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兴于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兴于诗
兴、立、成孔子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即通过不同的美育内容,以逐步提高君子的知识道德水平,进入自由入化的境界。
“兴于诗”,孔子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应从学诗开始。
为什么?这首先就碰到个什么人受教育的问题。
在孔子看来,圣人“生而知之”,只有育人之责,没有学习的必要;“下愚”可使由之,不能使知之;只有不上不下的中人,才是教育的对象。
中人,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成员,上至国君,下至士,有新的封建主,也有旧的奴隶主;此外,还包括一些有身分的自由平民。
孔子的教育,孔子的诗教,就是针对这些中人而言。
就这个范围来讲,孔子的教确是无类的,从整个社会成员来说,却显然是有类的。
这是谈孔子的美育、谈孔子的“兴于诗”首先要明确的。
中人为什么能接受教育,在于他们的本性特点。
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即对中人而言。
所习相同,相远之习相反,相近之性也会相远。
性近习远,这是孔子施教和谈诗之用的依据,不能不进一步明确。
那么,孔子指的习是什么呢?只不过是一种劳心者的生活政治之习、接受间接经验之习。
它离不开书本之学和别人的传教。
一个人从“兴于诗”经“立于礼”直至“成于乐”的提高的全过程,也就是脱离生产实践的不断“学而时习之”的过程。
人们通过学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使春秋末愈来愈相远的中人之性得以相近,从根本上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新与旧等相互间的对立和矛盾,这就是从“兴于诗”直至“成于乐”的施教的目的。
孔子“兴于诗”的提出,以及有关诗的功能的重视与夸大等,就是建立在这种先验论、人性论和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
那么,孔子为什么把学诗作为受教的开始呢?一在于知识性。
春秋前书籍不多,比起流传下的文告典册,《诗三百》可以说是知识的海洋,既为自然科学的汇集,又是政治伦理准则的凝结,对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君子们来说,不学《诗》的确什么也不懂。
学习基本知识的另一方面是社会知识。
在《诗》中有不少表达了奴隶主、君臣、上下、父子等关系的准则,许多自然物的运用,也是为了比喻一定的社会现象和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
因此,通过诗的学习,会帮助人们了解与掌握事父事君等奴隶主阶级的言行准则。
原因之二,在于它的高雅性。
诗,是一种加工提炼过的语言,春秋时盛行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定活动场合,相对粗朴的俗语来说,它是一种尊贵者的特殊语言一“雅言”。
士大夫们只有学习它、应用它,才能区分贵贱,才能显示出尊贵者特有的高雅心胸与风度。
因此,不学诗不仅无可言的内容,也无表达一定内容的理想的形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政治上的来往,当然也就难以成为一个合乎要求的君子了。
原因之三,在于诗的趣味性。
诗与乐相比,乐比诗的感人程度要深,但乐的形式和内容却不为一般人了解,只能做为高级的课程而列入育人的最后一环,即“成于乐”。
诗则由于它的形式与口语相近,表达的内容易被人了解,再加上具有引人美感的特点,就更为初学者所乐意接受。
明代王守仁所说的“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如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
枯槁矣。
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知识性、高雅性和趣味性,看传习录中滞于音节也。
”(《语录来是“兴于诗”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