪些实验?(至少两个) 8、填镜并完成光路: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中,请你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线上用箭头标出),并在Ⅰ、Ⅱ下面的括号内填上介质的名称。 10、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分别

放在A、B、C、D、E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蜡烛放在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蜡烛放在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蜡烛放在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或“靠近”) 。 1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 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__。 ②如图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___移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 1.创新实验小组进行科学探究: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2)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 (3)根据ρ=______,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冰箱中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有器材带回了家.测出该冰块的密度.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 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所示,m1=81.4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 奶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V奶=____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g/c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请你简要说明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 示)________。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 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 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还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案

第一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能力目标: 1,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2,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2,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 二、进行新课 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 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应当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 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应当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应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 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应当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帮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动画来展示,也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有时间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地图上的一段铁路的长度等,介绍替带法等. 4、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作业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 第二节测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探究专题

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专项训练题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 .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 和反射光线OF 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 C .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 两侧的角i 和角r . D .纸板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两侧. (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 . (3)由实验步骤C 可以得到的规律是 . (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 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 .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 和B 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 为成像物体.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 (2)点燃蜡烛A ,从A 一侧观察蜡烛B ,缓慢移动蜡烛B 直到与蜡烛A 的像 ,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 、B 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如果在蜡烛B 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3、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 ,进行观察和调整. (1)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小鹭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若蜡烛A 与 玻璃板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光屏应安放在玻璃板右侧,与玻璃板相距 cm . (3)若蜡烛A 以0.2m/s 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 m/s .且像的大小 。 3、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右表中. ①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 ②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透镜. 5、娟娟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测量她家色拉油的密度,于是她进行了以下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 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 1.刻度尺: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 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 因为______________;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 3.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 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 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 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 则物体的质量是。 4.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 _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 __cm3,固体的体积为_ __cm3。5.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图4 图5 图6 6.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实验专题总结.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总结(一)、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

(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考查内容: 1、操作要领; 2、对力臂的理解; 3、表格设计与数据分析、结论表达; [ 示例 ]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实验前没挂钩码时,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如果杠杆的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左或右)调节 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 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同一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 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 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 , 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 维持运动的原因。 (五)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甲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 1.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测量物体长度的具体步骤: ①“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②“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 分度值。③“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④“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⑤“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⑥“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 求得单一长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或公路、铁路、河流等长度),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测量硬币周长、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可以用这种方法。 ●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这种方法。 3.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注意】①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②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 ●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 ●见书上图1.3-8的水瓶琴,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长(水 越少),音调越低。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短(水越多),音调越低。 4.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实验】如书上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5.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见右下图)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 【图象】见上“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注意事项】 ●石棉网的作用:均匀热量。 ●搅拌器的作用:使物质均匀受热。 ●图表的作用:将规律反映在图上,便于总结。 ●图中应用的是水浴加热法,目的是为了使海波(蜡)均匀受热。 1.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2.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3.利用和防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实例: ●利用熔化吸热:用冰保鲜、冷敷给病人降温;吃雪糕解暑。 ●防止熔化吸热:雪熔化吸热,多穿衣服,防止感冒。 ●利用凝固放热: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 凝固放热的坏处:浇注钢铁时(或马路上刚铺的沥青),凝固放热,产生的高温 1.探究实验:水的沸腾(见右图) 【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及温度变化。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温度计、带有小孔的纸板、秒 表、(火柴)。 【设计实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现象】(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越来越小。(原因:下部水温高于上部水温) (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原因: 下部压强大) 【注意事项】 ●纸板的作用:①减少热损失;②固定温度计; ③防止液体飞溅出来。 ●纸板上小孔的作用:使内外大气压平衡。 ●水的沸点不是100℃,原因:①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②水中有杂质;③温度计有问题。 ●长时间水不沸腾,原因:①水的初温太低;②水的质量太大; ③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④没有盖中央留孔的纸板; ●移去酒精灯后沸腾不马上停止。 1.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 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4-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实验表格】 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