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完整施工技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完整施工技术方案

1测量工程

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传递

1.1.1首级场区平面控制网测设

一、针对本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状及现场具体情况拟布设矩形建筑方格网作为场区平面控制网。

二、测量人员接到相关单位的坐标成果后,首先利用徕卡GX1230 GPS对测绘院提供的四角坐标及高程进行校核,合格后利用GTS-332N电子全站仪对四角桩距离及角度进行校测。并将GPS与全站仪校测结果上报业主或监理单位,然后对结果相应调整后,测设矩形方格网作为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

1.1.2二级平面建筑物控制网

轴线控制网的测设以场区平面控制网为基准,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轴线布置结合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以极坐标和直角坐标定位的方法增加5轴、9轴、13轴、D轴、G轴、K轴、N轴、S轴、V轴、BB轴、EE轴、HH轴、组成轴线控制网,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

一、±0.000以下平面施工测量

地下施工阶段的轴线投测利用电子经纬仪,将电子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或轴线标志点),以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施工段上、在同一施工段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且要组成闭合图形,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二、±0.000以上平面施工测量

(一)仪器设备

本采用精度为1/200000的徕卡激光铅直仪、T2经纬仪(精度2″)与钢尺相配合的方法进行。

(二)平面控制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轴线投测)的方法:采用内控法,即利用激光铅直仪将首层的轴线控制点投测到相应的楼层上,然后利用电子经纬仪及钢尺相配合的方法对相应的轴线进行投测。

内控点竖向传递示意图

(三)控制点的转移

待首层底板施工完成,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利用全站仪将轴线全部投测至首层底板上(投测精度按照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执行),按照基础底板的做法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等工作,完成测量内控点的工作,经检查合格后,由业主按照《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监督若干规定及实施细则》委托有测绘资质单位验线。

(四)平面内控点的布设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流水段划分图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内控点(轴线交点或轴线的借线交点)。

内控点平面示意图

(五)内控点埋件的做法和埋设

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 12钢筋,内控点所在首层平面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

(六)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轴线交点处(内控点),经严格的仪器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发射出激光束。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通过旋转仪器望远镜,使激光束在接受靶上成同心圆,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

(七)楼层平面控制

待本施工段所有内控点都投测到楼层完成后,用经纬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结果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后,进行各条轴线的测放。

二、高程控制

(一)建筑物内部高程基准点的建立

首先从场区水准控制点将场区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的位置,检查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每个施工段不得少于3个点,以便于相互之间进行校核。

(二)标高的竖向传递

标高的竖向传递,每次(消除误差的积累及结构沉降等因素的影响)都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向上进行量取或用悬吊钢尺与水准尺相配合的方法进行,直至达到需要投测标高的楼层,作好明显标记,每个施工段至少投测3个点。

标高竖向传递示意图

1.3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3.1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布设

一、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

(一)在工程压力传播范围之外预先合理埋设半永久性高程基准点,本工程沉降观测基准点拟使用结构施工中布设的场区高程控制网基准点。

(二)基准点使用前,用蔡司(zeiss Dini10)电子水准仪从国家城市水准点与四个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四个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

1.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二、埋设方法

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观测点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φ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其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这样既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

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图

三、沉降观测

(一)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应做到:主要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

(二)观测仪器

观测仪器选用德国蔡司Zeiss Dini10数字式精密自动安平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

(三)数据记录及处理

采用Zeiss Dini10仪器的平差程序自动进行平差计算,减少人为误差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四)观测周期

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往返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

荷载变化期间的观测周期要求:

施工期间地下室每层观测一次,地上部分每两层观测一次;

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应观测;

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观测周期按下列要求进行:

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

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

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

交工前观测一次。

竣工后,第一年观测2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206-2007)决定观测次数。当达到基本稳定(1mm/100d)时,停止观测。

2 基坑交接、降水维护及周边场地监测

2.1与前期土方施工队伍交接

前期土方单位负责基坑支护、基坑监测、降水和基底标高40cm以上的土方开挖以及部分围墙和现场道路的施工。

2.2降水设施的维护和配合

降水井管口要高出地面150~200mm,防止地面雨水、污水流入井中,堵塞井管。

降水井已全部施工完毕,多种大型机械设备穿插施工,必须对基坑周边降水井做好标识和围护,防止碾压和破坏降水井和排水管线。

在土方回填前,要定期检查所有井口内的水位深度和潜水泵的运转情况,监测地下水位的高度,根据施工需要控制降水水位高度,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

2.3现场周边及基坑监测

本工程重点对邻近道路、管线及边坡位移、沉降进行监测。为保证基坑监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进场后立即与前期施工单位联系,索取施工监测点布置图和施工监测资料,对已有监测点设置标识,作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开始定期施工监测,除土方施工单位的监测以外,我单位的测量人员将定期对沉降及位移进行观测,直至基坑回填至地面±0.00为止。

2.3.1监测内容

为保证拟建建筑物周围已有建筑、地下设施与管线等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对基坑工程进行全程监测,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邻近道路与管线等的沉降、倾斜、裂缝与水平位移;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基坑边坡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