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试卷A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2009学年度第2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他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个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布鞋奋斗。

第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个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1、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治国理想、方略和结果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一,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总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一方面,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想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梯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2、以下是八位任课教师每人出的简述题,请选做一题你的任课老师出的题目,并抄题:

符老师: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各自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实现民族振兴,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面对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任务,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俱进,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着重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问题,其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着重解放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

田老师:简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答: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改变以往从社会主义的“特征”上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

把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的结合。

黄老师: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不再是党的工作重点,也不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

李老师:简述我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宝贵经验。

答: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对外开放的步骤上,采取先试点、后铺开、阶梯推进的渐进式开放;在处理改革与开放的关系上、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步进行;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必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着眼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程老师: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加快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使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3)全面惯彻实施宪法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彭老师:简述“一国两制”下国家统一观念的新变化。

答:最大限度降低了国家统一的标准:国家是否统一,不再看每一个地方实行的制度和体制是否完全相同,而只看是否满足了几个关键条件,达到了特定标准。显示了“一国两制”的真谛:即“求大同,存大异”。最大限度降低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成本和代价:“一国两制”是有条件地维持两个地方的制度现状,在不破坏目前实际现状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了实现统一的成本,保证各方都没有什么损失,实现了统一成本和代价的最低化。各方都能够从统一中获益,追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新统一观未来的发展:求更大的同,存更大的异“求更大的同”。

王老师: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历程,分析当前中国外交格局及新理念。

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