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努日铜多金属矿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努日铜多金属矿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工作区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次级构造单元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之东段、雅鲁藏布江弧-陆碰撞结合带北缘,拉萨弧后盆地的南缘,为燕山-喜山期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形成的一个岛弧型火山-岩浆岩带,目前已发现的工业矿床和具有良好找矿潜力的矿点多达数十处。矿床主要以矽卡岩型、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以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等。矿床形成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并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及特定地层层位密切相关,具备找铜多金属矿的潜力。

标签: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规律西藏

1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次级构造单元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之东段、雅鲁藏布江弧-陆碰撞结合带北缘,拉萨弧后盆地的南缘,为燕山—喜山期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形成的一个岛弧型火山—岩浆岩带。区内地质构造环境独特,断裂及岩浆活动强烈,各种热液蚀变发育,为Ⅰ级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本区域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工业矿床和具有良好找矿潜力的矿点多达数十处,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3处,中型规模矿床3处,小型矿床和矿点数十处。本区矿化类型以铜、钼、钨为主,其次为金、银及铅锌。矿床成因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以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等,其中以矽卡岩型和斑岩-矽卡岩复合型为主。矿床形成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并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及特定地层层位(比马组、门中组、多底沟组)密切相关。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比马组(K1b)及第四系风成沙堆积。自下而上各地层地质特征为:

下白垩统比马组(K1b):广泛分布于矿区中部、东部和北部,总体成南北向带状分布,缓倾角,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层位。为一套海相火山岩、砂泥岩至碳酸岩建造,根据沉积旋回递变规律,区域上比马组可划分五个岩性段,矿区内仅出露第三、第四、第五岩性段:

第三岩性段(K1b3):分布于矿区北东角,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东,倾角较缓。下部为浅灰色厚层状含砾凝灰质砂岩、暗灰绿色蚀变英安质晶屑凝灰岩夹灰岩及硅质岩透镜体;中部为深灰色板状变质粉砂岩与角闪石绿泥石板岩互层;上部为灰白色厚层块状结晶灰岩。厚723 m。与上覆第四段地层呈整合接触。

第四岩性段(K1b4):大面积分布于矿区的北部、中部,地层总体走向北北东,南矿段倾向北西,中矿段倾向南东,南矿段倾向东,倾角缓。下部为灰色厚层块状石英云母角岩;中部为暗褐色含铜钨石榴石矽卡岩、条带状含铜石榴石层状矽卡岩与含铜长英质角岩互层;上部为浅灰色块状结晶灰岩。厚度667 m。与上覆第五段地层呈整合接触。

该岩性段为努日层状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主要赋矿层位,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于透辉石石榴石层状矽卡岩中。

第五岩性段(K1b5):分布于矿区西部地形较高处,以泥质及细碎屑沉积为主。其岩性下部为深灰色块状红柱石绢云母角岩、薄层变质粉砂岩夹灰岩透镜体,地层总体倾向南东,倾角较缓;上部为变质安山岩、含砾杏仁状安山岩及叶蜡石化红柱石绢云母角岩。厚度441 m。与上覆地层旦师庭组为喷发不整合接触。

2.2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花岗闪长岩(γδE21)、云英岩化石英斑岩(λπ)、石英闪长(玢)岩(δOE3)及云煌岩,呈岩株、岩脉状产出。

2.3变质作用

矿区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比马组(第四段)的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以及后期不同程度的岩石蚀变作用。热变质时期以燕山晚期为主,造成比马组第四段的低绿片岩相变质,形成变质粉砂岩及板岩、角岩、大理岩等低级变质岩系。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主要为古近纪中酸性岩浆侵入比马组第四段碳酸盐岩中,沿接触带形成矽卡岩的变质作用。单纯的热变质作用与成矿关系不明显;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则与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

2.4构造

努日矿区处在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带拉萨地体南部边缘,属边缘成矿或大陆边缘构造成矿机制。大陆边缘成矿的动力作用方式有挤压型、拉张型、走滑型3种,本区属于走滑型陆缘成矿。

2.5围岩蚀变

努日层状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绿帘石等各类矽卡岩化和成矿期-末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区内蚀变主要为层状“矽卡岩化”蚀变,在一些后期穿插的石英脉中可见有少量的绢云母化蚀变,与比马组地层密切接触的石英闪长(玢)岩发生了少量的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蚀变。

2.6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搜集前人1/1萬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整理,本区Cu、Sn、Mo、As、Sb、Bi元素丰度高于全国平均值,Cu元素略高于西藏地区平均值。其它元素与全国及西藏平均值相当或略低。Au、Cu、W、Mo变化系数大。可见区内Au、Cu、W、Mo有利于形成异常并富集成矿。其中,上三叠统姐德秀组(T3j)以Au、As、Sb、Sn、Cu、Zn较为富集;下白垩统比马组(K1b)富集元素Cu,Mo、W、Au、Ag等元素含量与西藏地区克拉克值相当,变化系数大,寻找上述矿种有利。

3矿体空间分布规律

矿体主要分布于下白垩统比马组(K1b)地层中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层间破碎带及节理裂隙构造,由于受构造应力时,在碳酸盐岩位置更有利于构造通过,大部分矿体明显受层位控制,部分为构造控矿,分述如下:

3.1层控矿体:受层间破碎带控制,主要发育于相对较软的比马组地层中的碳酸岩内,倾角10-30度,与地层产状一致。其中南矿段向北倾,北矿段背形核部南边向东南倾,北边向北东东倾。矿体规模受层间剥离断层规模、地层及热液影响。(1)深部Ⅰ号矿体为主,分部于整个矿区比马组深部石英砂岩之上,控制标高约3300-4000米,为铜钨钼多金属矿体,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辉钼矿、白钨矿及孔雀石,含矿岩石为石榴石矽卡岩及少量角岩,部分夹有大理岩,底板围岩为石英砂岩,顶板围岩为变质粉砂岩,南中矿段矿体品位及厚度变化较小,北矿段品位及厚度变化较大,该矿体主要分布于比马组地层中的石英砂岩上盘。下部矿石构造明显,可见构造角砾及后期充填碳酸岩脉、石英脉。由于下部石英砂岩为较好的隔热层,沿碳酸岩底部构造进入的热液只能沿构造方向运移,层间剥离断层规模大,成矿热液强,故该矿体在规模及品位上均较好。

(2)其余层控型矿体主要产于碳酸岩中,产于大理岩顶底板及部分钙质粉砂岩中。产于钙质粉砂岩中的矿体规模较小,品位及厚度变化小;产于大岩理岩中顶底板的矿体主要受构造及热液影响,厚度变化较大,均为铜钨钼多金属矿体,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辉钼矿、白钨矿及孔雀石,含矿岩石为石榴石矽卡岩,钙质粉砂岩中的矿体底顶板均为粉质岩,大理岩下部矿体底板围岩为变质粉砂岩,顶板围岩为大理岩,大理岩上部矿体底板围岩为大理岩,顶板围岩为变质粉砂岩,该类矿体主要分布于比马组地层中,部分矿石构造迹象明显,可见构造角砾及后期充填碳酸岩脉、石英脉。部分大理岩中可见较小的层控矿体,但走向及倾向较小。

3.2构造控制矿体:产于比马组地层中,倾角60-85度,与地层产状斜交。

该类矿体规模受构造控制(最大矿体为南矿段山脊上),为铜钼多金属矿体,含钨较少,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辉钼矿及孔雀石,含矿岩石与地层相对应,在变质粉砂岩中为角岩,大理岩中为石榴石矽卡岩,顶底板围岩为变质粉砂岩或大理岩,矿体品位变化较大,厚度变化较小,在大理岩中矿石品位较好。矿石构造明显,可见構造角砾及后期充填碳酸岩脉、石英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