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整理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整理术
近日在B站上上了大卫•艾伦老师的课——《GTD工作流讲解- Lynda - Getting Things Done》,发现其讲解的工作流方法与日本收纳达人麻理惠老师的收纳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据我看来,两人所讲的内容虽看上去不一样,但从本质上而言,都属于收纳术的范畴。只不过麻理惠研究的是家庭物品收纳,而艾伦老师讲的是大脑思维的收纳。下面,容我将二人的两种收纳的相同与不同点做一总结。
两位老师都讲到,他/她们的工作方式都包括以下四大步骤:
第1步:取出与集中
第2步:取舍与归类
第3步:制盒与归位
第4步:检查与循环
上面所说的,是两种收纳的共同点,但事实上,他们也有区别,其根本区别在于物品收纳属于“空间收纳”,而思维收纳属于“时间收纳”。具体而言,他们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收纳“可视”,时间收纳“不可视”
空间是二维的,其收纳是可视的。如果东西没有收好,我们的眼睛会看到,从而给我们发出提醒。但时间是一维的,其收纳是“不可视的”。换言之,如果我们的时间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即收纳好)时,我们虽会觉得不适,但却看不到,因而不知从何着手改善。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即让“时间收纳”也变得可视,我们可以利用Excel等表格形式将时间的收纳进行可视化整理。这样,当我们在检查收纳情况时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二、空间收纳“相对稳定”,但时间收纳却在“不断流逝”
空间虽然有限,但其“相对稳定”,因此我们一旦做好收纳盒,就可以使用相对较长的时间。但,时间虽然无限,但却在“不断流逝”。这就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做好的“时间收纳盒”会不断被消耗,因此也就需要我们经常地建造“时间盒”,用来收纳各种“单行动”或“行动包”。
最后一句话:“时间收纳盒”虽会被不断消耗,但“时间收纳盒”却像桑叶,虽然被蚕吞食,但最后却变成蚕丝。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蚕”,一条以“时间收纳盒”为食的蚕。上帝对人是公平的,因为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但最终的结果是,有的人结的茧巨大饱满,能将自己安全地裹于其中,最后化茧成蝶;有的人结的茧又小又疏,刚够容身;更有人终不成茧,焦黄以灭。同样以“时间收纳盒”为桑叶,为何有人能化茧成蝶,有人却只能焦黄以灭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每人所食的“桑叶(即时间收纳盒)”中所含的营养含量高低不同而已。“时间收纳盒”的营养含量只包含两个要素,即单位时间内“单行动”或“行动包”的数量和质量。当“收纳盒”中放置的“单行动”或“行动包”的数量多、质量高时,蚕吐的丝自然更多,反之亦然。
其实仔细想想,“收纳的这8个步骤”可以应用到每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不论是生活、学习、理财、工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