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会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编制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编制提纲

一、灌区基本概况

靖会电力提灌工程是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大型骨干水利工程之一,三场塬和会宁县白草塬工程位于靖远县南、会宁县北的祖厉河二级阶地和两侧塬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地基土质为第四系黄土状土,马兰黄土及粉质壤土。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4°45′~105°05′、北纬35°45′~36°35′之间。灌区北起靖远县城西黄河右岸,南至会宁县城,东至靖远县三场塬,西抵会宁县头寨镇,海拔高程在1400—1900m之间,年均降雨量239.8mm,无霜期150~180 天,最大冻土深度0.93m,年均蒸发量1657.1mm。灌区受益区为靖南会北的9 个乡(镇),受

3

益人口20.6万人。该工程设计流量12m /s,设计灌溉面积30.42万亩。

该工程1971年11月动工兴建,1973年第一条管道上水灌溉之后,随着工程的逐年建设和发展,灌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6.784万亩,使靖南会北昔日荒芜的土地变成了现在主要的产粮区,灌区内会宁县

的灌溉面积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0%,但粮食的产量却达到

了全县的43.5%,产值达47.6%,灌区群众彻底摆脱了贫穷,

解决了温饱,目前,灌区内集市贸易、商务流通、民营企业、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安居乐业;个体商业网点遍布全灌区,以建材、运输、供销及加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对促进灌区经济发展,保障农业生产需要,沟通产、供、销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通过节水改造,利用节余水量,彻底解决了周边极度干旱地区10.2 万人和约14 万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灌区既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该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工程”,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非常显著。群众形象地把靖会工程誉为;从七十年代的“救命工程”、到八十年代的“脱贫工程”、到九十年代的“致富工程”、到本世纪的“小康工程”。

工程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对当地彻底摆脱干

旱贫困的面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流域生态环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维护了持续干旱年景下本地区

经济社会稳定。实践充分证明;在干旱少雨的沿黄地区兴建和

发展提灌工程是益于当代、造福子孙的长远大计

二、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

1、投资情况

靖会灌区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累计完成的信息化建设投资资金为:767.3232万元;资金投入的相关渠道均来源与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

2、建设内容

(1)概述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靖会灌区信息化工程自2004年实施以来,已建成8个信息分中心(水管所)和一个信息调度中心,实现了信息调度中心为中心,覆盖8个水管所的局域网框架,安装了监控、监测应用软件、水信息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财务管理系统,在管理局信息调度中心配置中央控制屏和投影仪1套,主干线路的光纤通讯系统已建立开通。

2004年信息化工程已经完成信息调度中心机房装修、水管所机房装修、水费计收系统建设、水费计收数据库建设、信息调度中心及水管所硬件设备配置。

2005年度信息化工程已经完成四泵站流量监测站的建设,四、五、六泵站闸门监控站建设,视频监视点建设,闸门监控软件开发。

2006度信息化工程已经完成灌区基础数据库及终端浏览

系统、优化配水及调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水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完成管理局信息中心的局域网建设。安装所有硬件设备、楼宇网络线路布局及所有科室字库、泵站字库、水管所字库挂网等工程。

2007年信息化工程已经完成总干一泵站图像监控系统及通讯改造,关川一泵总支口闸改造、4处站前池水测量和两条管道测流,以及与信息化工程建设配套的软件系统。

2008年度信息化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表1。

2010年度主要建设内容是管道流量采集、通讯设备增设光端站和设备备盘购置,以及完善中心站办公设备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完善调度中心,配套的土建工程。完成了管理局及8所水管所财务系统和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了严密的会计监控体系,有效加强管理局内部控制。

2012年度主要建设内容是甘沟一至五泵站管道流量采集、通讯设备增设光端站和设备备盘购置等,完成了甘沟一至五座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

(2)靖会灌区流量监测目前布设在干渠的有4处:分别为

总干(四泵站、五泵站、七泵站、九泵站);布设在支干渠的有6处:分别为三场源一泵站(总干六泵站),甘沟一泵站至甘沟五泵站,流量设备的安装实现了远程数据库流量监测系统及浏

览器互访功能,流量系统的应用方便了灌溉科和8所水管所的优化调度功能。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布设在渠首为总干一泵站,布设在干渠的有6处:分别为总干二泵站、三泵站、四泵站、五泵站、六泵站、七泵站等;布设在支干渠的有5处:分别为甘沟一泵站至甘沟五泵站;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安装实现了现地安全作业和远程控制功能等;为值班人员夜间作业和坚守岗位、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泵站监视系统布设在渠首的

有1处,即总干一泵站,布设在支渠的2处,即甘沟二泵站和甘沟三泵站,分别装设图像监控系统一套,实现了现地安全作业和远程控制功能等;为值班人员夜间作业和坚守岗位、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靖会管理局与各部门及其下设的8个水管所之间实现了水费计收系统和水费查询系统的正常互访运行。无纸化办公系统OA的完成,实现了文件的上达下传功能,提高了办公效率。实现了内部局域网络的链接,实现了管理局局部物联网的链接,实现了内部局域门户网站建设、电子政务功能的使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互通功能等。实现了靖会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灌区实现综合管理奠定基础。完成

了8所水管所和31座泵站的通讯系统改造成光纤宽带网,给靖会灌区水利信息化提供比价顺畅的通讯渠道,为水利信息

化实现远近程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石。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为

管理局泵站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安全运行、调度中心的合理配水、领导管理决策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3、运行管理与维护情况

(1)靖会灌区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设置属于靖会管理局机电科管理,机构配备人员3人次,其中分管副科长1人,科员2 人。没有成立专门的信息中心,没有兼职维护人员。靖会灌区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灌区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也已制定,但操作人员知识层次不齐,地理环境复杂、配水曲线较长。应用力度虽强,执行力度不是很强。

(2)靖会灌区信息化工程总体情况运行平稳,但地理环境

复杂,随着灌区渠道老化失修严重,顺着渠道地埋的光缆,不定期甚至于长期受着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随着渠道坍塌事故的频发,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推进,前期通讯系统建设的不完善,导致几乎每隔几天都要爬山下沟,漫山遍野寻找光缆断节点的情况,随时进行光缆续借工作。随着流量监测系统、办公自动化OA 系统、水费计收系统、财务系统、靖会灌区信息管理系统、voip 网络电话、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视屏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